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魯有惡者,其父出而見商咄,反而告其鄰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惡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惡,尤乎愛也。
今譯:
魯國有個最丑的人,他的父親出門后,見到了商咄?;丶抑缶透嬖V他的鄰人說:“商咄不如我兒子(好看)??!”其實呀,他兒子是最丑的,商咄是最美的。而他卻認(rèn)為最美的反而不如最丑的,這種錯誤,就是由于偏愛。
釋義:
這老人認(rèn)為自己最丑的兒子,比全國知名的美男子還美。為什么會這樣?就因為偏愛。偏愛是造成認(rèn)識錯誤的一個重要根源,是主觀主義的思想方法。這是每個人特別是領(lǐng)導(dǎo)干部在處理問題時切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