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自我的心理管理 做好心理準備(管理學中的心理學)
自我的心理管理 做好心理準備(管理學中的心理學)
 
所謂心理管理即是人通過對自己心理的調(diào)節(jié),力圖保持某種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自我的心理管理從始至終起著一種內(nèi)部調(diào)控的作用。自我管理是人類對自身的管理,是一個人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過程。作為管理者,進行管理活動是工作的重點,這其中除了對員工的管理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管理者還要進行自我的心理管理。也就是說,管理者應該從自己的心理上進行準備和提高,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管理的水平,把管理工作做好。

心理準備就是在進行某項行為之前所做的心理管理,就是將自己的心理機能提高到和行為相適應的高度上來,以便行為的順利實施。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活動之前,首先應該從心理上對所要進行的管理行為做必要的心理準備,在自己的心里有一個預期和提前量,這樣才能在管理的過程中將管理行為和管理思想真正貫徹到位。

做個無私的管理者

作為管理者,自身的素質(zhì)和表現(xiàn)是很重要的,因為員工會將你的行為在潛意識里形成自己的行為標準。而一個管理者首先應該在思想上將所有員工裝在自己心里,用一桿秤去衡量所有員工的表現(xiàn)。這就要求作為管理者應該是一個無私的人,一個會將所有員工平等對待的人。這是管理者必須要做的心理準備和思想培養(yǎng)。

一個管理者不可能離開自己的員工而獨立存在。也就是說,在管理者完成自我的心理管理過程之后,他需要將自己的這個心理能力運用到具體的管理工作中去。比如,他要考慮如何把所有員工的心力集中到一起,調(diào)動和發(fā)揮每一個員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共同協(xié)力完成共同的目標。因此,管理者要從心理上認識到其工作的重點應該在員工身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尤其是對于中層管理者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他們比那些高層管理者更多地接觸到員工。既然是與員工接觸,管理者必須首先做到心底無私,在自己的心里將員工放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管理者的心既不能偏左,也不能靠右。如果一個管理者不能真正從心理上完成這樣的自我管理,那么他就很難要求自己的員工,甚至引起他們心理上的反感。因此,管理者必須首先做到“心底無私”,才能贏得“天地寬”。

在工作中,往往為了工作的需要,管理者要拋開自己的心理偏向,比如手下得力員工的調(diào)動,就是一件讓每個管理者頭疼的事情。因為,本身得力下級就是管理者自己很器重和欣賞的,是從心理上得到認可的,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工作方法自己都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在長期的共同工作中,相互已經(jīng)建立了心理默契和愉快的工作關系,甚至私下的交情也不錯?,F(xiàn)在要被突然從你的團隊中調(diào)走,的確令人苦惱。但是為了工作的整體需要,那么此時就需要你首先從公司的人事部署、經(jīng)營策略和本部門的工作方針考慮,明確自己的工作需要;再仔細分析下級的工作能力、性質(zhì)、耐力和其他的潛質(zhì);然后,就是你運用自己心理管理能力的時候了,你就應該做出自己的選擇,決定取舍。當然,你還必須和你的下級講清楚,說服他們改變自己的心理趨向,這需要誠懇的態(tài)度和心理上的溝通。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以上的心理準備,那么你就可以開門見山地去說:“這是出于整個公司和工作的考慮,盡管你一直工作很努力,工作成績也很好,但你對本部門工作的熟悉正是你的優(yōu)勢,何況從整體上和將來的發(fā)展考慮,在別的部門更能發(fā)揮你的能力?!边@雖然總是讓人感到難堪,但你要知道,在公事上你應該是對公司負責,而不是對某個下級負責。這自然也與你的心理偏向和個人感情無關,你私下里可以耐心地向他做出更詳細的解釋,就不至于因此而影響相互的關系。

我們常說“公事公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心底無私才是你贏得員工認可和尊重的前提。這尤其在你解雇自己得力和喜歡的員工時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當然要做到公事公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放棄自己已經(jīng)形成的心理認同,進行自我的心理調(diào)試和管理,不讓你的心理判斷影響思想的理性判斷。這可能很難,但你必須這么去做,因為,心理判斷往往應該服從思想的理性判斷。但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做到,甚至公私不分,那你的下級也會效仿,從而導致公司秩序混亂。不僅如此,員工也會因此對上級產(chǎn)生不信任,并產(chǎn)生反抗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富有正義感的員工,總會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那公司的情況就會更糟糕。

由此可見,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做到賞罰分明,在內(nèi)心不能摻雜任何私人感情。當然,從賞罰的角度來說,人們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一般人都喜歡獎賞而害怕懲罰,但賞罰分明可以讓員工士氣大增,更容易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這同樣也是管理者進行自我心理管理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

我們都熟知“孔明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歷來都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可以說是賞罰分明的一個典范事例??催^《三國演義》的人都很熟知那段歷史,當時,街亭是魏蜀兩軍的必爭之地。蜀將馬謖熟讀兵書,深得諸葛亮的賞識,諸葛亮在心理上已經(jīng)建立了對馬謖的高度認同。當馬謖自己力爭為先鋒去鎮(zhèn)守街亭時,諸葛亮明白事關重大,讓他立下了軍令狀,還任命大將王平做他的助手。但是由于馬謖并沒有完全理解諸葛亮的戰(zhàn)略意圖,加上他自己剛愎自用,不理王平等人的勸阻,棄城不守,舍水上山,犯了兵家大忌。結(jié)果,魏軍將蜀軍團團圍住,切斷其水和糧草的來源。蜀軍大亂,在魏軍強大的攻勢下不可避免地潰敗了,街亭戰(zhàn)略要地失守。結(jié)果導致諸葛亮整個戰(zhàn)略難以實施,喪失最佳的戰(zhàn)略時機,一出岐山宣告失敗。諸葛亮退回漢中之后,嚴厲追究馬謖街亭失守的責任,最后以軍法論處。

