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會議過去不應沉溺與過去的悔恨和遺憾,而應該是理智地總結(jié)經(jīng)驗和教訓,落腳點為的是更好地認識現(xiàn)在,把握今天。
我體會,首先要正確看待自己,全面評價自己,這一點很重要。有的人過去習慣于位高權(quán)顯,一呼百應;如今門前冷落,少人問津,成就感沒了,失落感強了,時常感慨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生活煩悶,抑郁寡歡,不能很好把握今天。有的人自認為“兩鬢白發(fā),一事無成”,總感覺自己是馬齒徒增,次生空度。這是完全否定的看法,如果只是謙虛,那還好說;如果真那樣想,就未免過于悲觀也不符合實際。我們在崗時為黨工作多年,該做的都做了,即便工作不怎么出色,也可以說完成過不少工作任務,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怎能說是一事無成呢?究其原因,就在與對自己要求的標準過高,沒肯定成績,只看到不足,內(nèi)心陷入悔恨,因而也不能很好地把握今天。
老年人離了退了,是人生新階段的開始,都一樣是平民百姓,應該正確認識自己、看待自己。人活到七老八十,更會知道珍惜光陰。時光如百駒過隙,哪里有長繩可以系日?人生苦短,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把握今天才最是要緊。我們怎樣把握今天,我們到底還能做點什么?這才是我們老人應該思考的問題。把握今天,不是消極悲觀的無可奈何,而是積極樂觀的主動爭取。
其次,對于我們能做些什么,也應該有正確認識。只要是該做的事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干了,盡到了自己的人生職責,就是問心無愧,或得有意義。不是說非得找點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去干才叫有意義;一件件平常小事我們都能處理得好,真要是遇到了什么大事情考驗我們,相信我們一定也不會含糊,我們活著,每天仿佛都在給人生畫上一個個逗號,也許圓滿永無止境,但相信我們每天都在離他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