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一輪《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有點兒小小感慨?! 」?jié)目用“漢字聽寫”,但總其意,更貼切的是“漢語字詞競賽”??绰爩憙?nèi)容,并沒有單獨的“字”,而是清一色的“詞”——盡管詞包括了字。但沒有人認識所有漢字。一個挺有實力的選手,在某個環(huán)節(jié),恰遇“一個”攔路虎,有偶然性,卻遭淘汰,太可惜了。似乎采用百分制更為合理——比如考一百個字詞,對多者為勝……而通過“聽”把一個字詞寫出來,還不能說掌握了這個字詞,有時甚至能“蒙”對。請選手用一個字詞造一個完整句子,才能全面考察他的聽、寫、解、用能力。
上次大賽,所考除“踆烏”等很少一些生僻詞外,基本還算今天使用著的詞。這一次,則大部分是如今不怎么用的生僻詞。這里有個導向問題。
社會不需要人人成為識字大王,但人人都應具備必要的常識。今天文字方面最嚴重的問題,是缺乏常識,是很多常用字詞的高頻誤讀、誤寫、誤用。一音一筆之差,謬以千里萬里。如最常見、最常用的“和”字,大家都會寫,可它的五個音hé、hè、huó、huò、hú,幾個人能全讀準?同樣,“樂”字,一般人都會寫,可它的四個音lè、yuè、yào、lào,都能區(qū)別和讀準嗎?這兩個常用字的多個義項,人們也能辨析清楚嗎?所以這個大賽,如能在重視生僻字詞的同時,讓參賽者為那些常見而常常誤讀、誤寫、誤用的字詞,來正音、正形和正義,或許更有現(xiàn)實意義。
正是:識生固可貴,辨俗大胸懷。漢字三千年,生俗兩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