● ○ ● 詞譜起源 ● ○ ●
解連環(huán),詞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等。以柳永詞《望梅·小寒時節(jié)》為正體,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另有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韻的變體。代表作有張炎《解連環(huán)·孤雁》等。
● ○ ● 詞譜范例● ○ ●
正體,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柳永《望梅·小寒時節(jié)》為代表。此調(diào)始于此詞,但宋元人多填周邦彥體,故此調(diào)可平可仄,詳注周詞之下?!堓嬙~后結“把千種舊愁,付與杏梁雨燕”句讀正與此同,但前段第五、六句“更細與品題,屢呵冰硯”仍照周詞填。
變體一,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以周邦彥《解連環(huán)·怨懷無托》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后結作七字一句、四字一句異。宋元詞俱如此填。 按高觀國詞前段第八句“眉黛淺、三眠初歇”,“眉”字平聲。吳文英詞第九句“想練帷倦人”,“練”字仄聲。高詞第十句“縈絆游蜂”,“縈”字、“游”字俱平聲。結句“絮飛晴雪”,“飛”字平聲;張輯詞“移盡更箭”,“移”字平聲。張炎詞后段第三句“錦箏彈怨”,“錦”字仄聲,“箏”字平聲。高詞第八句“恨閑損、春風時節(jié)”,“閑”字平聲;張詞“算惟有、畫闌曾見”,“畫”字仄聲。姜夔詞第九句“念惟有、夜來皓月”,“有”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柳詞、楊詞。 又按張炎詞前段第十句“殘氈擁雪”,后段第九句“未羞他、雙燕歸來”,平仄與諸家不同,譜內(nèi)不與參校。又張炎詞前段第四句“嘆貞元、朝士無多”,“貞”字平聲。黃水邨詞前段起句“鳳樓倚倦”,“倚”字仄聲。蔣捷詞后段起句“天漢霽虹似昨”,“漢”字仄聲。吳文英詞第二句“嘆梧桐未秋”,“秋”字平聲。黃詞第四句“漫記得、栩栩多情”,上“栩”字仄聲。吳文英詞第五句“向別枕倦醒”,“倦”字仄聲。姜夔詞第八句“又見在、曲屏近底”,“近”字仄聲。高觀國詞結句“浸愁千斛”,“千”字平聲。遍校宋詞,無如此者,譜內(nèi)亦不參注平仄。
變體二,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韻。以楊無咎《解連環(huán)·素書誰托》為代表。此和周詞也,惟前結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異。 [3]
格律對照編輯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望梅·小寒時節(jié)》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小寒時節(jié),正同云暮慘,勁風朝烈。信早梅、偏占陽和,向日暖,臨溪一枝先發(fā)。時有香來,望明艷、瑤枝非雪。想玲瓏嫩蕊,綽約橫斜,旖旎清絕。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仙姿更誰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籠月。且大家、留倚闌干,對綠醑飛觥,錦箋吟閱。桃李繁華,奈比此、芬芳俱別。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條謾折。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解連環(huán)·怨懷無托》
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中、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中平仄。
怨懷無托。嗟情人斷絕,信音遼邈。縱妙手、能解連環(huán),似風散雨收,霧輕云薄。燕子樓空,暗塵鎖、一床弦索。想移根換葉。盡是舊時,手種紅藥。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中中平仄。仄仄中、平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汀洲漸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記得、當日音書,把閑語閑言,待總燒卻。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解連環(huán)·素書誰托》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素書誰托。嗟鱗沉雁斷。水遙山貌。問別來、幾許離愁。但只覺衣寬。不禁消薄。歲歲年年。又豈是、春光蕭索。自無心、強陪醉笑。負他滿庭花藥。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援琴試彈賀若。盡清于別鶴。悲甚霜角。怎得去、斜擁檀槽??葱∑芬魃?。玉纖推卻。旋暖熏爐。更自主、龍津雙萼。正懷思、又還夜永。燭花自落。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 ○ ● 寫作技法● ○ ●
燕式:附錄《解連環(huán)》規(guī)范格律及寫作要求。
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領式,對仗)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韻) (仄領式,后兩句對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后兩句一定要對仗)
平平仄平仄仄, (韻)
平平平仄仄,仄⊙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仄領式,后兩句對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 (后兩句一定要對仗)
詞征:淺述《解連環(huán)》寫作特點。
本調(diào)《解連環(huán)》,又名《望梅》。
本調(diào)多常年用詞,多為復雜的政治、宮廷、戰(zhàn)爭等用之,望謹記。
本調(diào)一百零六字,二十二句,雙調(diào)。上片十一句五仄韻,后片十一句五仄韻,屬長詞。
本調(diào)的寫作要求較為寬松,對仗不多,句法相對穩(wěn)定,最適合中級者練習之用。
上片第四句是帶逗的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
上片第五句,五字,屬領字格,要與第六句,四字,一定要成對仗。
上片第八句是帶逗的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
上片第九句,五字,屬領字格,可與第十句對仗,但多有不從。
上片第九、十兩句,可去逗成一個九字句,詞家也多有從之。
上片第十、十一句,四字,一定要對仗。
下片第四句是帶逗的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
下片第五句,五字,屬領字格,要與第六句,四字,一定要成對仗。
下片第八句是帶逗的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
下片第九句是帶逗的七字句,句法是上三下四。
下片第十、十一句,四字,一定要對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