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容幸情感
一個糟糕的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當父母提高音量彼此抱怨,相互指責的時候,即便孩子依然安靜地寫著作業(yè),或是依舊平靜地玩著心愛的玩具,他們的內(nèi)心卻是波濤起伏的。
孩子的感受力和觀察力都是非常敏銳的。不要說激烈的爭吵,哪怕是微小的情緒變化,他們都能捕捉到。
在他們平靜的外表之下,是焦慮,恐懼和擔憂。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當他們的精力過度關注在糟糕的父母關系上時,勢必會減少他們用于學習,生活,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精力,導致他們的成長落后于同齡的孩子。
那些為了孩子,勉強維持一段糟糕關系的父母,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了兩個比較嚴重的后果:
1.在明爭暗斗的環(huán)境下,孩子容易極度焦慮,恐慌,無所適從。
2.夫妻都會或明或暗地告訴孩子,自己是為了他才不選擇離婚的,這樣就讓孩子背負了極大的愧疚感和負罪感,從而產(chǎn)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面對婚姻中存在的問題,夫妻雙方都有義務尋求積極的解決方法,而不是對問題視而不見,一味地做一個把頭埋進沙堆里的鴕鳥。
用孩子作為借口,刻意回避問題,往往只會加重問題的嚴重性,把原來只屬于兩個人的問題,擴大成了包括孩子在內(nèi)的三個人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解決親密關系問題的途徑是很多的,除了尋求朋友,家人的幫助之外,還可以尋求專業(yè)情感咨詢機構的輔導。
如果所有的辦法都用盡了,依然無濟于事,那么離婚也是一種選擇。從一個充滿裂痕的雙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心理問題是要遠大于成長在有愛的單親家庭里的孩子的。
離婚后,作為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要降低離婚對孩子的傷害。
早在1995年美國的一所大學就開展了關于離婚的教育,成效非常顯著。當然并不是每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都適合做離婚輔導。
婚姻是否確信無法挽救;親子關系如何,是否有虐待孩子的經(jīng)歷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只有評估合格了,才可能進入到下面的環(huán)節(jié)。
1.共同養(yǎng)育
盡管兩人分開了,但血濃于水,孩子始終都是自己親生的。雙方都有義務配合對方探視孩子,讓孩子享受和親生父母共處的親子時光。
即便是分開后,兩人分隔很遠,在不同的城市,也要定期去探視孩子,平時借助視頻,或是電話和孩子保持聯(lián)系。
我們沒有權利,因為仇恨而阻止孩子獲得母愛,或是父愛的機會。
2.適應新的角色
一段長期關系的結束,任何人都會有一個痛苦煎熬的過程。我們需要盡快學會面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比如面對親友的關心,獨自帶孩子。
盡管過程會比較難,但我們要去努力,盡量避免把壓力傳遞給孩子。
3.一顆寬容博愛的心
需要跟孩子灌輸?shù)氖前职謰寢岆m然分開了,但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你永遠都是我們的孩子。
不要在孩子面前去說對方的壞話,甚至是質疑對方的人品。因為這樣做,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容易產(chǎn)生信任危機。長大后,也很難進入一段長久的親密關系。
容幸情感,做你情感路上的指引和拐杖,有問題來找我們,幫你解決。
本文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后臺即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