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皇帝發(fā)過罪己詔,
一個是漢武帝劉徹,另一個是清世祖順治。
他們在位的時候都發(fā)了罪己詔。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今天看電視劇《康熙帝國》時,有一段臺詞值得大家思考。
臺詞如下(康熙要攻打內(nèi)蒙古時和李光地的對話):
光地:臣追悔自身的輕??;為官時輕薄、清高自傲;竟然以為黑便是黑,白便是白。全然不懂圣君之道,點化萬千,運(yùn)用一心。罪臣在為勞役時,既不能使錘,也不能扶樁,平生所學(xué),非但無用,反而徒取其辱?。?!
皇帝:光地呀!你心中有惡氣,便妄言黑白,沽名釣譽(yù)。光地呀!朕覺得,這世上你只瞧得起兩個人,一個是你自己,另一個大概是朕吧!
光地:皇上一言穿心哪!
皇上:在朕看來,你為官一般,為學(xué)也一般,作起勞役來倒是最出色的。你看這手也腫了啊,腳也爛了,算是苦透了,苦透了其實是件好事。
你看,石榴熟了要開花,麥子熟了要開鐮。
你李光地要真是熟透了,就應(yīng)該明白,做什么事情,首先做的是人。
光地:皇上所言,令臣心痛如割。
皇上:痛則通,不痛則不通??!
皇上在說李光地的時候,如同在說我一般。
我身上現(xiàn)在的毛病就是 輕薄、清高自傲;竟然以為黑便是黑,白便是白 。
皇帝罪己可以稱為詔,我罪己要稱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