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顯赫鄭姓:愛拼才會贏
顯赫鄭姓:愛拼才會贏
2015年03月22日


鄭姓圖騰




鄭桓公畫像

  

  如今,讀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背上《百家姓》中的幾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成書于北宋時期的《百家姓》,其中的姓氏排列,是以當時姓氏的政治地位為標準的。鄭姓排在第七位,前幾位都是皇親國戚之姓。由此可見,“草根”鄭姓在當時的地位相當高,那都是靠鄭姓人的聰明才智打拼出來的。
  如今的鄭姓人,大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鄭國遺民后裔。而鄭國,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從無到有,死里逃生,繼而發(fā)展為強國,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跡。我們細說鄭姓,就是在溫故鄭姓先祖的豐功偉績。

鄭是也。直正切。
聲。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從邑,奠《說文解字》釋義
/讀者互動/
  蒲江楊氏族譜記載200多年歷史
  近日,蒲江的楊季倫先生,向我們寄來了一份珍貴的《楊氏族譜》。這份族譜最初在清康熙、雍正年間修撰,后來經(jīng)過清嘉慶、同治和1916年多次增補,記載了蒲江這支楊氏200多年的繁衍狀況。譜中還記載了蒲江、邛崍、丹棱、西昌等地的風土、人文和社會變革情況等。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jīng)詳細報道了王、(鐵改)余、蕭、潘、傅、劉、孔、廖、鄧、李、易、馮、白、羅、賀、謝、滕、方、吳、汪、楊姓等,正在報道鄭姓。
  讀者如想查看此前的報道,一是可通過華西都市報電子版(網(wǎng)址 www.wccdaily.com.cn)查詢,二是訂閱微信公眾號“四川百家姓”(scbaijiaxing)。因報紙版面容量有限,微信上推送的文章比報紙文章更詳盡、更豐富。微信上推送的姓氏,是根據(jù)報紙報道的進度陸續(xù)推送的,正在不斷完善和豐富內(nèi)容。讀者要想獲取某個姓氏的文章,只需發(fā)送姓氏即可。如想查看“王姓”文章,只需發(fā)送“王”(不含引號)即可。
  如果您的家族有鮮為人知的故事要與大家分享,如果您想把對姓氏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示出來,如果您想得知自己所在姓氏的根源和故事,如果您想尋找在川宗親家族,歡迎撥打華西都市報新聞熱線028-96111。

鄭的釋義:表示祭祀的行為
  要介紹“鄭”,首先得知道它的繁體字是“鄭”。古代沒有“鄭”字,只有“奠”字,讀音和“鄭”相同,即zhènɡ?!班崱弊质恰暗臁焙髞沓蔀榈孛?,才在右邊加上“邑”旁(右耳旁)的。
  “奠”字由“酋”和“大”組成。“酉”的本義是用八月收獲的新黍子釀造的酒,甲骨文中的“酉”字字形是一個酒壇子的形狀,引申為酒器?!扒酢弊值谋玖x是久釀而成的美酒,引申為與酒相關的官,如大酋、酋長。古代執(zhí)掌酒業(yè)和主持祭祀的官,地位非常高,一般人根本沒資格擔任這種官職,基本上是部族首領或其親人擔任?!扒酢奔由稀按蟆奔础暗臁保菗碛屑漓胭Y格的一種地位和殊榮,表示祭祀的行為。所在的部族被稱為奠氏族,所居之地叫奠地。
  如今,“鄭”字除了是地名的意思外,就是姓氏了,基本上沒有其他含義。我們經(jīng)??吹胶吐牭降摹班嵵芈暶鳌薄班嵵仄涫隆钡仍~語中的“鄭”字,表達的意思是嚴肅、莊重、認真,似乎還留有祭祀的意味。大家都應該知道,從古至今,不管什么級別的祭祀,都是非常嚴肅、莊重的事情。