我們都能看到諸葛亮心里的難受和激烈的內(nèi)心斗爭,以及他有多么的不忍心,但諸葛亮更明白,如果不按軍法從事,他將失去手下大將的人心,興復漢室的理想就徹底成了一句空話。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會有深刻的印象,諸葛亮猶豫,在中軍帳反復思量,是有愛惜人才的因素,但他內(nèi)心深知,這是必須要下的決心。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諸葛亮完成了一次意義重大的心理救贖。他的內(nèi)心斗爭,也是原有的心理機制與自我心理管理能力的一次較量,這個較量的結(jié)果就是對自我心理管理的最好詮釋。

諸葛亮賞罰分明的做法贏得了手下大將的擁護和誠服,也更加強了自己的威性。

一個聰明的管理者,或者說一個懂得自我心理管理的管理者,知道什么時候可以使用個人感情,更知道什么時候必須使用自我心理管理的能力來做出有利于事情向好的方向發(fā)展的心理取舍,那就是一碗水端平。

把握化敵為友的技巧

職場有時像戰(zhàn)場,難免會碰到一些“敵人”。但是職場又不能完全像戰(zhàn)場,每個人都得有團隊的概念,才能夠成就事業(yè)。所以在職場上,作為管理者,當你在工作上非常需要某個人的協(xié)助,而這個人又跟你有某種程度的不合時,你該怎么做?逃避和放棄,是最笨的方法,這么做只會顯示你的懦弱和無能。要化敵為友的確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最有用的辦法就是先把握你的“敵人”的心理,分析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有針對地接觸“敵人”的武裝,達到心理溝通和認可的目的,真正做到化敵為友。

當別人抓住你的錯誤大加指責時,你在惱怒之前,不妨先平復自己的心態(tài),認為他是對你的關心。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和解決問題,要比無休止的爭論對錯強得多。如果你能挖掘?qū)Ψ骄渚鋷Т痰脑捓镫[藏的積極因素,那么就會大大消除出現(xiàn)敵對場面的可能性,從而減弱攻擊的心態(tài)。接著,你要有直面問題的心態(tài),努力找出合理的辦法解決它??梢韵确治鲈颍约合认胂?,是不是做了哪些事、說過哪些話讓對方看不順眼。如果不明就里地去找對方興師問罪,只會更加激起對方的“反感”心理,讓對方看你更不順眼,激化矛盾。

抱著解決問題的心態(tài)去向?qū)Ψ絾柷宄?。你可以問他:“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是否可以告訴我是什么問題?!比绻麑Ψ绞裁丛捯膊辉敢庹f,那說明對方對你的敵意較深,那你干脆直截了當?shù)馗鷮Ψ秸f:“我知道你對我似乎有些不滿,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把話說清楚?!睂嵲诓恍?,可以向?qū)Ψ桨l(fā)出委婉的警告。如果對方不肯承認他曾經(jīng)跟別人說過不利于你的話,你也不必戳破他,因為對方已經(jīng)從心理上感到了自己的言語和態(tài)度的不當之處,這時你只要跟他說:“我想可能是我誤會了。不過,如果以后你有任何問題,希望你能直接告訴我?!蹦愕哪康闹皇亲寣Ψ街溃耗憬^對不會坐視不管。這時你的心理優(yōu)勢已經(jīng)確立,你就可以向?qū)Ψ桨l(fā)出化解矛盾的信號。因為,當對方成為你的“敵人”后,他會產(chǎn)生躲避的心理,會盡量避免在同一個場合碰面,但是否你在心里更加注意對方呢?因為要知道他的行蹤以便避開,要知道他有沒有在背后說你是非。所以,如果你想化解仇怨,不妨先發(fā)出點信號,找尋和對方碰面的機會,溫和地注視他,看看他的反映,是尷尬?靦腆?躲避對視?還是怒目而視?只要不是最后一條,那就有戲。

如果你覺得這樣直接向?qū)Ψ绞竞脧男睦砩线€難以接受的話,那你可以借助第三者。也許你很突然向?qū)Ψ绞竞?,會讓對方懷疑你的居心。不妨借和其他同事聊天的機會說她幾句好話,或向知道你倆關系的人傾吐反悔之意,相信總能傳到對方耳朵里。只要對方接收到你的信息,他肯定會產(chǎn)生相應的心理反應。正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有“再見還是朋友”的心理愿望,對方也肯定有,畢竟“人之初,性本善”,愛一個人比恨一個人舒服。所以你所做的一切,對方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說不定也甜在心里呢!如果是這樣,你的“化敵”計劃就大獲成功了!

事實上,很多時候你和別人的關系搞僵,并不是涉及到什么原則性的問題,而更多的則是平常的一點一滴小事不注意造成的。所以,這就要求你首先培養(yǎng)這樣的心理機制――小題大做,也就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把小事重視起來。

比如對方出于炫耀心理抨擊你,那你即使是一個很溫和的人,也肯定會感到在心理上被傷害,你心理本能的反應就是還擊,想辦法贏回心理的平衡和優(yōu)勢,自然就和對方產(chǎn)生了對立情緒。其實,原本可能就是對方順口一說,根本就沒往心里去。而你如果不能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心理,用寬容的心來對待這件事,可能就會將事情的僵局在未出現(xiàn)之前就扼殺掉。但相反,只能是把關系搞僵。不如本著低調(diào)的心理,這樣既會平息沖突,也會讓他在體察到你低調(diào)的同時有所歉疚收斂。讓人三分不為懦,愿意承認對方的長處,將為你贏得一個朋友。

許多時候,矛盾的產(chǎn)生是你說了不該說的話。比如,如果同事能將自己的隱私告訴你,說明他對你有足夠的信任,但要是他從別人嘴中聽到了自己的私密,不要說,她肯定在心里認定是你出賣了她,也肯定會在心里不止千遍地罵你。因此,用你的誠心換別人的信任,加強你們之間的友情,那么,你們的友誼會促進相互思想認識的統(tǒng)一。不隨意泄露個人隱私是鞏固職場友情的基本要求,如果這一點做不好,不僅沒有哪個同事敢跟你推心置腹,更會將曾經(jīng)的朋友變成仇人。

