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女性必讀】品味楊絳語錄 讀懂生活真諦



才女賢妻楊絳先生

 
    現(xiàn)在還能夠被稱為“先生”的女性,碩果僅存的大概只有楊絳了。楊絳和錢鐘書確是天上一對、地上一雙,二人都溫和內(nèi)斂,對人生、世情、學(xué)問看得很透。也許,這恰恰是兩人得以在熬過那段猙獰歲月的根本原因罷。

   所以,以下這28句凝結(jié)著楊絳人生智慧的話,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琢磨。特別喜歡最后一句“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總結(jié)了楊絳的人生觀,同時體現(xiàn)了道家“上善若水”和佛家“戒貪戒嗔”的思想。知易行難,楊絳知道了,也做到了,即達賢人之境。愿我們都能有所體悟,則善莫大焉。楊絳先生的文字常被人稱作韻致淡雅,獨具一格。更難得的是,當(dāng)她用這潤澤之筆描寫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時,也擁有不枝不蔓的冷靜,比那些聲淚俱下的控訴更具張力,發(fā)人深省。

 
    楊  絳(音jiàng),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yōu)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fā)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chuàng)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fēng)靡海內(nèi)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祖籍無錫的楊絳生于北京,1932年畢業(yè)于蘇州東吳大學(xué),成為清華大學(xué)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與錢鐘書相知相愛結(jié)成夫婦。1935年至1938年與夫偕往英國牛津大學(xué)求學(xué),后轉(zhuǎn)往法國巴黎大學(xué)進修。兩人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

 

錢鐘書、楊絳、錢瑗一家三口合照


    女兒、丈夫先后去世后,楊絳獨居北京海淀區(qū),2003年出版回憶錄《我們仨》,轟動文壇。錢鐘書曾贈言楊絳:絕無僅有的結(jié)合了絕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錢老去世時楊絳時年87歲。

    1932年畢業(yè)于蘇州東吳大學(xué),成為清華大學(xué)研究院外國語文學(xué)系研究生,此間認識錢鐘書,二人情投意合不久便結(jié)成夫婦。

    1935年至1938年與丈夫錢鐘書一同前往英國牛津大學(xué)求學(xué),后轉(zhuǎn)往法國巴黎大學(xué)進修。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

    1938年,楊絳隨錢鐘書帶著一歲的女兒錢瑗回國。
 
    1953年,任北京大學(xué)文學(xué)研究所、中國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外國文學(xué)研究所的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劇本有《稱心如意》、《楊絳弄真成假》、《風(fēng)絮》等;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guān)于小說》;散文集《將飲茶》《干校六記》《我們仨》;譯作有《1939年以來的英國散文選》、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說《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說《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斐多》等,楊絳本身通曉英、法兩國語言,為使《堂吉訶德》翻譯得更準確,她又學(xué)習(xí)了西班牙語,并最終在文革中將書稿保護下來。楊絳《堂吉訶德》譯本被公認為優(yōu)秀的翻譯佳作,迄今已累計發(fā)行70萬冊,是該書譯本當(dāng)中發(fā)行量最多的譯本。

    1942年,她業(yè)余學(xué)寫的話劇《稱心如意》上演,由戲劇大師黃佐臨先生導(dǎo)演,演出很成功。一夜之間,楊季康變成了楊絳。這年秋天,第二個喜劇《弄真成假》上演,也很成功??箲?zhàn)勝利后,她改行做教師,不復(fù)寫劇本,但是楊絳在上海戲劇界并沒有銷聲匿跡。
 

    想不到戲劇界還沒忘掉當(dāng)年上海的楊絳。中央戲劇學(xué)院表演系2004級 3班的同學(xué),為了紀念中國話劇百年誕辰,選中了六十四年前楊絳處女作《稱心如意》,于今年六月三日至十日,在中央戲劇學(xué)院北劇場演出。十一月間,上海話劇藝術(shù)中心和上?;鼊F又將在上海話劇藝術(shù)中心演出楊絳的《弄假成真》。

    1978年《堂吉訶德》中譯本出版時,楊絳正好西班牙國王訪問中國,鄧小平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了西班牙國王。八十年代以后的楊絳,沒有再將精力放在大作品上,而是偶爾的寫寫散文,雜文,回憶短文一類的,雖然都比較短小,但從平淡文字中透露出來的一種樸素而真摯的情感,從大白話中顯現(xiàn)出的智慧,至今還被喜愛她的讀者津津樂道。90年代后因為先生錢鐘書和錢媛相繼生病去世,楊絳基本停止了各種工作。在父女兩人相繼去世后,她更是隱入深居。一直到她92歲高齡時,才重新提筆,打開塵封多年的記憶,其中不僅僅用夢幻文學(xué)的方式講述了錢鐘書和錢媛生前最后一段時光,而且回憶了很多當(dāng)年夫婦游學(xué)歐洲,以及建國后的種種往事。

