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看了國產(chǎn)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這些六七十年代人的心里,哪吒還是《哪吒鬧?!防锬莻€手持火尖槍、腹圍混天綾、腳踏風火輪大鬧東海、沒心沒肺的毛孩兒,父母也對他斷情絕義不顧念,闖禍后,他居然凜凜然——挖肉還母、剔骨還父。
而在新片中,哪吒與父母的關系,卻有了很大不同,在導演的安排下,他得到了一對無條件愛他的父母,不放棄、不拋棄、愛他、信任他!因此,即使是一顆魔丸轉世,卻散發(fā)出了人性光輝。
看電影時,我卻在想,新舊兩部影片中的哪吒父母,不恰如我們?nèi)松鞍肷c后半生對父母的認知嗎?而這部人生大戲的導演,正是我們自己。
豆瓣有個“父母皆禍害”討論組,其間事例驚悚。這些年,大家漸知“原生家庭”概念,總會一不小心啟動“自動追責”程序。
十年前有個女聽眾熱線傾訴,高考前兩個月,父母完全沒有征求她意見,就把一個他們認為成績好的女生接到家里住,想要以此帶動她的學習,但“她吃住在我家,卻完全沒有幫助我的學習!相反,嚴重影響了我!”她氣憤、郁悶!一是因為同學侵犯了她的領地,更是因為父母自以為是的擅自安排!她說:“因此,我高考考砸了!因此,沒有找到好工作!因此,我找不到好男朋友!因此,我快三十了,還單身著,全都拜他們的荒唐決定所賜!”替她想想確實氣憤!但去年再次遇到她,她居然還在和我說這事,那份憤怒,絲毫未減,并且三十八歲的她,依舊單身。想來,她做了“有罪”父母的看獄人,不讓自己幸福,以懲罰他們!
心理學家歐文亞隆的自傳里,曾多次說到他與母親的糟糕關系,他說“每當我母親心煩意亂的時候,她就回到了原始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如果發(fā)生了什么壞事,一定有人做錯了什么!那個人就是我!”他14歲的某個深夜,父親突發(fā)劇烈胸痛,在等出診醫(yī)生時,母親不止一次地大聲對他吼叫:“你——你殺了他!”他蜷成一團,因為恐懼和憤怒而動彈不得。
那些父母,給孩子內(nèi)心留下了此生傷痕。很多人憤怒、譴責、絕不原諒!我也是做了母親,青春期的孩子聲聲懟我,我滿腹冤屈卻無力反駁,方知很多傷害和缺漏,并非父母有意為之。沒有完美父母,父母亦有父母。
心理學家李中瑩說: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感覺和父母的關系不夠順暢,在父母面前沒法像孩子一樣撒嬌、表達不出對父母的愛、對父母充滿怨言、因為一些事無法接受父母、甚至憎恨父母……所有和父母關系不夠好的理由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可是不管這些理由有多對,那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原愛”卻真切地存在著,讓我們糾結著、矛盾著,我們該怎么看待與父母的關系?我們該如何來完成這份愛的連接?我們該如何從父母那里接受愛、獲得愛、并懂得分享愛?系統(tǒng)的動力是向前,我們應該帶著感恩、感謝接收到從父母那里傳來的足夠的力量、愛、資源,去建造自己成功快樂的人生,這才是人生的意義。如果與父母的關系不夠好,我們是不可能有成功快樂的人生的。
所以,85歲高齡的歐文亞隆在自傳中與父母和解,他說,當我想到父母當年的生活,想象他們移民初達愛麗絲島,身無分文,沒有受過教育、一句英語也不會說,我的眼淚流了下來。我想告訴他們“我知道你們經(jīng)歷了什么。我知道那有多么艱難。我知道你們?yōu)槲易隽耸裁?,請原諒我曾?jīng)那么恨并為你們而感到羞恥?!?/p>
前幾天,我的女友紅光滿面站在我的面前,對我說,“在你的建議下,我主動修復了和父母的關系,還說了感恩,他們很驚訝,但看得出來非常高興。并且這些天我自己也很開心,接下來的事業(yè),好像更有勁兒去拼了!”
心理學家伯特·海靈格說:拒絕父母的人,其實就是在拒絕自己。
我們和父母的關系,就是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系。從拒絕父母到鏈接父母,從離開父母到回到父母。
唯有修通根系,方有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