大凡成功的人士都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氣度。作為一個企業(yè)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中,凡事具有包容別人的胸襟,絕不能逞一時心理之快。只有這樣,才能使各種人才齊聚你的麾下,將你的思想順利貫徹下去。我們一般會對自己賞識和喜歡的人格外寬容,但對和自己頂撞的人有著心理本能的抵觸和反感,甚至產(chǎn)生成見,這是很危險的。只要是對方本著對工作負責的心情和你發(fā)生沖突,那你就應該區(qū)別對待,你的寬容和大度會很快化解對方的怨氣,使他們更加受到感動而加倍努力工作。

因此,作為一個管理者,不僅對于自己的忠誠者要包容,就是對于和自己有不同嗜好、主義或主張的敵對者,也要有包容的心。你會發(fā)現(xiàn),包容是化解一切不快的最好良藥。

今天的職場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發(fā)現(xiàn)別人要把你拉下馬,一定要勇于面對問題和挑戰(zhàn),但不要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否則情況會更加糟糕。目前已不是可以獨享功勞的時代,與別人分一杯羹,獲得雙贏的局面,才是現(xiàn)代職場人要學習的主要問題。

善用反對自己的人

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能以大局為重,甚至對個人的暫時損失也不計較,這是豁達大度的表現(xiàn)。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人類要開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學會寬容?!叭松钤谑郎希还芏嗝锤挥?,多么有權(quán)勢,總有不順心之事。當人內(nèi)心矛質(zhì)沖突或情緒危機難以解除時,機體內(nèi)分泌功能就易失調(diào),造成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減少等,還常伴有頭暈、多夢失眠、倦怠無力、心緒煩亂等癥狀。這些心理與生理異常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身在職場,難免會和人產(chǎn)生矛盾,發(fā)生糾紛,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這個看似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解決不好,就可能給工作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作為管理者,可能最常碰到的就是來自上級或者下屬的反對意見。這其實并不是壞事,相反還是好事。

想想看,首先對方之所以向你提出反對意見,就證明你的想法有不妥當之處,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那這部正是你需要提高的地方嗎?另外,從對方的角度和心理來分析,對方之所以能提出反對意見,證明對方用心研究了你的提案,這也正是對方對你的重視。所以,你應該放寬的是自己的心態(tài),平衡的是自己的心理。你不應該一聽到反對意見就從心理上產(chǎn)生抵觸情緒,相反,應該靜下心來耐心聽聽對方的意見,相信對你幫助一定不少。

因此,作為一個管理者,不光要聽得進去反對意見,還要善于使用反對意見的人。

在1968年的美國大選中,基辛格是作為尼克松對手的智囊人物出現(xiàn)的。尼克松在吹捧自己的“老板”的同時,自然避免不了大肆攻擊對手尼克松,他甚至在電臺呼吁:“在所有候選人中,尼克松當總統(tǒng)最危險。”還挖苦說:“建議尼克松去做副總統(tǒng)候選人,因為他當副總統(tǒng)的經(jīng)驗很豐富。”總之,基辛格把尼克松算是罵絕了。但是,恰恰尼克松獲得了大選的勝利,當選美國第37屆總統(tǒng)。

盡管基辛格攻擊尼克松,但尼克松捐棄前嫌,力邀基辛格加入自己的幕僚班子。在他上任后,曾兩次親自約見基辛格,甚至會談中忘記了午餐。通過交談,基辛格改變了對尼克松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對其委以重任?;粮窈髞砘貞浾f:“在對外政策上,尼克松比1956年以來的所有總統(tǒng)候選人都好?!被粮駥δ峥怂傻膶捄甏罅亢蛯捄駸o私心懷好感,同時認為他識人的眼力的確高人一籌。

這一消息傳開,各界紛紛贊賞尼克松的大度和氣量。他的這一舉措,也使得新政府一開局就贏得了喝彩,很好地提高了白宮的聲譽。尼克松起用基辛格,正是看中了基辛格的才能,同時也利用了媒體的作用,改變了人們對政府的心理偏見,為新政府贏得了良好的開局。

作為管理者,應該不斷地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使自己具有平易近人、心胸寬廣、寬厚容人、虛懷若谷、與人為善的高風亮節(jié)。這樣的管理者不僅能夠?qū)Ρ活I導者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影響,有助于在組織內(nèi)部形成強大的凝聚力量,使人感到親切溫暖,心情舒暢地忘我工作。同時,對于領導班子群體形象具有示范作用。實踐證明,主要領導者的開闊胸懷是凝聚整個班子的“粘合劑”,只有在領導班子內(nèi)部創(chuàng)造和諧的民主氣氛,領導班子成員之間才能開誠布公、推心置腹、互不設防地討論和研究問題。

善于使用那些與自己意見相左甚至內(nèi)心里反對自己的人,是《三國演義》識人用人的出奇之處。諸如孔明之用魏延,曹操之用司馬懿,從而把唯才是舉的思想推向完美無缺的境地。

氣量也是一種力量。氣量是一個人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內(nèi)在力量。擁有大氣量者可成大事,小肚雞腸難成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劉邦善用部下之長,才使自己奪得天下;項羽雖武功蓋世,卻因“自矜功伐,奮其私智”,專橫跋扈,結(jié)果自刎烏江。因此,作為管理者要有博大的胸襟,要有氣量、有肚量,能容事、能容人、能容話,不計自己對他人之恩,不計他人對自己之怨。

作為管理者不但要善于團結(jié)志同道合的人,而且要善于團結(jié)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特別是反對自己的人。要受得住委屈,經(jīng)得起“誤會”,對相互間的糾葛和矛盾要善于淡化,善于遺忘,切不可以牙還牙,以怨報怨,要時刻以事業(yè)為重,以大局為重,有“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雅量。要有容人納賢的肚量,敢于用那些比自己強的人,能容人之長、容人之功,更要善于容人之短、略人小過。就像劉邦所說的:論運籌帷幄,我不如張良;論帶兵打仗,我不如韓信;論籌劃糧草,我不如蕭何。但張良、韓信、蕭何皆能為我所用。這正說明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只有眼界開闊,胸懷開闊,才能團結(jié)各方面的人才一到干大事,成大業(yè)。別人才會對你更加欽佩敬重,才能夠產(chǎn)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寬容是一種不需投資、保持心理健康的“維生素”。一個管理者只有保持心理的健康,才能更理智和長遠地看待事業(yè)和人生,也才能營造更大的成就。