    寫于1984年的《老王》被選為初(高)中教材。沉定簡潔是楊絳作品語言特色,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經(jīng)過漂洗的苦心經(jīng)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xiàn)力。


    獲獎榮譽

    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勛章(1986年)

    家庭生活

    早  期
 
    他們在最困難的時期,上海淪陷,錢鐘書先生去了上海,回不去聯(lián)大,當(dāng)時,楊絳寫的一系列戲劇在上海非常有名,有一次他們看完楊絳的戲,在回去的路上,錢先生說:“我也要寫一部長篇小說!”楊絳馬上贊成道:“好!好!你趕快寫吧!”當(dāng)時他們的生活很拮據(jù)!如果錢少教幾節(jié)課,空出時間寫書,錢便掙得少了。楊絳便把保姆辭退,一個人擔(dān)負做飯、洗衣服等家務(wù),只為省點錢,少一份支出,這樣錢鐘書便可以少教些課,多一些時間寫長篇。從另一個意義上講,這是楊絳對自己的犧牲。我們不難理解,楊絳一家三口對于一個惜時如命的學(xué)者,這意味著什么。

    于是錢鐘書寫出一段,就給楊絳講一段,錢鐘書笑,楊絳也笑,這便是錢鐘書惟一一部長篇小說《圍城》的誕生?!秶恰泛蟾臑殡娨晞 秼D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寫作背景是這樣一種情形,它的誕生與楊絳對錢鐘書的理解與支持是分不開的。

    一家三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xué)問去作,但在最困難的時候,楊絳全部挑起負累,讓丈夫、女兒集中精力做事情。這當(dāng)中包括錢鐘書病重和女兒錢瑗住院期間,她每天要去探望,當(dāng)時錢鐘書已經(jīng)不能進食,她總要打各種各樣的果泥、肉泥來為錢鐘書改善營養(yǎng),就連魚肉也要用針一根根把刺剔除,而她自己倒可以“將就”!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鞓房倞A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未,鐘書去世。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么輕易失散了?!笆篱g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F(xiàn)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dāng)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段覀冐怼?



    晚  期

    丈夫、女兒相繼去世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錢鐘書的作品整理出來,還把他密密麻麻的讀書筆記發(fā)表,之后又將他們二人全部稿費和版稅捐贈母校清華大學(xué)設(shè)立“好讀書”獎學(xué)金,獎勵好學(xué)上進、成績優(yōu)秀、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xué)生,使學(xué)生能無后顧之憂地完成學(xué)業(yè)。錢、楊兩位先楊絳和錢鐘書生對受獎的學(xué)生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他們學(xué)成以后,有朝一日能以各種形式報效祖國、回報社會。“好讀書”獎學(xué)金2001年 9月建立以來,由錢鐘書、楊絳作品出版收入截至2012年底,獎學(xué)金捐贈累計逾千萬,受到資助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已達數(shù)百位。隨著《鐘書手錢稿集》(四十多卷)、《〈宋詩紀事〉補正》(十二冊)、《圍城》英文版、漢英對照本的陸續(xù)出版,基金總額將相當(dāng)可觀。楊絳用自己燭光般微弱的晚年時光,做完這些之后,便開始著手寫作女兒錢瑗未完成的《我們仨》,此時此刻,《我們仨》樸素而干凈地擺在我們面前,一如先生高尚的人格。

    今天,楊絳女士已步入生命的第104個年頭!

    她真的老了,過著一個普通老人的生活,耳朵聽力有些背,視力也下降了,已經(jīng)閉門謝客??傆姓J識或不認識的朋友打電話過去,她總會溫和地聊幾句,然后說她的胳膊有些酸了,讓人不好意思再打擾。我想,我們真的不必再打擾,只是靜靜地讀一讀她和錢鐘書的書,真的,這就足夠了?!段覀冐怼分?,我們看到那樣一個讓人仰止的家庭,也有普通家庭的歡喜與哀愁。楊女士的筆調(diào)依然清新優(yōu)雅,冷雋幽默。錢鐘書、楊絳、錢瑗“我們仨”,他們性格各異,志趣相投,都將讀書治學(xué)作為自己人生的追求,甚至生命本身。他們的善良、智慧和正直,他們對生、老、病、死的透徹豁達,使人深受啟發(fā),獲益匪淺。

    楊絳現(xiàn)在開始漫不經(jīng)心地整理自己的作品,她自己卻說:做完他們的事情,心里才踏實,剩下我自己的事,已經(jīng)不要緊了,即使現(xiàn)在走了,也可放心了!

