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形意拳的話題。武術從形而下技擊的角度不分內外,只是途徑的差別;但從形而上的修為,則確乎內外有別。惟有內家拳與道法合體,可尋人生之解脫。走到形而上的程度,內家都是一樣的。最起碼的,讓你得個好死。不過有三個前提,一是練對了,二是多養(yǎng)而少發(fā),三是莫欺人欺心。修養(yǎng)的角度,太極拳最上。
練拳有三個層次可尋。一是拳不離手。得了好處,身心之愉悅無法用言語形容,一日不練就不舒服,此得味也;二是拳不離身。無所謂練不練,有時間就練,有空閑就打,拳法是生活,生活是拳法,此知髓也;三是拳不離心。行走坐臥都是拳,舉手抬足是拳,眼睛里是拳,耳朵里是拳,動靜之間皆是拳,此入神也。
形意拳之勁法,大抵縱勁與橫勁??v勁者,起于足而發(fā)于手,如猛獸之撲食,一而貫之。練拳者,在于打通勁路??柚τ脛t大矣哉。無胯者,上實而下虛,看似兇猛實則稍加引發(fā)必倒。所謂胯勁者,重力之反復也。如虎之撲人,必先沉胯而蓄勢。此皆內在消息,外形若帶出是未出骨力之故??鑴乓?,消息憑腳后。
腳趾抓地,極欲裂土,直因全身重力垂而向下,足底如沉千斤蓄勢待起。而尾椎火機一發(fā),反而上升,如卷地之風,從足底倏忽飛騰??韫菉^張,脊椎疊送,四梢齊全,勁力到手。此一瞬間不容發(fā),并無個做作的心思在里頭,只內在心一動即發(fā)。橫勁者,全在丹田內勁力鼓蕩。養(yǎng)氣之丹田在氣海,發(fā)力之丹田在臍后。
打一陣子拳覺得沒長進了,就回去打劈拳,打幾個月就和以前不一樣了。每天練著進步的,其實也可以定一個時間專門打劈拳,只有好處沒壞處。剛進形意門打劈拳,打一段時間沒長進,就回去站三體式。每天百分之七十時間站樁,百分之三十時間打劈拳,互相參究,就容易入門了。心情不好打打劈拳,會豁然開朗。
“開口神氣散,動意火工寒?!敝罢f過形意拳要求終日舌盯上顎、閉口不言,這是外頭的,里頭就是后面那句“動意火工寒”。真練進去的,始終守著一個定字。不過如今這都是故事了,當代人做不到的,所以我們再怎么練,與前輩高人相比也只誠如風水尾耳。練功時最忌諱旁邊有人和你講話,一開口便神散氣瀉。
尤其是練形意拳的,當間里一邊練一邊說話,丹田氣頓時外泄,表現就是氣喘吁吁的。此是忌諱,須當謹記。我們練內家拳的不崇尚表演,平日里有時間找沒人地方用功,是自尋快樂。非有人要看的,行云流水打一套,不解釋不言語,只微笑不語,明白不明白您自己看。如果遇到個又肯演示又肯給你講的,造化。
太極拳里很多巧妙,其實你蹲下去就能體會。形意拳也是如此,架勢太高功架吃不上勁,終歸還是不得三昧。太極拳是要越打架子越低的,因為你的襠勁出來了。老一輩人在四張八仙桌子底下走拳架,腿上功夫相當了得。一開始筋骨柔弱可以打得高些,四五年了就得練到溜地皮才成,這時候尋常的高墻幾步就過去了。
練內家拳都講究虛領頂勁,而在形意拳里豎項頭頂有另一番意思,是技擊的需要。猛獸撲食一定是脖頸伸直、頭向前頂、一口咬住死不撒開。平常我們練拳的時候兩條腿往下沉勁,也得配合頭向上頂,兩下里一個爭力勁才會整,不然有下頭沒上頭也是半截子拳。四梢其實就是模仿猛獸來的,一剎那物我皆忘就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