不怕否定自己

拿破侖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句話被許多胸懷大志的人用來自勉。但通往塔尖的天梯太狹窄,并不是每一個胸有點墨的人都能順利到達,所以,如何學會適時低頭,懂得及時規(guī)避,蓄勢待發(fā),使自己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從而運用耐心和智慧成為最后的贏家。記得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問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么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于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br>
沒錯,這個道理對普通員工適用,對管理者來說同樣適用。作為管理者來說,由于自己的職業(yè)地位相較于普通員工來說,已經(jīng)算是有所成就的了,而正是這一點讓他們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管理者必須時刻有低頭的心理準備,簡單地說,就是在工作中要不斷地否定自己才能更進一步。

不斷否定自己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心理認可和自信,也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心理過程。一個人只有對自己形成正確的認識,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能夠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獨立地做出判斷和從事行動。他才能夠不怕否定、批評和指責,有自己內(nèi)在的標準。他才能夠不尋求贊許,不為了得到贊許而喪失自我。他才能夠不停留在現(xiàn)在的安全感里,敢于展現(xiàn)勇氣去追求自我實現(xiàn)。

這種不斷否定自己展現(xiàn)出來的自信并不是某種固定的外在形式,而是一種內(nèi)在的質(zhì)量。只有那些懼怕失敗與否定、沒有自己的人生優(yōu)勢的人,才會是真正的自卑,才是對自己心理能力的一種徹底否定。如果你不否定自己,不否定自己的所謂內(nèi)向,接納自己,提高自己不怕失敗、不怕否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漸漸地你就會真正自信起來。

切瑞雖然懷揣著MBA的證書,但她還是接受現(xiàn)有的這個低層的公關職位,因為她需要一個熟悉和適應的過程。但工作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樣輕松有趣。上級身兼數(shù)職,所以平時工作繁忙,經(jīng)常出差,案頭的工作和資料堆積如山,這自然成為切瑞的事情。因為對工作的情況并不熟悉,每天的整理和安排都讓她忙得暈頭轉(zhuǎn)向。上級是個大忙人,對下級要求很高,布置工作從來都是提綱挈領,需要下級對工作有相當?shù)氖煜こ潭群臀蛐?。所以,剛開始工作的一段時間,切瑞有種強烈的緊迫感,并且常常會有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手的感受。

同事間的競爭一刻也沒有停止。切瑞想,與其和她們較勁,還不如自己動手。每項工作她都盡力拿出最好的設計方案。然后又不斷地否定自己,以期做得更好、更出色。逐漸地,切瑞在這個過程中建立更強的自信心。也在不斷的否定中逐漸看到自己的潛力,并將這種潛力逐漸開發(fā)了出來。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于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br>
沒錯,這個道理對普通員工適用,對管理者來說同樣適用。作為管理者來說,由于自己的職業(yè)地位相較于普通員工來說,已經(jīng)算是有所成就的了,而正是這一點讓他們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管理者必須時刻有低頭的心理準備,簡單地說,就是在工作中要不斷地否定自己才能更進一步。

不斷否定自己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心理認可和自信,也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心理過程。一個人只有對自己形成正確的認識,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能夠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獨立地做出判斷和從事行動。他才能夠不怕否定、批評和指責,有自己內(nèi)在的標準。他才能夠不尋求贊許,不為了得到贊許而喪失自我。他才能夠不停留在現(xiàn)在的安全感里,敢于展現(xiàn)勇氣去追求自我實現(xiàn)。

這種不斷否定自己展現(xiàn)出來的自信并不是某種固定的外在形式,而是一種內(nèi)在的質(zhì)量。只有那些懼怕失敗與否定、沒有自己的人生優(yōu)勢的人,才會是真正的自卑,才是對自己心理能力的一種徹底否定。如果你不否定自己,不否定自己的所謂內(nèi)向,接納自己,提高自己不怕失敗、不怕否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漸漸地你就會真正自信起來。

切瑞雖然懷揣著MBA的證書,但她還是接受現(xiàn)有的這個低層的公關職位,因為她需要一個熟悉和適應的過程。但工作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樣輕松有趣。上級身兼數(shù)職,所以平時工作繁忙,經(jīng)常出差,案頭的工作和資料堆積如山,這自然成為切瑞的事情。因為對工作的情況并不熟悉,每天的整理和安排都讓她忙得暈頭轉(zhuǎn)向。上級是個大忙人,對下級要求很高,布置工作從來都是提綱挈領,需要下級對工作有相當?shù)氖煜こ潭群臀蛐?。所以,剛開始工作的一段時間,切瑞有種強烈的緊迫感,并且常常會有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手的感受。

同事間的競爭一刻也沒有停止。切瑞想,與其和她們較勁,還不如自己動手。每項工作她都盡力拿出最好的設計方案。然后又不斷地否定自己,以期做得更好、更出色。逐漸地,切瑞在這個過程中建立更強的自信心。也在不斷的否定中逐漸看到自己的潛力,并將這種潛力逐漸開發(fā)了出來。

不斷否定自己其實更是一種自我的“心理暗示”,一種不斷告訴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從心理學角度講,就是個人通過不斷否定最佳的方式,對自身施加影響的心理過程。這種自我暗示,常常會于不知不覺之中對自己的意志、生理狀態(tài)產(chǎn)生影響。比如對于病人來說,積極的自我暗示,會使人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從而有益于病情的穩(wěn)定和癥狀的消除。而消極的自我暗示,會破壞和干擾人的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以致體內(nèi)各種器官功能紊亂,抗病力降低。同樣的,不斷否定自己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會讓一個人增強心理能力,更勇敢和自信地面對更大的挑戰(zhàn)。