鄭姓來源:子姜姬姓和改姓
  根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記載,鄭姓的主要來源有4個:子姓、姜姓、姬姓和改姓。盡管現(xiàn)今很多鄭姓人只承認源自姬姓,但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我們有必要尊重歷史。
  先說說來源于子姓的情況。黃帝有個后代叫契,他的主要功績是發(fā)明了刻木記事。由此,他被賜為子姓。契的后裔經(jīng)過漫長的繁衍生息后,在夏朝壯大起來,滅掉夏朝建立商朝。商王武丁有個兒子(另有一種說法是商王小乙的兒子)因主持祭奠出名,被封為奠侯,甲骨文中稱他為子奠。子奠的封地叫奠地,那里是祭奠王室先人的圣地,也是扼守殷商王畿南大門的重要屏障。
  奠國就是鄭國。鄭國最初在靠近商朝都城的北方(今河南濮陽西南古帝丘之地),甲骨文卜辭中稱為北鄭。后來,為防范西邊的羌人和周人,西遷到商朝的西疆(今陜西華縣東),稱為南鄭。
  周武王伐紂時,為避免與勢力強大的鄭國直接交戰(zhàn),不得不從洛陽北渡黃河直奔朝歌。商朝滅亡后,鄭國也跟著不存在。周朝把鄭國遺民中的一部分人遷到渭水上游(大約在今陜西寶雞附近),但大部分人仍留在以現(xiàn)今河南鄭州為中心的豫中地區(qū),被稱為“東土之人”。這支古老的鄭姓人后來發(fā)展很弱,史籍中幾乎沒有記載,估計被融合在了姬姓來源的鄭姓中。
  第二個來源于姜姓。周朝滅掉商朝后,周武王大封有功之臣,姜太公的小兒子井叔被封在鄭地,去統(tǒng)治舊鄭國遺民,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陜西鳳陽。周穆王在位時,為找個地方作陪都,看中了西鄭那片熱土,也顧不上那么多道義不道義的了,直接出兵搶占過來。西鄭國遺民就以國名和井叔的名(井叔姓姜,名井)為姓,叫鄭井姓(奠井姓),后來簡化為鄭姓。姜姓鄭姓與子姓鄭姓一樣,史書中對他們的去向沒有記載。
  第三個來源于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同父異母弟弟姬友于南鄭故地棫林(又名咸林),后遷移到拾(棫林附近)。姬友統(tǒng)領的這個鄭國,是西周封賜的最后一個諸侯國。姬友史稱鄭桓公,如今很多鄭姓人都把鄭桓公奉為始祖。姬姓鄭姓,被現(xiàn)今鄭姓人奉為正宗來源。
  從子姓鄭國可以看出,鄭國所在的領地非常重要,周宣王把如此重要的地方分封給同父異母弟弟,是對鄭桓公的倚重。周幽王在位時,鄭桓公在朝廷中擔任司徒一職。周幽王后來寵幸褒姒,昏庸無道,鄭桓公對此憂心忡忡,預感到天下可能要動亂,提前把部族人、家眷和財產(chǎn)、商人遷到東虢和鄶之間(今河南滎陽一帶),史稱桓公寄孥。
  安排好一切后,鄭桓公心中大安,繼續(xù)留在朝廷做事。果然不出他所料,兩年后,犬戎聯(lián)軍攻入都城,殺掉周幽王滅了西周,鄭桓公在動亂中戰(zhàn)死。
  鄭桓公的兒子掘突承襲父親的封爵,是為鄭武公。鄭武公來到桓公寄孥的地方,先后滅掉鄶國和東虢國,建立新的鄭國,后來遷都到新鄭(今河南新鄭一帶),史稱東鄭。
  東鄭國建立后,在鄭武公的經(jīng)營下,領土不斷擴大。鄭武公死后,兒子鄭莊公接位,延續(xù)鄭武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使鄭國的國力達到頂峰,成為春秋初期的強國,國土東至汴梁,南包許昌,西據(jù)虎牢,北越黃河,大致相當于如今鄭州及其周邊地區(qū)。但好景不長,鄭國的勢力后來開始走下坡路,逐漸衰落。
  公元前376年,韓哀侯派兵攻占鄭國,殺掉鄭康王,鄭國滅亡。鄭國遺民四散遷徙,其中鄭桓公第15世孫、鄭康王的兒子公子魯帶領一支族人逃到陳國和宋國之間,自立為南里君,以鄭國國名為姓,成為鄭國遺民中最早改姓鄭的一支。
  第四個來源于改姓,包括他姓和少數(shù)民族改為鄭姓。他姓改鄭姓,最出名的是明成祖朱棣時期的鄭和。鄭和本姓馬,名三保。另外還有唐朝的鄭注本姓魚,鄭愔本姓鄚等。少數(shù)民族改鄭姓的,如北宋金國女真人石抹氏族改姓鄭,清朝滿洲八旗舒穆祿氏、鄭佳氏等改姓鄭等等。

