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詠春夏秋冬、松竹梅蘭
 

詠春夏秋冬、松竹梅蘭
 
更多精彩點擊:http://hbs.360doc.com
 
 
 
 
  
 
 
 
◆詠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唐)賀之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yīng)物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
 
◆詠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詠秋
1.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fēng)》)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nóng)》)
4.??智锕?jié)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遭中》
 
◆詠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fēng),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xué)鬧比鄰,據(jù)岸愚懦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詠松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
蒼然澗底色,云濕煙霏霏。
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
如何過四十,種此數(shù)寸枝?
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愛君抱晚節(jié),憐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見,階前故種君。
知君死則已,不死會凌云。
 
◆松樹
【唐】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fēng)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松
【唐】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shù)枝云。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韓溉
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見,寒聲偏向月中聞。
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yīng)和紫府云。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
 
◆古松感興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jīng)。
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昭昭大化光,共此遺芳馨。
 
◆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fēng)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dāng)凌云霄,直上數(shù)千尺。
 
◆扶風(fēng)歌》(漢樂府)劉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上枝拂青云。中心十?dāng)?shù)圍。洛陽發(fā)中梁。松樹竊自悲。斧鋸截是松。松樹東西摧。特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宮。觀者莫不嘆。問是何山材。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蘇合香。本自南山松。今為宮殿梁。

◆《贈從弟》(三國)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
風(fēng)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詠史 其二》(東晉)左思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籍舊業(yè),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悵念所思。
豈為今朝見?;秀闭\有之。
澤中生喬松。萬世未可期。
高鳥摩天飛。凌云共游嬉。
豈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時。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登高臨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岡岑。飛鳥鳴相過。
感慨懷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
求仁自得仁。豈復(fù)嘆咨嗟。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六十五》阮籍
朝出上東門。遙望首陽基。
松柏郁森沈。鸝黃相與嬉。
逍遙九曲間。徘徊欲何之。
念我平居時。郁然思妖姬。
 
◆《擬嵇中散詠松詩》(晉)謝道蘊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zhuǎn)悲。
厲響思清晨。遠去何所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fēng)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詠寒松詩》(南朝)范云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
凌風(fēng)知勁節(jié)。負雪見貞心。
 
◆《孤松》(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
不以險自防,遂為明所誤。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詠松》(宋)吳芾
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種植,會看百世長青陰。
 
◆《詠松》(清)陸惠心
瘦石寒梅共結(jié)鄰,亭亭不改四時春。
須知傲雪凌霜質(zhì),不是繁華隊里身。

◆詠梅
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梅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fā)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fēng),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陸游
雪虐風(fēng)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 謝燮
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 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fēng)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fēng)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yīng)律,先發(fā)映春臺。

◆雜詩  唐 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憶梅  唐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 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梅花  唐 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 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fā),百花皆后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 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fēng)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 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 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雪梅  宋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 黃庭堅
聞君寺后野梅發(fā),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 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古梅  宋 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 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shù)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guān)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 王冕
三月東風(fēng)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
 
◆梅 花 詩   高啟
瓊枝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fēng)愁絕幾回開。

◆《紅樓夢》訪妙玉乞紅梅  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
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贈范曄  南北朝 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雜詩》之一  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詠蘭 古 風(fēng)   唐 李 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fù)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fēng)吹,香氣為誰發(fā)。
 
◆蘭 花   清  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蘭 花   清劉灝
泣露光偏亂,含風(fēng)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詠 蘭  元 余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fēng)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題 畫 蘭  清  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蘭 花
仿佛銅瓶見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嬌。
湘江清淚滴春潮,豈有心心同婉孌。
并無葉葉助風(fēng)標,斷腸一集是離騷。

◆詠 蘭   朱德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惟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詠 蘭 詩  張學(xué)良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研不浮花。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fēng)姿寄高雅。
 
◆幽 蘭  唐崔涂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fēng)每到遲。
不如當(dāng)路草,芬馥欲何為!