人們很容易有抱殘守缺的心理,這就是一種不自信的消極心理。因為他們害怕自己不能做出更好的成就來,那還不如先守住現(xiàn)在的成果。一個有遠見的管理者明白,今天的一塊錢就是明天的十塊錢,而投入賺來的十塊錢,就可能得到一百塊、一千塊錢。相反,如果害怕把十塊錢投入進去,沒信心賺回更多的錢,那他只能永遠守著自己的十塊錢,而羨慕別人賺到的一百塊、一千塊錢。只有不斷地否定自己,才能激勵自己向更高的目標去努力。

不斷否定自己就是不斷看輕以前的自己,贏得更滿意的另一個自己。年長的人總是忘不了給那些躊躇滿志的年輕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輕些??摧p自己是一種智慧,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經(jīng)營。詩人魯藜說,還是把自己當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珍珠,就會有被埋沒的痛苦。曾任美國總統(tǒng)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年輕氣盛的他,挺胸抬頭邁著大步,進門撞在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記住低頭,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資質(zhì)、能力如何,在社會而言,你無疑是渺小的,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tài),就得把自己看輕些,把奮斗的目標看重些。富蘭克林從中領悟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最后終于完成了一番偉業(yè)。

如果在一個團隊里,老把自己當作主角,別人不僅不會接受,反而會嘲笑你,現(xiàn)實會讓你感到格格不入。只有看輕自己并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汲取教訓、加強自身內(nèi)心修煉、提高自己的心理能力,才會在各種挫折面前心安理得,并奮發(fā)向上。

看輕自我,其實是一種力量的尋找;看輕自己是一種智慧,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經(jīng)營。人都是在失敗中不斷否定自己,然后認清自己,既而再次樹立自信的。

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一個職場中人很重要的職業(yè)操守,尤其是對于那些管理者來說顯得更加重要。因為,作為管理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有很多條件和機會接觸到公司和上級的秘密,如果不能保持保守秘密的操守和心理素質(zhì),那就很容易給企業(yè)帶來巨大的損失,也會給上級和自己的聲譽帶來負面的影響,直接影響到自己的事業(yè)前途。

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在就任總統(tǒng)前,曾在海軍中任要職。他的一位朋友想打探有關潛艇基地的計劃,這自然是一個機密。羅斯福煞有介事地向四周看了看,小聲問:“你能保密嗎?”

對方以為情報即可到手,馬上說:“當然能?!?br>
沒想到羅斯福也說了一句:“那么,我也能?!?br>
《大長今》中有鄭尚宮娘娘訓導眾小宮女的一個情節(jié)。在鄭尚宮所說的重要戒律中,有一條就是要“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長今在成長過程中,始終堅持有一種保守秘密的心理機能,因此得到了鄭尚宮、皇上和皇后對她的敬重和信任。

保守秘密,是身為職業(yè)人的基本行為準則和心理機能,是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機密關系到企業(yè)的成敗,關系到上級的聲譽與威望。身為職業(yè)人一定要牢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道理,對保密事宜做到守口如瓶。保守秘密,是身為職業(yè)人取信上級的重要一環(huán)。

這就要求首先從心理上建立一個屏障,將知道的秘密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如果你思想松懈、心理屏障倒塌、說話隨便,說了不該說的話,有意或無意地造成泄密,那么,輕則會使上級的工作處于被動,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重則會給企業(yè)造成極大的傷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這是下級對上級的一種極不負責的態(tài)度,勢必會使上級在各個方面處于不利。這樣的事,即使發(fā)生一次,也會使上級難堪,對你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作為泄密者的你也會從心理上失去對企業(yè)的忠誠感覺和思想。所以,事關工作機密,管理者一定要處處以企業(yè)利益為重,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慎之又慎。

1990年9月,美國國防部長切尼宣布解除空軍參謀長杜根將軍的職務,原因是杜根將軍向記者公開發(fā)表了美國同伊拉克的作戰(zhàn)計劃,透露了美國的“具體作戰(zhàn)方案”,泄露了有關美國空軍的規(guī)模和布防的機密。

在誘惑頗多的今天,人很容易出于心理誘惑的驅(qū)動,背叛自己的忠誠而出賣別人或公司,而能夠守護忠誠的就顯得更加可貴。

克里丹?斯特是美國一家電子公司很出名的工程師。這家電子公司規(guī)模不大,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時刻面臨著來自規(guī)模較大的比利孚電子公司的壓力,處境很艱難。

有一天,比利孚電子公司的技術(shù)部經(jīng)理邀斯特共進晚餐。在飯桌上,這位部門經(jīng)理對斯特說:“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產(chǎn)品的數(shù)據(jù)資料給我,我會給你很好的回報,怎么樣?”

一向溫和的斯特一下子就憤怒了:“不要再說了!雖然我的公司效益不好,處境艱難,但我決不會出賣我的良心做這種見不得人的事。我不會答應你的任何要求。”

“好,好,好,”這位經(jīng)理不但沒生氣,反而頗為欣賞地拍拍斯特的肩膀,“這事兒當我沒說過。來,干杯!”

不久,斯特所在的公司因經(jīng)營不善破產(chǎn)了。斯特失業(yè)了,一時又很難找到工作,只好在家里等待機會。沒過幾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電子公司總裁的電話,說想見他一面。

斯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對手”找他什么事。他疑惑地來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比利孚公司總裁熱情地接待了他,并且拿出一張非常正規(guī)的大紅聘書―請斯特做技術(shù)部經(jīng)理。

斯特驚呆了,喃喃地問:“你為什么這樣相信我?”

總裁哈哈一笑,說:“原來的部門經(jīng)理退休了,他向我說起了那件事并特別推薦你。小伙子,你的技術(shù)水平是出了名的,你的正直更讓我佩服,你是值得我信任的人!”