鄭姓變遷:一支散居在四川
  姬姓鄭國滅亡時,以國為姓的鄭姓有4支:南鄭、山東各一支,河南兩支。
  先說說南鄭的那一支。鄭武公在東鄭建國后,原來的南鄭還有一些鄭國宗室人員。戎狄聯(lián)軍滅亡西周后,他們遷到今陜西漢中地區(qū),后來成為秦國的南鄭縣。這一支的后裔散居在四川、陜西各地。
  再說說山東的那支鄭姓。鄭桓公建立南鄭后,周朝王室把魯國境內(nèi)用來祭祀泰山的枋邑交給鄭國管理,相當于是一塊“飛地”。鄭武公建立東鄭后,鄭國和魯國把枋邑和許地進行交換,鄭國留下邴(今山東費縣城東)那個的地方,作為祭祀泰山的用地,在那里建立辦事處,派鄭國的宗室人員駐守。鄭國滅亡后,那里的鄭國后裔也以國為姓,成為山東早期的鄭姓。
  河南的兩支鄭姓勢力較為強大。鄭康王的兒子公子魯?shù)暮笠?,在?zhàn)國和秦漢時期,有多人擔任要職。西漢時,擔任河南太守的鄭奇,因仰慕祖德,眷戀祖地,帶著族人回遷到滎陽。鄭奇的大兒子鄭積帶著家人遷到河南新野,成為南陽鄭姓始祖。鄭奇的二兒子鄭樨一脈的后裔有個叫鄭熙的人,鄭熙的大兒子鄭泰遷到河南開封,二兒子鄭渾遷回祖地,成為顯赫晉魏的巨族。

/鄭姓故事/
  鄭義門:15世同居共食330多年
  浙江浦江鄭宅鎮(zhèn),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叫江南第一家,俗稱鄭義門。所謂義門,是指因受儒家倫理道德的影響,一個大家族累世同居不分家,官府對其進行表揚,塑為學習的楷模。在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是鄭義門、義門陳、蒲城義門王氏等。
  北宋年間,原本住在安徽的小伙子鄭淮,輾轉來到浙江浦江東部的玄鹿山下定居。1193年,鄭淮的孫子、已經(jīng)75歲的鄭綺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把所有子孫召集到鄭家祠堂,立下遺囑說:“吾子孫有不孝、不悌、不共財聚食者,天實殛罰之?!?br style="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這句話,讓后世子孫創(chuàng)造了鄭義門的奇跡——15世同居共食330多年,歷經(jīng)宋、元、明3個朝代。173人為官,大至禮部尚書,小至稅令,無一貪官。鼎盛時,3000多人住在一起。
  每逢初一、十五的早晨,天剛亮,鄭家祠堂的鐘聲就響起,大家紛紛起床。盥洗后,全體人到祠堂聆聽祖訓,然后分男女同時吃早飯。飯后,按照分工,各人做各人的事情,種??兟椋x傳家。宋元明正史為其列傳,傳誦不息。
  鄭義門還傳給后世一部珍貴的典籍《鄭氏規(guī)范》,由幾代人編寫而成,共168條,以“孝義”為宗旨,融道德修養(yǎng)、行為規(guī)范、生產(chǎn)管理、生活學習等制度和獎懲措施為一體,可謂是世上最齊、最全的家庭管理規(guī)范。
  朱元璋對鄭義門家族大為贊賞,親筆題寫“江南第一家”,賜給鄭義門。
鄭家人鄭信 曾在泰國當過皇帝
  鄭信,又名鄭昭,是泰國“五位偉大的大帝”之一,祖籍廣東澄海華富村,生于泰國阿瑜陀耶城。他是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的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鄭皇大帝,或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
  清雍正年間,廣東澄海人鄭達(后改名鄭鏞)因家里太窮,乘船到暹羅(今泰國)謀生,后來娶了當?shù)嘏勇逖霝槠?,在暹羅安家。1734年,鄭信出生。鄭信小時候聰明伶俐,被暹羅國大臣昭披耶節(jié)基收作干兒子,由此獲得了進入上流社會的機會。
  13歲那年,鄭信受到大城王朝隆摩高帝的賞識,入宮成為宮廷侍衛(wèi),接受貴族子弟的教育。成年后,鄭信當上了甘碧府府尹,封爵為披耶,暹羅人稱他為披耶達信。
  1763年,緬甸軍入侵暹羅,鄭信率部協(xié)防暹都。1767年,緬軍攻陷暹都,大城王朝滅亡。鄭信高舉義旗,組織軍隊抗擊緬軍,收復了大城國。同年年底,鄭信在吞武里被擁立為王,建立吞武里王朝。此后,鄭信又對各地的割據(jù)勢力動手,在1770年統(tǒng)一了暹羅全國,成為泰國歷代幅員最大的王朝。1782年,在一次宮廷政變中,鄭信被殺,終年49歲。
 三代國君一路打拼 鑄就鄭國的輝煌
 鄭桓公受封后,原本只是彈丸小國的鄭國,經(jīng)過3代人的努力,在春秋初期逐漸成長為一個強國,在歷史上留下輝煌的記載。

