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除夕》
竹爆驚春,競喧闐、夜起千門簫鼓。
流蘇帳暖,翠鼎緩騰香霧。
停杯未舉,奈剛要、送年新句。
應(yīng)自有、歌字清園,莫夸上林鶯語。
從他歲窮日暮。縱閑愁、怎減劉郎風(fēng)度。
屠蘇辦了,迤邐柳欺梅妒。
宮壺未曉,早驕馬、繡車盈路。
還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細數(shù)。
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說,守歲的詞雖然多,但只有這首楊纘的《一枝春》最為世人所稱頌。時光荏苒,這首曲子沒有流傳下來,但我們可以從詞中窺到南宋時代的人和我們一樣,先放爆竹,然后吃東西、聽音樂、看表演、飲酒,只是宋人風(fēng)雅,必要新寫幾首詞來歡送這過去的一年。
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吉慶有余的魚,富貴吉祥的雞,恭喜發(fā)財?shù)呢i手,年年高升的年糕。年夜飯就圖個喜慶和團圓。
古時過年飲屠蘇酒,寓意吉祥、康寧、長壽。一般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
北魏董勛解釋說:
「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p>
蘇軾《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有:
「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p>
只要身體健康長壽,最后罰飲屠蘇酒也不會推辭。
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肩輿簇簇,車馬轔轔。百官趨朝,賀元旦也。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無停。
——《帝京歲時紀勝》
和我們一樣,清代人們也是在除夕當(dāng)夜,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開始放鞭炮,到處都是鞭炮聲,噼里啪啦,好不熱鬧。如今,很多地方禁放爆竹,可以買來氣球,踩破聽響,這樣安全還能減少霧霾天氣,推薦給大家!
至夜賁燭籸盆,紅映霄漢,爆竹鼓吹之聲,喧闐徹夜,謂之「聒廳」小兒女終夕博戲不寐,謂之「守歲」。
——《武林舊事》宋·周密
除夕夜里熱鬧,到處都亮堂堂的,耳邊也一直是周遭鞭炮和節(jié)目表演的聲音,整夜都不斷。小孩兒們通宵的玩,大人也都聊天打麻將,南宋時候也是如此,謂之「聒廳守歲。」
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燕京歲時記》
祝長輩們平安喜樂,再舔著臉問長輩們要點壓歲錢吧,再不啃老就老了!
每屆除夕,列長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諸天神圣之全圖也。百分之前,陳設(shè)蜜供一層,蘋果、干果、饅頭、素菜、年糕各一層,謂之全供。供上簽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寶等,謂之供佛花。及接神時,將百分焚化,接遞燒香,至燈節(jié)而止,謂之天地桌。
--《燕京歲時記》
這個年代,有講究,有宗族,有傳統(tǒng)的大家族,才會用心的供奉天地桌。家中有供奉天地桌的朋友,請不吝惜發(fā)給活法兒幾張圖,讓大家都見識一下除夕夜里的天地桌。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