斯特這才明白過來。后來,他憑著自己的技術(shù)、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誠信,成為了一流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

保守秘密是一種職責,更是內(nèi)心的一桿標尺和對忠誠的心理認同。一個人只有具備了這樣的高度心理認同,才能不被心理誘惑所左右和驅(qū)使,而作出違背心理尺度的事情來。

秘密好比俘虜,放走秘密,只有嚴懲看守。你對下級說“這件事千萬不要對別人說……”時就已變成了一個該受處罰的看守了。上層的決策也許對你來說壓在心里不好受,但是如果你透露給了下級,下級反而就失去了對你的信任。因為秘密必須由知道秘密的人自己嚴守。

保持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種心理互動活動。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為什么我們不少管理者,在得到了金錢、地位、名譽之后,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幸福。他們整天口口聲聲說老板不理解他們,同事不理解他們,下屬不理解他們,客戶不理解他們,就連父母、妻子、孩子也不理解他們?這其實就是一個心態(tài)的問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身邊的人和物,你會突然感到原來世界如此美好。

感恩是一種利人利己的內(nèi)心責任。很多時候我們對自然、社會、公司、股東、老板、同事、下屬、客戶等等,甚至父母妻兒的付出漠然置之,認為那是自己應該得到的,是天經(jīng)地義的。其實,并非如此。中外歷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成在“振臂一呼,應者云集”,敗在“離心離德,孤家寡人”。所以,感恩其實就是一種利人利己的內(nèi)心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對親人的責任,對他人的責任,對公司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因為只有銘恩于心,才會有恒久的責任。

做人要保持一顆感恩的心,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應該是這樣的。如對我們的父母要心存感恩,這是由于他們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更健康地成長,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理想;對師長心存感恩,因為他們給了我們許多教誨,讓我們拋卻愚昧,懂得思考,在工作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對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為他們讓我們在這塵世間不再孤單,讓我們知道有人可以和我們血脈相連;對朋友心存感恩,因為他們給了我們友愛,讓我們在孤寂無助時傾訴、依賴,看到希望和陽光。心存感恩,一句非常簡單的語言充滿了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瑣碎的小事在很短的時間里變得無比親切起來。

一個工作單位,其實就是一個大家庭。也許每一個人都了解并知道,大家都是這里的一員,我們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生活,努力地營造一個美好的未來。雖然平凡,但我們有自己的光芒,不妄自菲薄,也不驕傲虛浮,要在自己的位置上發(fā)揮光和熱。正是有了這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我們的事業(yè)才變得如此璀璨與輝煌。

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種健康心態(tài),是一種良知,是一種動力。

一位普通的郵差因其平凡但持之以恒的送給人們快樂的工作,而獲得了日本政府頒發(fā)的國家級獎項――終身成就獎。

終身成就獎在通常的情況下,只授給各界名流、社會精英,授給一個普通的郵差卻是破天荒的事。然而,真正的快樂是金錢無法買到的。授予他終身成就獎,皆因他在清苦的工作中,把快樂傳遞給了人們。

他每天一大早出門,用自行車馱著報刊和郵件,穿梭于大街小巷。在現(xiàn)代社會的日本,很少有人以此為終身職業(yè),因為這差事辛苦且收入微薄。但是,他一干就是25年,且不打算放棄。人們這樣評價他說:“凡是接受過他服務的居民都很喜歡他,因為他每天都很快樂,居民從他手中拿到信件的時候,也收到了一分快樂?!?br>
每一個人都應該像這位郵差一樣,始終抱著感恩的心,把快樂送給每一個人。作為管理者,你有信賴的上級對你委以重任,有團結(jié)的部屬為了工作不遺余力,有合作愉快的客戶和合作伙伴,有那么對真心為你的成就喝彩的人……你的感恩的心,會像郵差一樣將快樂送給身邊的每一個人,你也一樣會贏得周圍人的尊敬和信賴。

國際著名科學家斯蒂芬?霍金說過這樣的話:“我的手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對人生懷有一種感恩心理,這是值得追求的一種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

我們認可這種追求,但是,對于給我們造成形形色色不幸,帶來災難痛苦的逆境,包括我們的對手和敵人,也要懷有感恩心理?;艚鹩盟某晒Ω嬖V我們:逆境讓我們學會了刻苦、忍耐、淡泊和寬容,僅從這種負面的角度看問題,將會使我們永遠生活在心靈的陰影之中。換一個角度,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逆境和敵人原來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感恩,會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就像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活時時懷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進取的信念。

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有了感恩的心情,我們即使遭受挫折,感覺到我們受到某些不公正的待遇,碰到一些無法逾越的障礙,也不會怨恨失望,更不會自暴自棄。同時我們只有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放開自己的胸懷去寬容待人。

作為管理者除了感恩自己的家人,還要感恩自己的老板、同事和下屬,讓感恩這種心理動力成為工作的積極推動者。

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謙虛是一種美德,這一點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一個管理者如果擁有這樣的優(yōu)良品格,必然能做出非凡的成就,也更能贏得上級和部屬的喜歡和擁戴。管理者雖然身居高位,但要知道,這并不能說明你就在任何方面都比別人強,比你的下級強。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管是誰,都有別人值得學習和借鑒的長處和優(yōu)點。因此,你的謙虛是你拉近和下級距離的最好武器。

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里,成為了這個所里學歷最高的一個人。有一天他到單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

“聽說他倆也就是本科生學歷,有啥好聊的呢?”這么想著,他只是朝兩人微微點了點頭。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如飛似地跑到對面上廁所去了。

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八巷h?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 ?br>
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剛才沒去打招呼,現(xiàn)在又不好意思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了幾步,也邁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面上廁所了。

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過了一會,博士生也內(nèi)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墻,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么辦?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后,于是也起身往水里跨,心想:“我就不信這本科生學歷的人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

只聽“撲咚”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兩位所長趕緊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么要下水,他反問道:“為什么你們可以走過去呢?而就掉水里了呢?”

兩位所長相視一笑,其中一位說:“這池塘里有兩排木樁子,由于這兩天下雨漲水,樁子正好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不了解情況,怎么也不問一聲呢?”