桓公寄孥 讓鄭國死里逃生
  公元前806年,姬友被周宣王分封到周朝都城鎬京附近的南鄭故地,史稱鄭桓公。當時周朝的地盤,都被先封的諸侯國或夷、狄、貊、荊等少數(shù)民族部落占了,實在找不出什么地方給姬友,周宣王只好把周王室直接管轄的棫林附近劃出一小塊地給他。
  封地雖小,好歹也是個國家。鄭桓公對鄭國子民寬厚仁慈,舉國上下都很擁戴他。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封鄭桓公為司徒,掌握國民教化。
  一年后,周幽王因寵幸褒姒,朝政腐化,有的諸侯趁機謀亂。鄭桓公敏銳地預感到,周朝將有一場大的政亂。為此,他憂心忡忡,為國家的前途,更為鄭國的未來焦慮。掌管王室書籍的太史伯見多識廣,知識淵博,鄭桓公很敬重他,決定就鄭國的未來向他坦誠請教:“現(xiàn)在形勢不妙,王室恐怕要生變故,您覺得我怎樣才能躲過這場災難呢?”
  太史伯見鄭桓公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來了,算是交心交底的求教,就直言不諱地說:“要我說啊,您趁早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另尋一個安身之地。”鄭桓公眉頭緊皺:“說來容易,去哪里好呢?”
  太史伯胸有成竹地說:“依老夫看來,洛陽以東、黃河和濟水以南那個地方還不錯?!编嵒腹唤猓?zhí)凡敿毟嬷?br style="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太史伯娓娓道來:“那個地方,是虢國(今河南滎陽東北)和鄶國(今河南新密東南)交界處。虢國和鄶國的國君都是貪財好利的人,老百姓們都對他們不咋個安逸。您是司徒,大家都很擁戴您,只要您開口找他們借地,他們肯定不會不賣您的面子。時間一長,以您的德能名望,那兩國的百姓,今后都會成為您的子民?!?br style="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鄭桓公沉吟了片刻說道:“如果去江南一帶,咋樣?”太史伯搖頭說:“那個地方是楚國的勢力范圍,今后楚國必定會強大起來。如果您搬到那里去,楚國會成為鄭國最大的敵人?!?br style="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鄭桓公不甘心地又問道:“那我到西方去,躲開楚國,總可以了嘛?”太史伯還是堅決反對:“西方?那里的人貪財好利,民風又彪悍好斗,您搬到那里去,恐怕正好是他們的下酒菜哦?!?br style="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  鄭桓公若有所思,心中盤算半天,不好再提出遷到哪里,就采取迂回的辦法問道:“如果周王室衰落,哪個諸侯國會興起?”太史伯說:“在我看來,可能會是齊、秦、晉、楚吧。這些諸侯國的國君,都繼承先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國力強盛,今后前途無量??!”
  鄭桓公聽了太史伯的分析后,算來算去,覺得太史伯的建議是正確的,就開始籌劃東遷的事情。鄭桓公給周幽王說了想搬家的事情,周幽王被褒姒迷得神魂顛倒,哪里還有心思去細究鄭桓公為什么搬家,很爽快地同意了。
  有了領導的搬家同意書,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借地了。鄭桓公派大兒子掘突帶上厚禮,分別出使虢、鄶兩國,找他們借地。兩國國君果然像太史伯分析的那樣,不僅接受了借地的請求,還出手非常大方,每國拿出了5個城池給鄭桓公。
  立國之地在手,鄭桓公也不遲疑,立即搬家。他把財產(chǎn)、部族、家屬連同商人安置在虢、鄶之間一個叫京的地方(今滎陽京襄城),史稱桓公寄孥(或虢鄶寄孥)。
  后來的事實證明,桓公寄孥為鄭國死里逃生的命運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滎陽鄭氏家族扎下了根基。

