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小字
關注針灸人訂閱最多的公眾號,一周一期,精彩分享!
導讀:拔罐是中醫(yī)保健治病的一種方法,當下也很流行拔火罐來治病,其實,拔罐也可以自己在家完成,那么,哪些病可以自己在家拔罐治療?自己在家拔罐要注意什么?
拔火罐是中醫(yī)治療疾病方法之一,一般的頸肩痛、風濕痛、落枕、腰背痛、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綜合征等都可以通過拔火罐來治療。拔火罐屬于比較簡單的方法,所以,一般可以在家庭里完成。
目前罐子的種類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膠罐和真空罐。竹罐因為需要用中藥液來煮,比較復雜,使用較少。玻璃罐臨床用的較多,能及時觀察到皮膚的情況。橡膠罐用在相對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關節(jié)部位等。家庭用罐一般選擇真空罐比較合適。
醫(yī)院拔火罐一般用鑷子夾一小團棉球,蘸上適量酒精,罐口斜下,點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繞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讓燃著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燙傷皮膚。
當然家里用真空罐操作起來更為容易,也不會發(fā)生燙傷,只是祛風散寒作用比不上火罐。
哪些病適合拔罐
拔火罐常用于治療腰背痛、頸肩痛、風濕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綜合征等。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病情比較嚴重的最好還是到醫(yī)院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下面為大家介紹了幾種家庭拔火罐治療常見病的方法。
1、腰痛:在腰部痛處和委中穴(腿彎正中)拔罐,10—15分鐘,每日1次。
2、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鐘,每日1次。
3、落枕:在患側脖子和背部,尋找壓痛點,拔罐10分鐘左右。
在家里拔火罐時,罐口應光滑無破損,也不要太薄,防止把皮膚割傷了。同時,在操作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選擇適宜的罐,像寬闊而肌肉豐厚的背部、大腿處,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頸肩部則適宜用小罐。
2、留罐時間根據病情、部位決定。一般留罐10—15分鐘,大罐吸拔力強,可適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泡。若是起泡比較細小,則不用特別處理,一般會自行消退;起泡較大時最好到醫(yī)院處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針具刺破,敷上消毒紗布。
3、起罐時別使勁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壓旁邊的皮膚,讓空氣進去,罐自然就下來了,拔罐之后皮膚上的紫斑一般兩周能消失。
4、吃得過飽、過度勞累、饑渴時不宜拔罐。
5、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等有大血管的地方,皮膚有過敏、水腫或者潰瘍的地方,都不能拔罐;孕婦的腰骶部和腹部也禁止使用,以防流產。
拔火罐留下的印子以及顏色的意義
拔罐后皮膚顏色鑒別,拔罐后皮膚顏色對應的健康分析
1、拔罐后皮膚顏色鮮紅而艷、局部發(fā)熱:陽癥、熱癥、實癥、熱毒熾盛、體質陰虛、火旺;罐印鮮紅而艷,一般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會出現(xiàn)。
2、拔罐后皮膚顏色紫紅、暗紅:陰癥、寒癥、血郁。
3、拔罐后皮膚顏色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積寒。緊黑而黯的一般表示體有血淤,如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較重也會出現(xiàn)此印跡。如印跡數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調理,如走罐時出現(xiàn)大面積黑紫印時,提示風寒所犯面積大,應對癥驅寒為主。
4、拔罐后皮膚顏色紅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5、拔罐后皮膚顏色紫色并伴有黑斑:氣血不暢通;罐印發(fā)紫伴有斑塊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6、拔罐后皮膚顏色為紫點并有深淺不一的塊狀:風濕;罐印呈散發(fā)性的紫點,深淺不一,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癥。淡紫并伴有斑塊的,一般提示以虛癥為主,兼有血瘀。如斑點在穴位處明顯的,表明此相關內臟虛弱,比如在腎俞穴處呈現(xiàn),則提示腎虛。
7、拔罐后皮膚顏色呈鮮紅散發(fā)點: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后出現(xiàn),不高出皮膚,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提示此穴所相關的臟腑異?;虼嬖诓∏?,需要調節(jié)內臟功能。
8、拔罐后皮膚顏色潮紅、淡紅 :虛癥。
9、拔罐后皮膚顏色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虛寒、濕邪。
10、拔罐時罐中有水珠:寒濕重。
11、拔罐后皮膚微癢:風邪、濕癥。
12、拔罐后皮膚有水泡、水腫、潮濕現(xiàn)象:寒癥、濕氣盛;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濕氣較重,若在患部出現(xiàn)較多小水泡時,預示由水濕所致,會有理想的療效,需要連續(xù)的多次拔罐。
13、走罐時出現(xiàn)風團(如急性尋麻疹狀),提示為風椰所致,或是過敏性體質。
14、拔罐后皮膚顏色沒有或無明顯變化,或很快恢復原樣的, 提示身體基本正?;虿∏樯休p;隨著病情的好轉,皮膚上的罐印也會隨著減輕,且不易現(xiàn)罐印,預示病情在逐漸痊愈。
拔罐小帖士:火罐有溫熱的效果,可以祛風散寒,更適合寒冷天氣進行;氣罐通過拉動活塞形成負壓,沒有加熱的作用,效果要弱一些。拔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涂以龍膽紫藥水。在吃得過飽、過度勞累、饑渴、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布部位均不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