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孩子差幾歲
文|昱子
“親愛的,二胎差多少歲最合適?”
一個許久不見的同行發(fā)微信來。
“四歲?!?我秒回。
是的,就是這樣簡單粗暴
是不是狠簡單狠粗暴?
是的。因為這是我血與淚的教訓。
我家老大和老二相差三歲。剛開始的時候,想得可好了——老大上幼兒園,老二出生~老大上小學,老二入園~一雙小怪獸,我只用全力伺候一個,另一個扔到學校交給老師打理;等到學齡,兩個都入學,我正好落個雙手清閑——多好呀!
嘻嘻,我。錯。了。
老大上幼兒園的第一年,我一下就傻眼了——上學這事,哪里是甩包袱這么簡單呀?
活生生一小孩,從家里萬千寵愛的環(huán)境進入到集體生活,這個沖擊和影響不亞于一場恐怖的心理大地震!老大還算堅強,上學不哭也不鬧,但身體是不會騙人的。進入了新環(huán)境,他就像只小白鼠,從無菌室進入了骯臟的大氣。小朋友間相互傳染疾病,前一天咳嗽剛好,后一天就開始感冒發(fā)燒,好不容易熬到不發(fā)燒,重返學校不到一周——啪嗒,又感染了手足口……
在入園的第一年,老大以平均每月病倒一次的頻率考驗著我,而我作為一個新晉二胎媽,不僅要照顧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還要天天求佛拜神,求老大少生病、別生病。
風箱老鼠、兩頭受氣——就是我此時最生動的寫照。
所以,差四歲好
so,如果你可以選,四歲是一個理想的年齡差。
老大已經(jīng)適應了幼兒園,步入中班,老二才出生。老大適應了小學,老二才進入幼兒園,避免雙重沖擊。
差四歲的好處,當然還有年齡差距不是很大,按照通行的想法:“依然可以玩到一起”。
所以,小結一下差四歲的好處:
避免老大入學、老二出生或者老大、老二同時入學帶來的雙重沖擊。
年齡差距不算太大,倆娃容易打成一片。
老大脫離了對母親最密切的需求期,相對獨立,媽媽可以分出更多精力照顧嬰兒。
老大的玩具、衣物,老二可以繼續(xù)使用,不會閑置太久。
那沒差四歲咋辦?
差四歲固然是差四歲的好處,但其他年齡差距就不成么?
當!然!不!是!
生活需要精密的設計,但孩子卻往往是最不能預設前提的。你需要的不一定是精密、謹慎地規(guī)劃倆娃的年齡差,而是對生活前景有一定的預期,藍圖在手、胸有成竹。
先說說年齡差距小于四歲的,特別是在三歲以內的,可能是怎么一副場景呢?
來看看我的朋友阿娟家的例子。她家的倆娃相差一歲九個月。家里成天是啥模樣呢?
簡單八個字:雞飛狗跳。痛并快樂。
我去她家基本不敢光腳,因為倆兄弟在地板上鋪陳了大量的玩具,車和飛機就不說了,樂高積木那是鋪天蓋地呀,自行腦補一下滿屋樂高的場景,簡直就是家庭版的地雷戰(zhàn)呀!
一不小心,我們這些大人就像日本鬼子踩地雷一樣,踩中樂高,疼得唧哇亂叫,兩兄弟開心得手舞足蹈、樂不可支。
——這就是年齡差距小的特點:
共享著極其類似的興趣、發(fā)展里程碑非常相近,兩個人可以毫不費力地玩到一起!這帶來了極大的樂趣,但也帶來了特別的煩惱——他們彼此模仿、彼此學習,老大的調皮搗蛋可以分分鐘復制到老二身上,老二的新伎倆可以隨時隨地被老大copy。他們前一分鐘還親如一人,后一分鐘就可以毫無征兆地大打出手。你嘗試跟他們擺事實、講道理,但他們頭一昂、腳一跺,誰也不懂你到底在說什么!這能怪誰呢?誰讓他們倆個差的這么近,與其說長幼有別,不如說就是一對雙兒呀!
所以,小結一下年齡差距3歲以內的手足特點:
輕而易舉打成一片
共享類似的興趣愛好
老二和老大的發(fā)展近似,更類似于同伴,而非手足
黏得快、也分得快,容易沖突,對媽媽的需求都很密集,因此對母親的耐心要求很高
特別提示:年齡差小于一歲?!