    “夢魂長逐漫漫絮,身骨終拼寸寸灰”(錢子路語),愛女之心,愛夫之切,高尚人格,盡在其中。



    主要作品

    《干校六記》
    《將飲茶》(含《回憶我的父親》《記錢鐘書與〈圍城〉》《回憶我的姑母》等
    《雜寫與雜憶》(含《懷念陳衡哲》等 )《丙午丁未年紀事》
    《我們仨》
    《我在啟明上學(xué)》
    《走到人生邊上》
    《老王》(收入中學(xué)語文課本)
    《陰》
    《流浪兒》
    《風(fēng)》
    《窗簾 》
    《收腳印》
    《喝茶》
    《聽話的藝術(shù)》

    長篇小說

    《洗澡》

    短篇小說

    《璐璐,不用愁!》
   《ROMANESQUE》
    《小陽春》
    《大笑話》
    《玉人》
    《鬼》
    《事業(yè)》

    劇  本
 
    《弄真成假》
    《稱心如意》
    《風(fēng)絮》

    論  集
 
    《春泥集》
    《關(guān)于小說》

    譯  作
 
    《堂吉訶德》(史上第一個從西班牙語原文譯出的漢語全譯本)
    《吉爾·布拉斯》(法國文學(xué)名著,譯稿經(jīng)錢鐘書校訂)
    《小癩子》
    《斐多》《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



    語言特點

    楊絳文學(xué)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楊絳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經(jīng)過漂洗的苦心經(jīng)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xiàn)力。有時把詞序變換一下,不符合常規(guī),反倒更顯別致耐讀。如《丙午丁未年紀事》中有一句話:“登臺就有高帽子戴?!蓖ǔR苍S會說“登臺就得戴高帽子”,因這分明是被迫。但楊絳這句話說得有點喜氣洋洋的氣氛,令人想起“拜年就有壓歲錢”之類。這與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完全不合拍,只好當(dāng)成一句反話來讀:不僅表現(xiàn)出作者身處其境的哭笑不得的無奈心情,也隱含了她對待那時環(huán)境的解構(gòu)態(tài)度。平平八個字,平靜中有抗議,調(diào)侃中有悲哀,很有韻味。有時明凈到有些冷,但由于滲入詼諧幽默,便平添幾分靈動之氣。因而使靜穆嚴肅的語言自有生機,安靜而不古板,活潑而不浮動,靜中有動,動還是靜。沉靜詼諧中有沉著老到、雍容優(yōu)雅的氣派,鋒芒內(nèi)斂后的不動聲色,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節(jié)選自《人在邊緣──楊絳創(chuàng)作論》,《文學(xué)評論》1995年第 5期)



    【楊絳語錄】

    1.我今年一百歲,已經(jīng)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

    2.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于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么良言貢獻給現(xiàn)代婚姻。只是在物質(zhì)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jié)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dāng)戶對及其他,并不重要。

    3.年輕時曾和費孝通討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時間跑,地球在轉(zhuǎn),即使同樣的地點也沒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現(xiàn)在我也這樣,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葉子的變化,聽鳥的啼鳴,都不一樣,new experience and new feeling in everyday.

    4.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5.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6.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7.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yōu)橄硎?,是精神對于物質(zhì)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xué)。

    8.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9.懶惰也是天生的,勤奮需自己努力,一放松就懶了。

   10.靈性良心人人都有。經(jīng)常憑靈性良心來克制自己,就是修養(yǎng)。

   11.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帶些缺點,更富有人情味吧。

   12.丑人照鏡子,總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美。

   13.我認為命運最不講理。

   14.我們看到的命運是毫無道理的,專開玩笑,慣愛捉弄人,慣愛搗亂。

   15.人類并不靠天神教導(dǎo),人的本性里有靈性良心。在靈性良心的指引下,人人都有高于物質(zhì)的要求。

   16.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但是人能學(xué),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于人的本身。

   17.我們從憂患中學(xué)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18.修身——鍛煉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19.靈魂的美惡,不體現(xiàn)在肉體上。

   20.名聲,活著也許對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21.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

