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頸椎病的刮痧療法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的中老年疾病,表現為在生理退行性變化過程中,因某些創(chuàng)傷及勞損因素,使頸椎逐漸發(fā)生一系列解剖病理變化,從而引起頸神經根椎體周圍軟組織、頸脊髓受刺激或壓迫,出現以頸項、肩臂、肩胛上背、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麻痛等癥狀。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較復雜,根據組織結構及癥狀不同,分為6種類型: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及混合型。以前兩者最為常見。

    (1)頸型頸椎?。侯i項疼痛常常是其首發(fā)癥狀。時輕時重,可持續(xù)數月至數年。多由于睡眠時頭頸部位置不當,受寒或體力活動時頸部突然扭轉而誘發(fā),呈持續(xù)性酸痛或鉆痛,頭部活動時加重,可向肩背部及頭后上肢擴散,疼痛伴有頸部僵硬感,轉動時頸部可發(fā)生響聲。檢查頸部有明顯的壓痛,無神經功能障礙表現,x線檢查常顯示彎曲度改變。

    (2)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型脊椎病主要發(fā)于中、老年人,發(fā)生率僅次于頸型。主要是頸椎、椎間孔、鄰近組織粘連,關節(jié)錯位等病變使神經受壓刺激所致,其中以頸5、頸6、頸7神經受累多見。其癥狀是受累一側單根或幾根神經根由頸部向肩、臂、前臂及手部呈電擊樣放射,常為鉆痛或刀割樣痛,多數還可表現患側上肢沉重無力、麻木等,病程較長者可發(fā)生肌肉萎縮,咳嗽、打噴嚏、頭頸過伸或過屈等活動誘發(fā)加劇。檢查患者頸項強硬,活動受限,頸生理前凸變小,頸部有多處壓痛點,最有診斷意義的是相應頸椎兩側有放射性壓痛。壓頭試驗、上舉試驗、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常為陽性,X線檢查示頸椎生理前凸減小或消失,椎問隙變窄,鉤椎關節(jié)骨刺,椎間孔縮小,少數有椎體或關節(jié)脫位等改變。本病臨床分為風寒阻絡與氣血瘀滯2型。

    一、風寒阻絡

    (一)癥狀

    以頸項僵硬伴肩背上肢疼痛,畏寒無汗,舌淡苔白為典型癥狀。

    (二)治法

    (1)選穴 風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侖。(見圖3-1-1、圖3-1-2)

    (2)定位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天柱:后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昆侖:在外踝后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3)刮拭順序 先刮肩頸部的風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足部昆侖穴。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由于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從風池穴一直到肩井穴,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然后刮頸后天柱穴至大椎穴,分別由兩側向大椎穴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為度。最后刮足部外側昆侖穴,重刮,30次,出痧為度。

    二、氣血瘀滯

    (一)癥狀

    以頸項僵硬伴肩背上肢疼痛,胸悶心悸,舌質黯為典型癥狀。

    (二)治法

    (1)選穴風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侖、血海、膈俞、三陰交。(見圖3-1-1、圖3-1-2、圖3-1-3、圖3-1-4)

    (2)定位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天柱:后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昆侖:在外踝后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血海:屈膝,在髕骨底內側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膈俞:在背部,當笫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后緣。

    (3)刮拭順序  先刮肩頸部的風池、肩井、天柱、大椎,再刮背部膈俞,最后刮下肢的血海、昆侖、三陰交。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由于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從風池穴一直到肩井穴,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然后刮頸后天柱穴至大椎穴,分別由兩側向大椎穴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背部膈俞穴,宜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重刮,30次,出痧。最后刮足部外側昆侖穴和下肢內側三陰交穴,重刮,各30次,出痧為度。

    三、病例

    王某,男,45歲。因頸項不適、雙上肢麻木、雙下肢無力、走路不穩(wěn)來診。查:頸部活動僵硬,頸5-頸6棘突壓痛,雙上肢肌張力增高,感覺減退,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下肢痛溫覺降低。MRI示:頸5-頸6椎間盤突出,脊髓受壓變形。病人因懼怕手術而來我院。住院后給予頸托固定、床頭牽引等綜合治療,并予以風池、肩井、天柱、大椎、昆侖、血海、膈俞、三陰交穴行刮痧治療。治療3個月,康復出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刮痧療法·頸椎病
刮痧療法丨砭法治落枕
刮痧對頸椎病的臨床觀察
頸椎病
頸椎病、肩頸酸痛、脖子僵硬強直不能低頭等等頸部問題,試試這種百試百靈的按壓法
七種頸椎病 刮痧來幫忙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