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津液理論
二 血
血是流行于脈管之中的紅色液體,是構(gòu)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zhì)之一。脈作為血液的循行通道,被稱為血之府。
1 血的生成。
血主要是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其主要來源是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營氣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組成部分,故又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之說。飲食的優(yōu)劣和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血的化生。此外,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充盛,輸精于肝,轉(zhuǎn)化為血。精血之間相互資生、相互轉(zhuǎn)化,因此,精氣是血化生的另一個來源。
2 血的功能。
血的主要功能是營養(yǎng)和滋潤全身。血循行于脈中,內(nèi)達臟腑,外至肌肉、皮膚、筋骨,不斷地為全身各臟腑器官提供營養(yǎng),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正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所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绷硗庋质蔷窕顒拥闹饕镔|(zhì)基礎(chǔ),具有寓神養(yǎng)神功能,即人的精神、神志、感覺、活動均有賴于血液的營養(yǎng)和滋潤。
3 血的循行。
血液循行于脈管中,受到脈管的約束和引導,周而復始,如環(huán)無端。氣的推動作用和固攝作用是血液得以正常運行的保證。心主血脈,心氣的推動,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動力;肺朝百脈,運行于全身的血液都要匯聚于肺,合成為宗氣后貫注于心脈以推動血液運行;脾氣的統(tǒng)攝作用使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而不致溢出脈外;肝的疏泄功能使氣血運行通暢,肝的藏血功能則調(diào)節(jié)著血液的流量。
常見血病證治
證候 | 例方 | |
血虛 | 心悸,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或萎黃,疲困乏力,甚則失眠、肢麻,舌淡,脈細 | 四物湯、人參養(yǎng)榮湯、八珍湯、復方阿膠漿 |
血瘀 | 面色黧黑,唇舌青紫或舌有青紫瘀斑瘀點,痛有定處,拒按,甚則胸悶,心前區(qū)絞痛,腹部腫塊等 | 血府逐瘀湯、桃核承氣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