   22.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權(quán)位,就沒有余暇顧及其他。

   23.這個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爐,燒煉出一批又一批品質(zhì)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zhì)也不相同的靈魂。

   24.一個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謊言說過三次就自己也信以為真的。

   25.默存和我住在清華的時候養(yǎng)一只貓,皮毛不如大白,智力遠在大白之上。那是我親戚從城里抱來的一只小郎貓,才滿月,剛斷奶。它媽媽是白色長毛的純波斯種,這兒子卻是黑白雜色:背上三個黑圓,一條黑尾巴,四只黑爪子,臉上有勻勻的兩個黑半圓,像時髦人戴的大黑眼鏡,大得遮去半個臉,不過它連耳朵也是黑的。它是圓臉,灰藍眼珠,眼神之美不輸大白。它忽被人抱出城來,一聲聲直叫喚。我不忍,把小貓抱在懷里一整天,所以它和我最親。

   26.我時常聽人吹牛,豪言壯語,使我自慚渺小。我也想吹吹?!白晕覀ゴ蟆币环?,可是吹來卻“鬼如鼠”.因為只是沒發(fā)酵的死面,沒一點空氣。

   27.胡小姐覺得他攥著兩拳頭一文不花,活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聽說他屢遭女人白眼,想必有緣故。不過,作為一個丈夫呢,這也不失為美德。他好比儉嗇的管家婆,決不揮霍浪費。反正她早就提出條件,結(jié)了婚,財政權(quán)歸她。余楠一口答應(yīng)。在他,財政權(quán)不過是管理權(quán)而已,所有權(quán)還是他的,連胡小姐本人也是他的。

   28.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解說命理

    楊絳大概是相信有命理的,在她的新書《走到人生邊上》中說:命如果“沒有理,怎么算呢?精通命理的能推算得很準”。她回憶小時候碰到過一個算命的瞎子,拿她剛剛?cè)ナ赖牡艿艿摹鞍俗帧苯o他算,瞎子掐手一算,搖頭說:“好不了,天克地沖”。又拿她姐姐的已經(jīng)夭折的孩子的“八字”讓他算,瞎子掐手一算,勃然大怒說:“你們家怎么回事,拿人家尋開心的嗎?這個孩子有命無數(shù),早死了”!雖然楊絳和錢鐘書楊先生說自己“無意學(xué)算命”,但也偶爾聽到一些“皮毛之學(xué)”,并在書中略做了介紹。

    楊絳與錢先生結(jié)婚后出國,錢先生的父親拿了一份錢先生的命書交給她,開頭說:“父豬母鼠,妻小一歲,命中注定”。楊絳確實比錢先生小一歲。但最后說:“六旬又八載,一去料不返”。批語:“夕陽西下數(shù)已終”??箲?zhàn)時錢先生有個學(xué)生,曾用十石好米拜名師學(xué)“鐵板算命”,后來也給錢先生算過,算出來的結(jié)果和那份命書上相仿,只是命更短?!拔母铩敝绣X先生曾大病一場,據(jù)那位算命的學(xué)生說,錢先生那年可能喪命。但錢先生最后享年八十八歲,足足比命書上算的多了二十年“不知那位'鐵板算命’的又怎么解釋”。

    “鐵板算命”,以前上海人稱為“鐵算盤”,原名“皇極數(shù)”,也稱“太極數(shù)”、“先天數(shù)”等,相傳是宋代邵雍(康節(jié))發(fā)明的。清代俞樾在《春在堂隨筆》中有介紹:算命先生坐一室中,兩位仆人站在一旁伺候,桌上放著一塊硯、一支筆、一把算盤,旁邊一個長幾上堆滿書??腿税炎约旱纳桨俗指嬖V他,算命先生就在算盤上推算,珠走如飛,瑯瑯有聲,也不知道是在加減還是乘除,算好后告訴仆人,幾千幾百幾十幾,仆人就到長幾上翻出一本書給他。算命先生問客人一個問題,如兄弟排行第幾,如果不對的話,再重算。大約一事相符,則其余皆合。以往的事情歷歷如繪,不差分毫。但推算將來,則“茫如捕風(fēng)”。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好題精選】實用類文本閱讀之楊絳篇
中國最后一位被稱作先生的女性——楊絳
楊絳之“至”|文化|楊絳
楊絳先生走了,105歲的她再不能“圍著生命之火取暖”
精選散文閱讀: 重讀《我們仨》
楊絳:105歲一生,做鐘書最賢的妻,做自己最才的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