任何人都不喜歡驕傲自大的人,這種人在與他人合作中也不會被大家認可。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在某個方面比其他人強,但你更應該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強項上,只有這樣,你才能看到自己的膚淺和無知。因為團隊中的任何一位成員,都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所以你必須保持足夠的謙虛。謙虛會讓你看到自己的短處,這種壓力會促使你在團隊中不斷地進步。

其實,人和人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就像一句諺語中說的那樣:“光滑的瓷器來自泥土,一旦破碎就歸于泥土?!痹俑叩膶W歷也只代表過去,而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有經(jīng)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而你作為一個團隊的帶頭人,更是要首先具備這個優(yōu)良的品德。

老子曾經(jīng)告誡世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這句話是說,一個人不自我表現(xiàn),反而顯得與眾不同;一個不自以為是的人,會超出眾人;一個不自夸的人會贏得成功;一個不自負的人會不斷進步。相反地,老子告誡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字伐著無功,自夸者不長。”

的確,作為管理者的你謙虛時顯得他高大;你樸實和氣,上級和下級就愿與你相處,認為你親可靠;你恭敬順從,上級的指揮欲得到滿足,認為與你配合很默很合得來;你愚笨,同事就愿意幫助你,這種心理狀態(tài)對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態(tài)出現(xiàn),處處高于對方,咄咄逼人,對方心里會感到緊張,做事就沒把握了,而且容易產(chǎn)生一種逆反心理,使交往和工作難以繼續(xù)。

謙虛可以使你永遠把自己置于學習的地位,并有助于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但是,謙虛決不是通常意義的客套與虛偽,也不是遇到工作時的退縮與推委,更不是所謂的韜光養(yǎng)晦,深藏不露。如果公司需要你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并且你也有這樣的能力,你必須知難而進,當仁不讓,決不能把謙虛作為推卸責任的借口。

機敏圓通,游刃有余

一提到“機敏圓通”,人們馬上就會聯(lián)想到淺薄輕佻、賣弄小聰明、耍嘴皮子、請客送禮和善于投人所好等。不可否認,“機敏圓通”的確有以上所說的一面,但是,更重要的是看他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抱著一種怎樣的心理狀態(tài)來這么做的,必須要區(qū)別對待。比如,作為一個管理者這么做,如果是從工作的角度出發(fā)的,那首先他的心理動機就是無可指責的;其次,他這么做既可以很好地領略上級的意圖,把握工作的方向,又可以更好地團結(jié)下級,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那就是可取的。

職場競爭的異常激烈,使得職業(yè)人要想在職場中游刃有余,僅靠自己的個人形象的好壞以及個人工作成績的優(yōu)劣,是完全不夠的!在注重個人內(nèi)外兼修的同時,還應該善于經(jīng)營人際關系,注意為人的口碑,確保自己可以在與同事交往中能夠游刃有余??梢栽囍鴱囊韵聨讉€方面入手:

融入同事的愛好之中。接受、了解同事們的一些感興和愛好,從中尋找共同話題,通過交流盡快融入團體之中,這對增進工作友誼有很大的幫助。

不隨意泄露個人隱私。要是同事能將自己的隱私信息告訴你,那只能說明同事對你是足夠的信任。要是同時在別人嘴中聽到了自己的私密被公開后曝光,他肯定認為是被你出賣了。那么你們的關系也就破裂了,也許還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困擾。因此,不隨意泄露個人隱私鞏固職業(yè)友情的基本要求,如果這一點做不好,恐怕沒有哪個同事敢和你推心置腹。

閑聊應保持距離。在辦公之余,大家相互在一起閑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有些人多半是為了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知識面廣,其實也不過是皮毛而已。如果遇到打破砂窩問到底提問,對方馬上就會露餡了。這樣會讓喜歡神“侃”的同事難堪;相信以后再閑聊的時候,同事們都會有意無意地避開你的。因此,在閑聊時,不求事事明白,適可而止,這樣同事們才會樂意接納你。

遠離搬弄是非。流言是職場中的“軟刀子”,搬弄是非,會讓單位上的其他同事對你產(chǎn)生一種避之惟恐不及的感覺。要是到了這種地步,相信你在這個單位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因為到那時已經(jīng)沒有同事把你當回事了。

低調(diào)處理內(nèi)部糾紛。在工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小矛盾或者某個下級的錯誤,處理時要注意方法,要理性處理摩擦事件,不要表現(xiàn)出盛氣凌人的樣子。就算你有理,就算你是上級,如果理不饒人的話,他們也會對你產(chǎn)生敬而遠之,以后也會時刻提防你的,這樣你會失去同事和下級的支持。此外,他還會懷恨在心,你又會多一“敵人”。

切忌隨意伸手借錢。不到萬不得已,不隨意向同事借錢,更不要向下級借錢。如果借了錢,一定要記得及時歸還。不要因為個人經(jīng)濟方面的疏忽,使同事和下級對你喪失信任感,從而疏遠你。

牢騷怨言要遠離嘴邊。不少人總是怒氣沖天、牢騷滿腹,總是逢人就大倒苦水,這樣做會讓同事和下級感到既然你對目前工作如此不滿,為何不跳槽,去另尋高就呢?也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情緒。

得意之時莫張揚。得意之時,不要張揚,以免招致一些人的嫉妒,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當失意的時候,不能在公開場合訴說對上級的不滿,甚至還牽扯到其他同事和下級,這樣,不但會招致上級的厭煩,也會引起下級的怨憤。

照顧好上級的同時,討好同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討好上級很重要,討好同事也很重要,顧上不顧下,會引起同事的排斥、反彈,不利于工作的順利進行;顧下不顧上會引起上級的不滿,以致影響加薪、升職。

機敏圓滑是善于人際交往的代名詞,雖然人們對它懷有敵意,但那是一種偏見。如果你真能做到這一點,那么你將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駕馭個人情緒,做脾氣的主人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盡管可能誰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并不是誰都能在遇到不順的時候很好地化解問題,許多人更是把發(fā)脾氣當成發(fā)泄。而恰恰是這一點使他錯失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還會給人留下一個浮躁、懦弱的不好印象。想想看,作為一個管理者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是盡快想辦法解決問題,彌補損失,而是大光其火,追究下級的責任,甚至將下級罵個狗血噴頭,那他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給上級留下推卸責任的印象,給下級留下無能的印象。因此,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作為一個管理者樹立形象的必需。一個“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管理者,更會贏得他人的信賴。

