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1
蘭亭詩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shí)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曹華
愿與達(dá)人游。解結(jié)遨濠梁。狂吟任所適。浪流無何鄉(xiāng)。
曹茂之
時(shí)來誰不懷。寄散山林間。尚想方外賓。迢迢有余閑。
華茂
林榮其郁。浪激其隈。汎汎輕觴。載欣載懷。
桓偉
主人雖無懷。應(yīng)物貴有尚。宣尼遨沂津。蕭然心神王。
數(shù)子各言志。曾生發(fā)清唱。今我欣斯游。慍情亦暫暢。
孫綽 1
流風(fēng)拂枉渚。停云蔭九皋。鶯語吟脩竹。游鱗戲?yàn)憹?br>
攜筆落云藻。微言剖纖毫。時(shí)珍豈不甘。忘味在聞韶。
2
春詠登臺。亦有臨流。懷彼伐木。宿此良儔。
修竹蔭沼。旋瀨縈丘。穿池激湍。連濫觴舟。
孫嗣
望嚴(yán)懷逸許。臨流想奇荘。誰云真風(fēng)絕。千載挹余芳。
孫統(tǒng) 1
地主觀山水。仰尋幽人蹤?;卣蛹ぶ绣印J柚耖g修桐。
因流轉(zhuǎn)輕觴。冷風(fēng)飄落松。時(shí)禽吟長澗。萬籟吹連峰。
2
茫茫大造。萬化齊軌。罔悟玄同。競異摽旨。
平勃運(yùn)謀。黃綺隱幾。凡我仰希。期山期水。
王彬之 1
鮮葩映林薄。游鱗戲清渠。臨川欣投釣。得意豈在魚。
2
丹崖竦立。葩藻暎林。淥水揚(yáng)波。載浮載沉。
王豐之
肆盼巖岫。臨泉濯趾。感興魚鳥。安居幽峙。
王渙之
去來悠悠子。披褐良足欽。超跡修獨(dú)往。真契齊古今。
王徽之 1
先師有冥藏。安用羈世羅。未若保沖真。齊契箕山阿。
2
散懷山水。蕭然忘羈。秀薄粲穎。疏松籠崖。
游羽扇霄。鱗躍清池。歸目寄歡。心冥二奇。
王凝之 1
煙煴柔風(fēng)扇。熙怡和氣淳。駕言興時(shí)游。逍遙映通津。
2
荘浪濠津。巢步潁湄。冥心真寄。千載同歸。
王肅之 1
嘉會欣時(shí)游。豁爾暢心神。吟詠曲水瀨。淥波轉(zhuǎn)素鱗。
2
在昔暇日。味存林嶺。今我斯游。神怡心靜。
王羲之 1
代謝鱗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氣載柔。
詠彼舞雩。異世同流。迺攜齊契。散懷一丘。
2
悠悠大象運(yùn)。輪轉(zhuǎn)無停際。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
宗統(tǒng)竟安在。即順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
仰望碧天際。俯盤綠水濱。寥朗無厓觀。寓目理自陳。
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
前識非所期。虛室是我宅。遠(yuǎn)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
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落。鑒明去塵垢。止則鄙吝生。
體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方寸無停主。矜伐將自平。
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雖無嘯與歌。詠言有余馨。
取樂在一朝。寄之齊千齡。合散固其常。脩短定無始。
造新不暫停。一往不再起。于今為神奇。信宿同塵滓。
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王玄之
松竹挺巖崖。幽澗激清流。消散肆情志。酣暢豁滯憂。
王蘊(yùn)之
散豁情志暢。塵纓忽已捐。仰詠挹余芳。怡情味重淵。
魏滂
三春陶和氣。萬物齊一歡。明后欣時(shí)豐。駕言映清瀾。
亹亹德音暢。蕭蕭遺世難。望巖愧脫屣。臨川謝揭竿。
郗曇
溫風(fēng)起東谷。和氣振柔條。端坐興遠(yuǎn)想。薄言游近郊。
謝安 1
伊昔先子。有懷春游。契茲言執(zhí)。寄傲林丘。
森森連嶺。茫茫原疇。逈霄垂霧。凝泉散流。
2
相與欣佳節(jié)。率爾同褰裳。薄云羅陽景。微風(fēng)翼輕航。
