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網(wǎng)絡(luò)中,還是現(xiàn)實生活里,人與人生活在一起,不免會產(chǎn)生摩擦,發(fā)生矛盾,那么我們該怎樣消除摩擦,解決問題呢?是以牙還牙,針鋒相對?還是一味的忍讓,任其張揚呢?…… 有一個8歲的男孩,在學校被別的同學羞辱了,他很生氣,他特別希望羞辱他的同學這幾天遇上倒霉的事情。于是他爸爸就讓他把晾在繩子上的白襯衫當作那個羞辱他的同學,爾后給了他一袋木炭,讓他把這袋木炭想像成那些倒霉的事情。用木炭去砸那件白襯衫,每砸中一塊,就象征著那個同學遇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
男孩覺得這個游戲很好玩,于是就砸了起來。很快木炭就砸完了,但沒有幾塊木炭砸到白襯衫上。
父親上前問他:“感覺怎么樣?”
男孩說:“累死我了,但我很開心,因為我扔中了好幾塊木炭,白襯衫上有幾個黑印子。”
父親看到兒子沒有明白他的用意,于是讓男孩去照照鏡子,鏡子中的男孩身上有好多處黑炭的痕跡,臉也成了大花臉。
父親這時說到:“你看,白襯衫并沒有變得特別臟,而你自己卻成了一個‘黑人‘。你想讓別人身上發(fā)生很多倒霉的事情,結(jié)果最倒霉的事卻落到了自己身上。有時候,我們的壞念頭雖然在別人身上兌現(xiàn)了一部分,別人倒霉了,但是它們也同樣在我們自己身上留下了難以消除的污跡。”
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人在想傷害別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也同樣受到了傷害,所謂“害人終害己”。出現(xiàn)問題要尋求最佳的解決途徑,不能針尖對麥芒,那樣只能把予盾激化,最終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