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外力傷及皮膚、經(jīng)脈、筋骨或臟腑,必然造成氣血的損傷。氣傷則氣機不運,血脈瘀阻;脈絡損傷則血液外溢,留而為瘀。疼痛、腫脹、青紫、出血是其主要癥狀,活血化瘀是治療損傷的第一法則;
三棱莪術是其首選藥物?!侗静菥V目》早有“消撲損瘀血”的記載,但因其破血之峻猛,醫(yī)生一般畏而不用。
筆者體會到,該藥藥力猛而性平和,只要運用恰當,其破血化瘀,消腫止痛確有良效。對于損傷,應用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損傷早期,疼痛、腫脹、青紫明顯,有一癥便可使用;第二,損傷早期、中期,用量宜大,可用至30~60克,體弱者可以從常量開始,不效再加大劑量;第三,外傷出血,待血止后使用;出血過多而致氣血虧虛者慎用;第四,損傷內(nèi)臟出現(xiàn)喘促、昏厥、嘔吐、汗出危急癥狀者,經(jīng)搶救病情穩(wěn)定后,可酌情使用。
瘀斑
瘀斑究其原因有虛有實,實者多為熱毒傷絡,迫血外溢,其色紫而深,多呈點狀,虛者多為脾失統(tǒng)攝,其色紫青而淡,多呈片狀。
本證雖為出血之證,但離經(jīng)之血即是瘀血,瘀血阻絡,清血難以循經(jīng)。使用三棱莪術破血祛瘀,既可以促進瘀血消散吸收,又可利脈道而防其再度出血。實證以三棱莪術配犀角、丹皮、銀花、連翹、茜草、生地;虛證以三棱莪術合阿膠、當歸、白芍、人參、黃芪、仙鶴草。
該二藥對各種瘀血證都有較好的療效,湯劑用至60克尚無明顯毒副反應。但因破血之力較強,正值出血和婦女經(jīng)期不宜使用;有出血傾向,心氣心血虧虛者,亦宜謹慎使用;孕婦慎用,尤其不能和益母草、桃仁、紅花、赤芍、牛膝等藥配伍,否則有墮胎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