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哲理】
善厚天賜福,德高地養(yǎng)人
劃好做人做事的底線
“底線”這個詞人們并不陌生。例如,道德所不能突破的底線,法律所不允許觸碰的底線,等等。盡管其形態(tài)和標準各不相同,但它的共性在于,都是主體自身利益、情感、道義、法律所設定的不可跨越的臨界線,一旦越線,性質即變。
底線是成長和發(fā)展的底座。改革開放近30年來,隨著思想的解放、利益的多元,不同群體有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也是國家活力的表現(xiàn)。但價值多元不是價值扭曲,更不是價值淪落。如果沒有是非標準,沒有言行底線,這種迷失方向的狂奔,就會成為法律和道德雙重失重的沉淪,突破底線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違法亂紀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會出現(xiàn)。
有底線先得劃準底線。對普通公民來說,法律法規(guī)就是底線。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底線則是黨規(guī)黨紀。為官從政,必須劃牢為民的底線,強化宗旨意識,不忘公仆使命,惟此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必須劃牢清廉的底線,常思貪之害,方能以“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的自警自省,拒腐蝕,永不沾;必須劃牢公正的底線,公心為人,公道辦事,方能“行通衢大道者不迷,心至公無私者不惑”,為黨和人民做出更大成績。
劃好底線更要守住底線。守住底線,重在心存敬畏。心有敬畏,行有依歸;心無敬畏,堤必潰決。敬畏法律、黨紀,才會“思”出乎理智、“做”有所顧忌、“行”不忘法紀。有底線才會有底氣。試想,如果觸碰了底線,吃了不該吃的,拿了不該拿的,住了不該住的,就會被“圍獵”,被“請君入甕”,結果只能是被人牽著鼻子走,談何做人挺起腰桿,做事硬起手腕!
政治底線用忠誠來守衛(wèi),思想底線用信念來守衛(wèi),道德底線用修善來守衛(wèi)……劃好守住了底線,才能完善小我,成就大我。
每一個人,都是自我生命的藝術家,可以彩繪自己的人生世界;每一個人,都是自我生命的工程師,可以塑造自我的美好形象。
冷靜是智慧的門戶;
勤勞是成功的種籽;
感恩是幸福的泉源;
懺悔是改過的妙方。
謙卑在人前,所向盡通;
傲慢在人前,寸步難行。
行為,可以看出做事能力;
言談,可以察知品德修養(yǎng)。
不懷恨,不怨尤,就會少煩少惱;
不計較,不比較,必然多助多緣。
忙,像一把鋒利的慧劍,能斷妄想的葛藤;
忙,是點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為神奇。
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
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
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
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勇者創(chuàng)造命運;
弱者依賴命運;
仁者靜觀命運;
智者改變命運。
待人厚道是美德,令眾人敬愛;
待人刻薄是缺德,令眾人厭惡。
為人處事,要能如水。
遇岸水轉,遇石水轉;
無論遇到誰,我轉。
柔和的音聲,令人心生歡喜;
正義的音聲,使人蕩氣回腸;
慈悲的音聲,讓人終生難忘;
贊美的音聲,給人如沐春風。
幸運,總是垂青于勇敢的人;
福報,總是降臨于厚道的人。
一忍,可以擋百勇;
一靜,可以制百動;
一勤,可以成百業(yè);
一心,可以做百事;
一善,可以消百惡;
一念,可以超百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