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jīng)脈皆通過于耳,所以人體某一臟腑和部位發(fā)生病變時,可通過經(jīng)絡反應到耳廓相應點上。另外,腎開竅于耳,從耳朵可以看出腎臟功能與腎精充足與否。常搓耳朵,能疏通經(jīng)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如何搓耳朵?
搓全耳,通達全身
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覺前、上班困的時候搓一搓全耳,可疏通經(jīng)絡,使氣血順暢,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能讓你瞬間神志清爽、容光煥發(fā)。
具體手法:每天用雙手搓熱后,搓揉全耳,前后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使耳廓皮膚略有潮紅,局部稍有烘熱感為度。
搓耳廓外緣,強健四肢
耳廓外緣是肢體區(qū),這一帶的耳穴主要對應于人的四肢。長期揉耳廓外緣,可以使四肢強健。
具體手法:用拇指和食指搓揉外耳,搓揉到發(fā)紅發(fā)熱,直至出現(xiàn)火辣辣的感覺。天冷時如能經(jīng)常搓揉外耳可以達到活血驅寒、防治感冒的目的。
捏三角,滋陰補腎體
耳朵上的三角區(qū)就是三角窩、對耳輪下腳和耳輪與三角窩相鄰的部分,它對應人體的生殖系統(tǒng),捏這個區(qū)域,可以滋陰補腎,還能調整體內植物神經(jīng),調節(jié)排泄機能。
具體手法:食指和中指托住三角區(qū)的背面,拇指按在三角區(qū)上,捏緊,食指和中指不動,拇指做搓揉動作,先順時針搓揉50次,再逆時針搓揉50次。
揉耳垂,健腦美容
耳垂一帶,是耳朵的頭面區(qū),這一區(qū)域的耳穴與人的頭腦、面頰關系密切。沒事的時候,經(jīng)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養(yǎng)顏、醒神健腦,還可預防感冒。
具體手法:將食指和中指并攏,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食指和中指不動,拇指做搓揉動作,先順時針揉50次,再逆時針揉50次。揉完以后,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
摩耳背,調暢氣血
耳背上有一條溝叫降壓溝,它對應人體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當于捏脊,可以調暢全身的氣血。
具體手法:食指和中指塞進耳窩,從反面托住降壓溝,拇指指腹沿著降壓溝從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
摩擦耳輪,防治頸腰病
耳輪處主要有頸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應區(qū)。長期堅持摩擦耳輪,可防治頸腰腹痛,還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
具體手法:用你的拇指、食指沿對耳輪上下、來回摩擦,至耳輪發(fā)熱為宜。此法不拘遍數(shù),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fā)熱為止。
以上方法,每次可以全用,也可有選擇的選用幾種。
搓耳朵禁忌癥:
1. 如果耳郭上有濕疹、凍瘡破潰、潰瘍等癥狀,則不宜搓揉耳朵;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年老體弱者,搓操耳朵時手法要輕柔。
2. 另外,選擇耳穴貼保健養(yǎng)生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時常刺激耳朵,可以使其氣血通暢,人體又有9條經(jīng)脈通過耳朵,刺激耳朵,也能間接達到通暢經(jīng)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