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背影》
蘭色
你常常在十字路口的北面
悶悶不樂地靠在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地方
注視那些匆匆遠去的路人的背影
他們匆匆遠去的背影
在斜陽下多么富麗堂皇
每個人都顯得溫柔高尚
在這樣的時候
誰還會相信世界上有丑惡的東西
以往的經(jīng)歷似乎只是來自一出假想中的悲劇
人生就象這街頭的暮色
美好得讓人真想痛哭一場
回到家你總是含著淚水對我說
只有中國人的背影顯得那樣蒼老
中國人,唉,中國人的背影
難道中國人只有背影
他們總是匆匆地離去
從不把頭回過來
即使深夜,也有很多沉重的背影在你面前閃過
前段時間,偶爾翻一本英文版中國當代詩歌選,突然看到蘭色的《中國人的背影》。愣了好一會。二十年前,讀北京大學(xué)五四文學(xué)社老木編的那本《新詩潮詩集》中,“蘭色”以不多的幾首詩讓我印象深刻,尤其這首《中國人的背影》,在我看來是以孤篇閃耀,不遜詩集中其他任何詩人。
《中國人的背影》以質(zhì)樸的文字和情感勝出,有一種直接打擊人心的力量。細細讀來,每一行每一段并沒有特別的東西,用字用詞甚至還顯得有些笨拙。但整體看來,其深厚、濃郁的情感如凝縮蘊蓄多年的老酒,散發(fā)出強烈雋永的酒香,直撲人鼻。整首詩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深沉的激情。其釋放出的強大的沖擊力,直到現(xiàn)在還不曾減弱,非常深遠。仍然讓人讀了熱淚盈眶。
所以我有時侯想,其實有時情感積蓄到一定的時候,非要噴涌而出時,技巧、方法甚至都變得無足輕重了,不重要了,這股誰也擋不住的情感自然而然涌出,自己會去尋找到自己的語言、通道,它自己就產(chǎn)生出一種特別的結(jié)構(gòu)、形式,它就是詩本身,不管你承不承認,喜不喜歡,也不管你以何種框框來套它、解剖它、刁難它,說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符合這個那個,都沒有用,都不過是玩些雕蟲小技。它就是詩歌本身。那些理論、術(shù)語是沒辦法分析它的。所以有大詩人由衷感慨:無形式是最高的形式。在我看來,《中國人的背影》當?shù)闷疬@樣的評價。我甚至武斷地認為,每一個中國人讀到這首詩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感觸,不,是感動。
所以我經(jīng)常懷疑那些能把一首詩分析得一清二楚的理論。
我特別掛念的是不知蘭色現(xiàn)在何處。他徹底失蹤,只給人們留下一個富麗堂皇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