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萬殊混一理。安復(fù)覺彭殤。
謝萬 1
司冥卷陰旗。句芒舒陽旌。靈液被九區(qū)。光風(fēng)扇鮮榮。
碧林輝英翠。紅葩擢新莖。翔禽撫翰游。騰鱗躍清泠。
2
肆眺崇阿。寓目高林。青蘿翳岫。修竹冠岑。
谷流清響。條鼓鳴音。玄崿吐潤。霏霧成陰。
謝繹
緃觴任所適?;夭M游鱗。千載同一朝。休浴陶清塵。
徐豐之 1
清響擬絲竹。班荊對綺疏。零觴飛曲津。歡然朱顏舒。
2
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尚想嘉客。希風(fēng)永歡。
虞說
神散宇宙內(nèi)。形浪濠梁津。寄暢須臾歡。尚想味古人。
庾友
馳心城表。寥寥遠(yuǎn)邁。理感則一。冥然玄會。
庾蘊(yùn)
仰想虛舟說。俯歡世上賓。朝榮雖云樂。夕弊理自因。
袁嶠之 1
人亦有言。得意則歡。佳賓既臻。相與游盤。
微音迭詠。馥焉若蘭。茍齊一致。遐想揭竿。
2
四眺華林茂。俯仰晴川渙。激水流芳醪?;頎柪坌纳?。遐想逸民軌。遺音良可玩。
蘭亭集序匯評
李密
永和中,王羲之修禊事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序以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則當(dāng)時(shí)篇詠之傳可考也。今觀羲之、謝安、謝萬、孫綽、孫統(tǒng)、王彬之、凝之、肅之、徽之、徐豐之、袁嶠之十有一人,四言五言詩各一首。王豐之、元之、蘊(yùn)之、渙之、郗曇、華茂、庾友、虞說、魏滂、謝繹、庾蘊(yùn)、孫嗣、曹茂之、曹華、桓偉十有五人,或四言,或五言,各一首。王獻(xiàn)之、謝瑰、卞迪、卓旄、羊模、孔熾、劉密、虞谷、勞夷、后綿、華耆、謝藤、任凝、呂系、呂本、曹禮十有六人,詩各不成,罰酒三觥。謝安五言詩曰:“萬殊混一象,安復(fù)覺彭殤。”而羲之序乃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蓋反謝安一時(shí)之語耳。而或者遂以為未達(dá),此特未見當(dāng)時(shí)羲之之詩爾。其五言詩曰:“仰視碧天際,俯瞰淥水濱。寥闃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親。”此詩則豈未達(dá)者耶?(〔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五)
六朝文章靡陋,獨(dú)王逸少高古超妙,史言韓昌黎‘起八代之衰’,吾謂不當(dāng)先退之而后逸少。(〔清〕張習(xí)孔《云谷臥余》卷二)
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dāng)時(shí)士大夫務(wù)清談,鮮實(shí)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jīng)濟(jì)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曠達(dá)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清〕吳調(diào)侯等《古文觀止》卷七)
六朝談名理,以老莊為宗,貴于齊死生,忘得喪。王逸少《蘭亭序》謂‘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有惜時(shí)悲逝之意,故《文選》棄而不取。(〔清〕喬松年《蘿藦?fù)ぴ洝肪硭?
六朝間散文之絕無僅有者,不過王右軍陶靖節(jié)之作數(shù)篇。……此序臨河興感,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即仲尼樂行憂違,在川上而有逝者如斯之嘆也。(〔清〕陳衍《石遺室論文》)
逸少經(jīng)世之才,時(shí)不能用,而文章高潔,又為書名所淹,惜哉。(〔清〕高步瀛《魏晉文舉要》)
羲之之文,真率蕭閑,不事琢磨,寥寥短篇,詞意重沓。(錢鐘書《管錐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