有人覺得,年齡差距越小越好,這樣累就累一次!
但這里要特別提示一下,如果可以選擇,倆個孩子的年齡差不要小于1歲。
年齡差距相距一歲最大的槽點來自于那些喜歡嚇人的醫(yī)生,2010年美國兒科學會在針對懷孕及生產的手冊中就表示,母親懷二胎的時間差距在18個月以上的,二胎的早產率、缺陷率都會降低。同時有數(shù)據(jù)表示,母親在生育頭胎的半年后就懷孕的,孩子出現(xiàn)早產和健康問題的幾率更高。
威廉王子夫婦的夏洛特公主就比哥哥小近兩歲,而威廉王子與弟弟哈利之間的年齡差也是兩歲。
總而言之,為了孩子更健康,最好在頭胎一歲之后再懷孕!
年齡差大,真的就玩不到一起嗎?
年齡差能選當然好,但不能選怎么辦!
尤其中國全面二胎的放開不過是一年前的事,多少家庭不是等到老大都上小學、甚至上中學了,才能考慮要二胎。那么,倆娃年齡差距大,真的就玩不到一起嗎?
這可不一定!追求倆娃玩到一起,那只是大人看著熱鬧、覺得好玩罷了,大孩子與小孩子情感鏈接的堅固,往往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這是42歲的娟姐,我采訪她的時候,老大14歲,剛剛念高中,老二出生八個月。哥哥正值青春期,對我們這些陌生的訪客全程黑臉,貓在屋里做自己的事情。唯一的笑容,只出現(xiàn)在面對弟弟的時候。哥哥總是不由自主地去親弟弟,弟弟一張胖臉被親得變了形,卻不哭不鬧,各種逆來順受。
這是我們二胎群最活躍的大吼姐姐的倆娃,老二最服哥哥,哥哥抱在胸口,比親娘還親,服服帖帖、親蜜極了。
那些已經(jīng)懂事的大孩子,對于小孩子來說,不僅是手足,更像是準父母。他們不需要和小孩子共享相同的興趣和愛好,他們更像是小孩子的領路人,老大在前面走、老二在后面跟。他們可能會因為小孩子的到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身份地位,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一脫調皮叛逆的個性,成為負責任、有擔當?shù)目!?/p>
兄弟姐妹的神奇之處,往往在這種年齡差距比較大的組合中體現(xiàn)出來。因為對年齡差距小的孩子來說,老大不會對老二的存在進行深度的思考,老二的到來會讓老大感覺不適,但是很快可以適應;但只有對年齡差距大的孩子來說,老二的到來,才可能重塑他們的人生,他們可能會有嚴重的不適、也可能會有前所未有的責任感,這一切,既是父母對他們長期養(yǎng)成的集中爆發(fā),又是他們自我修煉、自我思考的結果。
所以,小結一下年齡差距在五歲以上、尤其是差距在八歲以上的手足的特點:
神奇的化學作用就此產生,傾心接受or抵死反抗,多數(shù)發(fā)生在這個年齡差當中
適應的過程五花八門,這不僅僅是年齡差本身帶來的考驗,也是父母對老大長期養(yǎng)成的結果
“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的古語,在年齡差距大的手足身上體現(xiàn)得最為淋漓盡致,在這樣的年齡差下,老大不是老二的同伴,更是老二的領路人,他們可以扮演月嫂、保姆,甚至近似于父親、母親的角色,成為全家的脊梁!
那么,到底什么是最佳年齡差?
寫到最后,必須有一個你可以參考、可以使用的標準
——那么,什么是最佳年齡差?
再說一遍,如果你可以選,四歲。
但這是參考答案,而非標準答案。
世界上的人千差萬別,世界上的家庭千差萬別,每家每戶的情況不同,不可能、也沒有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標準答案。所以,我還是會不厭其煩地說:無論哪一種年齡差距,都有它的好、也有它的不好,沒有人可以按照最佳標準去精確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更何妨是孩子的人生呢?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過是這樣:二孩娘
對于父母,最好的年齡差,就是你的身體與心理都準備好的時候!
對于孩子,最好的年齡差,就是收獲一個陪伴終生的伙伴,無論你在哪兒、做什么,都無條件支持你、支持你,相親相愛、永世相念!
|作者|昱子媽媽
二孩娘
時常在寫字,偶爾會涂鴉
剩下的時間,帶娃在旅行
微信公眾號:我要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