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走到如今這個程度,便慢慢契合了之前的修行,很多道理都可以互相印證了。所謂以拳助道,拳道一體,原來都是一個媽媽生出來的(一笑)。如果說以前側重的是姿勢的標準,如今則漸漸以心意行拳了。所謂心意拳,大約就是這么來的吧。什么心意?“不動心!”而形意之“象形會意”大約還是以后的事。
達摩說:“心如鐵墻,可以入道。”須菩提問釋迦:“如何降服其心?”釋迦曰:“當如是降服其心?!庇址鹱娣〞榛?,迦葉微笑,于是有直指人心之道傳于后世。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動心者,高山仰止之關,如非香象截河而斷,圣俗即此分別也。
有句話叫“煩惱即菩提”。人生便是煩惱,放不下什么就煩惱什么。煩惱累積多了便是困厄,煩惱消除了就是喜悅。只是常人煩惱接著煩惱,大煩惱套著小煩惱,一時的喜悅抵不住欲望的誘惑,終歸從煩惱中來,回歸煩惱中去。只是從來不問問自己:“這輩子可有過沒煩惱的時候嗎?”沒有的,因為人都是自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