武公之略 鄭國崛起于中原
  鄭桓公死于國難后,掘突承襲爵位,史稱鄭武公。周幽王一死,鄭武公、秦襄公、衛(wèi)武公等人,擁立太子宜臼即位為周平王,并一路護駕東遷到洛陽,建立東周。
  鄭武公在周平王東遷期間,積蓄了自己的力量,先后滅掉鄶、虢兩國,大大擴大了鄭國的版圖。為與東周王室示好,他娶了西申侯的女兒武姜為妻,生了兩個兒子:寤生(后來的鄭莊公)、段(史稱京城大叔的公叔段)。有了土地,鄭武公開始推出他的“武公之略”——釋放商奴,發(fā)展工商,繁榮經(jīng)濟;開發(fā)灘涂,發(fā)展農(nóng)桑,強國富民;興建鄉(xiāng)校,教化民眾,廣集民意;加固京城,擴建城邑,鞏固國防。
  可能大家對鄭桓公搬家時居然把商人都搬走的舉動有些不解,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商人,在當時叫商奴,是奴隸。為什么是奴隸呢?雖然當時對老百姓沒有明確分為士、工、農(nóng)等,但有那么一類世代承襲職業(yè)的人,他們大多是有技術、會經(jīng)商的能人,在商朝時為商王室忠心耿耿地工作。周朝滅掉商朝后,把他們歸入奴隸的范疇,而且是世代為奴。鄭桓公建國后,不僅沒有瞧不起國內(nèi)的商奴,反而把他們當作寶貝一樣看待。所以,在搬家的時候,就把他們也一起搬走了。
  鄭武公明確提出釋放商奴,就是給他們提高待遇,不再是奴隸,而是平民了。而且,鄭武公還和他們訂立盟約說,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我鄭國的臣民了,你們就要擁護我,不能背叛我。只要你們認真做生意,買賣公平,安分守己,我就不會克扣你們的貨物,也不會強奪你們的錢財。你們賺的錢再多,也是你們的,我不得眼紅,也不得亂來的哈,你們放心好了。
  這在當時可不是一件小事,大家奔走相告,其他國家的商奴都偷偷地跑到鄭國。如此一來,再加上鄭武公施行的其他積極國策,鄭國的力量很快壯大起來,在強國林立的中原崛起。

