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著名詩人韋應(yīng)物的后裔韋莊在唐朝滅亡之后投奔蜀國??恐约旱牟湃A,靠著祖先留下來的名氣,他在蜀國也過了一段風(fēng)光的日子,至少生活能夠得到基本的保障。
本以為這樣的日子能夠安安穩(wěn)穩(wěn)的過下去,但是韋莊遭遇了一件讓他非常難堪、非常郁悶的事情。那就是他的愛妾被當(dāng)時蜀國的君主所看重,要強(qiáng)行帶到宮中。
由此也產(chǎn)生了這樣一首最柔腸寸斷的唐詞: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這首詩詞就是韋莊的《女冠子·四月十七》,詩詞的第一句就是一個日子,恐怕這并不多見。由此也能夠看得出詞人對這個日子的刻骨銘心的記憶。畢竟在這一天,他永失所愛。畢竟在這一天,君子不奪人所愛,讓他意識到這個蜀國君主并非一君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4月17號,也就是去年的今天,兩個人被迫分別?!?strong>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這女子嬌羞的模樣還在眼前,哭得梨花帶雨。為了不讓對方看到自己淚流滿面,還特意地低下頭。但這樣的傷悲讓詞人刻骨銘心地記在心中。
面對這樣的遭遇,韋莊也沒有什么辦法,只能把這種思念放在心中。“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離別后一年了,一直讓他柔腸寸斷。現(xiàn)實當(dāng)中不得見,只能渴望,在夢中相依相偎。
我們今天可能,沒有辦法去理解這種情感。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別人搶走,自然會帶來很不好的一種體驗。尤其是自己鐘情的女子被別人搶走,會給主人公帶來強(qiáng)烈的羞辱感。在動物世界當(dāng)中,雄性為了爭奪配偶權(quán)都是相互廝殺的;人類社會文明的很多,但是在詞人所生活的時代,依然是弱肉強(qiáng)食。
即便是他很有才華,即便是他位居高官,但是在他之上還有更高層的。所以他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在詩詞中表述這種情感,而且沒有辦法向任何人訴說,最后的一句“除卻天邊月,沒人知”,可以看得出他的尷尬,也可以看得出他內(nèi)心的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