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世界上所有死掉的婚姻,絕大多數都是笨死的
婚姻中地位可以不等,財富可以不均,但是智慧一定要在一個高度上,婚姻中更重要的是智慧上強強聯合,運用智慧去解決所有的不平等。
有一個廣為流傳、深有啟發(fā)的故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有一天參加應酬,很晚才回家,發(fā)現臥室的門緊關著。女王站在門前敲門,丈夫問:“是誰?”女王回答:“是女王。”丈夫沒有開門。她又敲,丈夫又問,女王回答:“是伊麗莎白?!闭煞蜻€是沒有開門。這時,女王似乎意識到了什么,最后,她答道:“親愛的,我是你的妻子伊麗莎白啊。”門應聲而開。
我們知道在地位上女王的丈夫沒有女王優(yōu)越,在這種“女上男下”的情況下,更需要雙方在生活中運用各自的智慧去解決矛盾,女王伊麗莎白是驕傲而智慧的,而女王的丈夫也無疑是自尊而智慧的,她們雙方的智慧是站在同一高度上的,她們也擅長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化解生活中的尷尬。婚姻中的強強聯合是需要雙方不斷地提升與改變,一時身份或財富的差距沒有關系,也無需介意,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雙方是否在情感上得到平等,是否愿意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填平雙方之間的那些不平等,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男強女弱”或者“女強男弱”的婚姻能長久的關鍵。
婚姻需要兩個戰(zhàn)士的相扶相持
婚姻的付出也講究對等,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中國婚姻中女性總是將自己定位在需要被保護的角色中,這樣的婚姻剛開始男性可能很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愉悅,但如果哪一天男方遇到挫折回到家還需要照顧嗷嗷待哺的妻兒這樣的愉悅也將變得很愁苦。
著名作家石康曾經發(fā)表過這樣的文章《一到美國我就再也看不上中國姑娘了》:“在美國,性占的比重不再那么病態(tài)地多,我希望有個姑娘跟我一起使用工具建房子,而不是只在邊上給我擦汗叫老公,此時,原來的中國趣味紛紛瓦解,這時你才得知,一個幫手是多么重要,若是她不能與你一起把床墊舉上車頂并捆住,你就只能自己去舉,但你一人很可能真的大風中完不成。事實上,在美國,你需要一個與在中國完全不同類型的姑娘,她首先是個有獨立應付生活能力的人,還能與你配合,此刻,愛情顯示出另一種意義。那些平等獨立之類的詞語在美國不再抽象,而是,怎么說呢,天天都要使用。我見到過比章子怡還漂亮的姑娘也能自己把一個吉普車的大輪子換上?!?/p>
這篇文章標題比較拉仇恨高,里面的觀點也許有點偏激,但通篇下來表達的是這樣的觀點:對于辛苦時只懂得給我擦汗的姑娘,我更愿意選擇一個一起奮斗的。我們都在講婚姻生活需要兩個讓人共同奮斗,但我們總是習慣于一方的付出努力多于自己認為這就是愛,卻忽略了一直不停奮斗的那方也需要一雙能與之同撐起的手?;橐錾罡枰獌蓚€人相扶相持一同前進一同成長。
婚姻是個永久的話題及難題,但只要婚姻的雙方都在不斷的提升自己互相成為強者,那么所有的不平等所有的難題都可以智慧地解決,達到婚姻上得強強聯合。
(作者:娘家中堂魅力女子學堂創(chuàng)始人 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