莊公圖治 使鄭國達到全盛
  鄭武公死后,15歲的大兒子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武姜生他的時候被折騰慘了,差點難產(chǎn),所以給他取名寤生,就是逆產(chǎn)而生的意思。武姜喜歡小兒子叔段,一點也不喜歡寤生。但鄭武公喜歡寤生,這一點就足夠保住寤生的地位了。盡管武姜在鄭武公生前多次要求立叔段為太子,但鄭武公就是沒答應。
  鄭莊公繼位后,武姜生拉活扯喊他把故都京城封給了叔段。叔段不僅人長得帥,而且很有才干,京城的老百姓都很喜歡他,稱他為“京城大叔”?!对娊?jīng)·鄭風》中的《叔于田》《大叔于田》,就是歌頌叔段的。
  野心勃勃的叔段到了京城后,積極擴充軍隊,積蓄糧草,與武姜合謀,準備發(fā)動叛亂。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叔段的這些作為被不少人看在眼里,有人跑去給鄭莊公說這事。鄭莊公說:“讓他去折騰,不理他,多行不義必自斃。等他公開反叛的時候,我再收拾他?!边@就是成語“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出處。
  等到時機成熟,鄭莊公果斷出兵打敗叔段。叔段逃到共地,他的子孫后來就以段、共為姓。中學語文課本中的《鄭伯克段于鄢》,講的就是這個事情。
  解決了后顧之憂,鄭莊公開始大展身手。他深知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性,大力擴充軍隊,攻占城池。先是征伐衛(wèi)國,又與齊國結盟,征伐翼、宋、陳等,儼然就是一個小霸王,比他老爸鄭武公還更有雄心。
  周平王看到鄭莊公這么折騰,心里很不爽。政治家玩的是平衡術,不喜歡有誰太冒尖。周平王把王子狐與鄭國的公子忽作為人質(zhì)交換,想以此警告鄭莊公不要做得太過分。周平王駕崩后,周桓王即位。
  當時鄭莊公承襲了先輩在周朝廷擔任的司徒職務,但周桓王讓虢公忌父做了司徒,這相當于把鄭莊公給解聘了。鄭莊公不干,跑去找周桓王爭論。吵鬧一番下來,還是沒有結果,反而把周王室和鄭國的關系鬧僵了。
  鬧僵就鬧僵,反正也不指望著周王室賞那一口飯吃。無官一身輕的鄭莊公決定自己找飯吃,他派手下祭足帶著人跑到溫地,把人家的麥子給割了,還把周王室的稻谷給占了,這導致周、鄭的關系進一步惡化。
  周桓王氣得吹胡子瞪眼睛,把都城范圍內(nèi)被鄭國占領的土地收了回去,把與鄭國隔著黃河的12個城池換給鄭國。對鄭國來說,這筆交易不公平,很不劃算。因為這12個城池在衛(wèi)國和晉國的勢力范圍里,管理起來很麻煩,無形中還會與衛(wèi)國和晉國產(chǎn)生矛盾。
  鄭莊公也毛了,既然你這么對我,我不理你得了。按慣例,諸侯國國君要經(jīng)常去周王室家串門,送送禮,表示尊敬。鄭莊公心里有氣,好多年都不去周王室家,好像沒這個親戚一樣。
  周桓王一看,嘿,你還真和我杠上了啊!就下令正式免掉鄭莊公的司徒職務,還親自帶著天子六師及蔡、衛(wèi)、陳三國之師去討伐鄭國。結果,周桓王被鄭國的大將祝冉射中肩膀。祝冉還想再射一箭,鄭莊公連忙制止說:“算了,不要把事情鬧大了。”到了晚上,鄭莊公派祭足去慰問周桓王,表達歉意,周桓王好歹算是撈回了一點面子。
  鄭莊公的一生,戰(zhàn)績輝煌,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鄭國國力空前強盛。當時的齊國算是一個大國了,但也像個小弟一樣跟在鄭國屁股后面東征西伐。到鄭莊公死時,鄭國的疆土南到櫟邑(今河南禹州),東到啟封(今開封),北與衛(wèi)國、晉國交錯,西邊控制了鞏水、洛水,對中原地帶的開發(fā)和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鄭莊公死后,他的幾個兒子為了爭奪君位打來打去。鄭國的國力受到巨大影響,逐漸衰落下去。
  本版稿件采寫華西都市報記者黃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鄭世家(一)
春秋初年鄭國小霸,最大功臣不是鄭莊公,而是一具木乃伊|文史宴
靠行賄獲得立足之地,卻以此兼并兩個國家
[評論隨筆]罪惡的交易——論平王東遷和鄭桓公武公的建國之路
鄭國是如何一步步把周王室逼入衰亡深淵的
鄭莊公何以能成為開啟春秋時代歷史大幕的一方小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