◆蘭  明  陳汝言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xiāng)。
雖承愛護力,長養(yǎng)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
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
 
◆詠同心蘭四絕句  清  錢謙益
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蘭 花  清  秋瑾
九畹齊栽品獨優(yōu),最宜簪助美人頭。
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斗艷儔。
 
◆詠竹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  康有為
生挺凌云節(jié),飄搖仍自持。
朔風(fēng)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詠 竹   宋 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yīng)是怪歸遲。

◆庭竹   唐 李 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fēng)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fēng)雨聲。
 
◆從韋續(xù)處覓綿竹  唐 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 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fēng)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 范成大
黑羖鉆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fā)合江數(shù)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 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 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竹   唐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fēng)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
 
◆食筍詩   唐 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xiāng),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 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 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長竹  唐 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fēng)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詠竹著  明 陳良規(guī)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詠竹   宋 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詠 竹   宋 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yīng)是怪歸遲。
 
◆春江曉景   宋 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筍   宋 王元之
數(shù)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 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diào)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竹   唐 李建勛
瓊節(jié)高吹宿風(fēng)枝,風(fēng)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 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fēng)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fēng)雨聲。
 
◆寄題江外草堂  唐 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fēng)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 范成大
黑羖鉆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fā)合江數(shù)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 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 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 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fēng)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竹    唐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fēng)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
 
◆食筍詩   唐 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xiāng),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 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 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長竹   唐 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fēng)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
 
◆籬竹   清 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 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fēng)吹散,玲瓏碎空玉。
 
◆竹   清 鄭板橋
一節(jié)復(fù)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詠菊   唐 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 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 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 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 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 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 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 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 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jié)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fēng)。
 
◆金 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jié)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fēng)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 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fēng)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 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fēng)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 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
 
◆唐 李白《感遇》;
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輝。
當(dāng)榮君不采,飄落欲何依。
李白生于盛唐,郁郁不得志,傷感之情,躍然于紙。
 
◆晉 陶淵明《飲酒》: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唐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唐 黃巢《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 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fēng)滿院裁,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宋 史鑄《詠翻集句》:
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xué)群葩附艷陽。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處作孤芳。
 
◆宋 張孝樣《鷓鴣天》:
一種濃華別樣妝,留連春色到秋光。
能將天上千年艷,翻作人間九月黃。
凝薄霧,傲繁霜,東籬恰似武陵鄉(xiāng)。
有時醉眼偷相顧,錯認陶潛作阮郎。
 
◆明 高啟《晚香軒》:。
不畏風(fēng)霜向晚秋,獨開眾卉已凋時。
地荒老圃苔三徑,節(jié)過重陽雨一籬。
秋色蒼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山翁獨念同衰晚,坐對幽軒每賦詩。
 
◆明 文征明《詠菊》:
菊裳茬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
零落萬紅炎是盡,獨垂舞袖向西風(fēng)。
 
◆明 戴進《畫菊》:
黃花開滿院前坡,醉殺西江計汝和。
忽見錢塘著色畫,不知秋色較誰多。
 
◆清 劉大槐《題菊》:
翠葉丹苞斗晚霞,眼明真見故園花。
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籬邊箬帽斜。
 
◆清 陳鶴年《題畫菊》:
離離豐骨傲霜寒,晚節(jié)誰知事更難。
最愛東籬閑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董必武《菊花,題雙清樓主畫》:
托根在石罅,葉盛花亦繁。
生機隨地茁,何用費籬樊。
 
◆齊白石《紫菊》:
九月西風(fēng)霜氣清,舍南園圃紫云晴。
看花只好朱欄外,不惹園丁問姓名。
 
◆唐 白居易《重陽夕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唐 陸龜蒙《億白菊》:
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湘滯未容回。
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宋 韓椅《和崔象之紫菊》:
紫菊披風(fēng)散晚霞,年年霜晚賞奇葩。
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紗。
 
◆唐 釋皎然《九日與陸羽飲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宋 歐陽修《菊》: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 陸游《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調(diào)黃。菊花如志士,
過時有余香。眷言東籬下,數(shù)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
米以泛酒觴。投分真耐久,歲晚歸枕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里讀詩詞——100句(菊)篇
【描寫菊花詩句】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飛花令——菊。殘菊猶能傲霜雪,休將白眼向人看
史上最全的飛花令——花
詠 菊 詩 詞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