曾經(jīng)擔任過美國作戰(zhàn)部長的斯坦頓,早年做過林肯的戰(zhàn)地機要秘書,一天,他氣乎乎地告訴林肯,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

林肯聽了也很生氣,于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nèi)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他甚至說:“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彼固诡D馬上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拿給林肯看,林肯看后高聲叫好。但是當斯坦頓把信收好時,林肯問他干什么去,他回答說:“寄出去呀?!绷挚洗舐曊f:“千萬不要胡鬧,這信不能寄,快把它扔到爐子里。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這么處理。你寫這封信時,已經(jīng)解氣了,現(xiàn)在感覺好多了吧,那就把扔掉,再寫第二封吧。”

林肯是一個自我約束力很強的人,當他知道別人的批評是真誠的并且有道理時,就會心悅誠服地接受。

他手下的米德將軍就曾因為拖拖拉拉不服從他的命令而貽誤了戰(zhàn)機,錯失了一舉殲滅敵對方李將軍的大好機會,林肯知道后,氣得渾身發(fā)抖,對自己的兒子羅伯特喊到:“上帝呀!這是什么意思?他們已經(jīng)在我們的手邊了,只要一伸手,他們就成我們的了;可是我的言語和行動就沒能使我的部隊動一動,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任何一位將軍也能把李將軍打敗。如果我去那里,我將親手給他一個耳光!”

就是在這樣的情緒支配下,林肯給米德寫的信仍保持著高度的克制:“我親愛的將軍,我相信你并不了解李將軍逃跑所造成的后果將是多么的嚴重。他已經(jīng)落到了我們手里,如果殲滅他,就會立即結(jié)束戰(zhàn)爭,可是這樣一來,戰(zhàn)爭將無限期地拖延下去,你當時怎么會在南岸那么做呢?要說你現(xiàn)在還能再做出更多的成就,那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我現(xiàn)在也根本沒這個指望。你的黃金時間一去不復返了,而我也因此感到無比遺憾?!本瓦@樣一封信,林肯寫好后卻一直夾在他的文件夾里,直到去世后才被人們發(fā)現(xiàn)。

如果說林肯發(fā)出這封信,那他心情是痛快了,然而既然良機已經(jīng)錯失,對米德的責備只能使米德為自己極力辯解,減弱他作為一個指揮官所該發(fā)揮的作用,或許還會迫使他辭職也未可知。

要想控制別人,就要先控制好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人總會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在造成自己困擾的時候,首先要在心理上建立克制的意識,把不滿的情緒用積極的思考來轉(zhuǎn)移,反擊回去或發(fā)泄給別人都有失管理者的領導風度,林肯這種解氣的方法堪稱一絕。

用微笑去面對陌生環(huán)境

誰也不會在一個環(huán)境里呆一輩子,必然會面對不熟悉的陌生環(huán)境,那么顯然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勇敢地去面對。對于一個管理者來說,由于工作的需要,要跟很多陌生的客戶和環(huán)境打交道,職責所在,必須要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那么如何調(diào)整和處理自己面對陌生環(huán)境的心理狀態(tài),就是至關重要的。人們常說“微笑是最美的表情”,和陌生人交往,微笑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最好武器。更重要的是,要用一種微笑的心境來面對一切陌生,可以更大程度上減小對陌生的恐懼感,讓自己以一種自信平和的心態(tài)來處理問題。

我們經(jīng)??吹?,人們在工作中難免會接觸到或置身于陌生的環(huán)境中,他們會習慣性地板起一張面孔,保護著原本虛弱的尊嚴,以免受到來自外界的侵犯和傷害。結(jié)果,陌生的環(huán)境照例還是陌生的,他所擔心的“危險”仍然潛伏在他的周圍。這樣,不是反倒把自己搞得很累、很乏嗎?如果我們換一副表情,嘗試著用微笑面對,會不會好些呢?

當你面對陌生的工作崗位、陌生的下級,如果你把自己偽裝起來,給對方一張嚴肅的面孔,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你在工作中的障礙會越來越多,很多工作甚至根本就無法展開,你的下級也對你有了天然的抵觸,你交代的工作他們不是馬上去完成,而是先靜觀其變。你和下級、上級之間就像有一道無形的墻隔著,互相之間有了提防,那就人為給團隊的團結(jié)加入了分解劑,而不是黏合劑。但如果你展現(xiàn)的是一張微笑的臉,無形中給人一種親近的感覺。你的微笑也會化解他們的抵觸情緒,他們也愿意試著了解你,彼此的感情就會有增進的機會和可能。這才是團結(jié)的黏合劑,工作也會因此變得順利起來,你的身旁增加的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學會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微笑,還是一種自尊、自愛、自信的表現(xiàn)。微笑是人類面孔上最動人的一種表情,是社會生活中美好而無聲的語言,她來源于心地的善良、寬容和無私,表現(xiàn)的是一種坦蕩和大度。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是失敗者的堅強;微笑是人際關系的粘合劑,也是化敵為友的一劑良方。微笑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愛心和誠心的一種禮贊。

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學會微笑,你就學會了怎樣在陌生人之間架一座友誼之橋,也掌握了一把開啟陌生人心扉的金鑰匙。

讓我們學會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微笑吧!首先是一種心理的放松和坦然。對待陌生人,我們該多一些真誠和友善。我們根本用不著為那些人偽裝,因為我們都只是擦肩而過的人生過客。你的冷面、他的冷面、所有人的冷面,構(gòu)成了陌生的人際環(huán)境,制約著心靈的溝通和交流。而我們學會了微笑,你的笑臉、他的笑臉、所有人的笑臉盡管依舊“陌生”,依舊要擦肩而過,但我們的內(nèi)心卻再不會疲憊和緊張,我們的心里也變得輕松而愉快。人與人之間雖無言但很默契,我們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感到的不再是陌生與冰冷,而是融洽和溫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瞬間抓住人心的66個關鍵
不要埋怨別人不服從管理,厚愛一層才是管理的前提
與同級相處
會發(fā)火邏輯:帶出狼性團隊(17)
[充電來這里]工作者必學技巧(十七)學會挨罵 兔樂無限
管理中的心理學--對下屬的心理管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