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人間要好詩】二等獎
聽 雨
張鵬(河南)
今夜人難寐,遙遙萬里程。
思如檐外雨,點滴到天明。
金水評: 遠處起筆,一結到題,妥帖自然,仿佛雨聲有意湊趣,助他抒情一般,此為善于用題者,推為第二。
天許評:自然流暢,意稍熟。
蘇俊評:圓熟渾成。唯思字可酌,一般寫情思多言悠長,此言如雨點之斷續(xù)似稍隔。
密密疏疏相扣,直當生受。絕知環(huán)珮響叮咚,偏都似,頭疼咒。應也情懷如舊,未因誰瘦。奈何點滴到眉間,方舒展、還重皺。楊逸明點評:語言甚是詼諧、流暢。聽雨之中流露的情懷不俗,有點悲,卻不低沉??勺x可誦。夢欣點評:此作渲染相思苦楚有過于李清照那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這“奈何點滴到眉間,方舒展、還重皺”與“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正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作者把雨聲、環(huán)珮響聲聯系到一起形容為“頭疼咒”,這“情殤”的心緒便顯得格外強烈。首句用“密密疏疏相扣”描繪雨勢綿延雨聲不斷的景象,正有讓人逃脫不了的味道。之后,心緒便大壞。下片起句先緩和一下情緒,“未因誰瘦”,是說也沒有太多傷及事體的情形。但接著便把“剪不斷、理還亂”的心緒呈現出來,刻畫雨聲對一個失戀者心緒觸碰的奇妙感覺,極具煽情效果。金水評: 詠物言情,渾然一體,氣味把握也到位,允為第一。樓立劍:填這首詞的人,無疑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因為敏感,遣詞造句就別出心裁。那本似環(huán)佩叮咚的雨,在極端心情下,卻變成了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如此,既不是因為某件事,也不是因為某個人,僅僅是因為雨嗎?雨也肯定擔當不起的。那只能怪那顆總是砰砰跳著的心了。心,真是個奇妙的東西。劉魯寧評:聽雨心態(tài),有些無奈,卻更顯得健康可愛。鐘振振評:后二句俊逸。惟“閑憑”“漸將”句法雷同,稍參差之為宜。戶外風聲銷永夜,尋夫邂逅他鄉(xiāng)。忽來霹靂拆鴛鴦。相逢遭雨打,陌路各凄惶。醒卻孤身知是夢,惟余雨勢張狂。重回夢境哭無方。摟兒聽屋漏,點滴到天光。這詞凄婉而悲慨,詞中故事情節(jié)是真實還是虛構無從查證,但似乎也不必查證,這年代,打工家庭的離散,留守親人的寂寞,婚姻破裂帶給弱勢群體的苦痛,太多太多,即使不是詩人自己的親身經歷,代人訴說心中的苦楚,也一樣可以反映社會現實,感動讀者心靈。此作的成功之處,在于情感的迂回曲折,筆墨細膩,令人信服。上片刻意描繪一個噩夢,已見哀怨,而下片更遞進一層,想尋回夢境而不能,心里的苦痛更加無法承受。從寫作手法上看,作者善于營造波瀾起伏、層層遞進的悲劇氣氛,尋夫巧遇,先得一喜,突遭霹靂,復一驚,終被風雨沖散,陌路凄皇,大悲。醒來知是做夢,又復得寬心一慰??伸o下心來之后,又想回味剛才的夢境,卻怎么也記不起當時的情景了,再怎么拼命地想也沒有用,悲哀至絕。結拍化入溫庭筠《更漏子》之三更雨“空階滴到明”詞意,吟出“摟兒聽屋漏,點滴到天光”之凄慨。這種境況,有過相同經歷相同遭遇的讀者,讀到這里,一定形同身受,淚眼模糊了。情節(jié)波瀾起伏,情感曲折變化,悲劇色彩層層推進,動人心弦。夢境已是悲哀,卻還想再回到夢里,似為荒唐,但正是荒唐,始見無奈,并令人深深憐之,這也稱得上是無理而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