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組織診斷神器「六個盒子」如何高效使用?看這篇就夠了
userphoto

2022.12.18 陜西

關注

距離2022年結束還剩1/3,不少企業(yè)在進行年底沖刺大戰(zhàn)的同時,緊鑼密鼓地籌備2023年的戰(zhàn)略會。往往就是在這種戰(zhàn)略布局和軍隊打仗同時進行的過程中,大家會猛然發(fā)現(xiàn),原本自以為運轉良好的企業(yè),似乎這里有問題、那里也有問題。

當問題暴露出來后,很多管里者或HR們們會陷入一個誤區(qū):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

比如有一年,因為察覺到B2B業(yè)務團隊的士氣不高,當時阿里的HR想組織一場運動會,活躍氣氛、鼓舞士氣。

但經過調研發(fā)現(xiàn),士氣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貸危機導致外貿導向型的B2B業(yè)務整體下滑,又加上隔壁的淘寶B2C業(yè)務蒸蒸日上,讓B2B業(yè)務內部彌漫著將要失去“主導地位”的緊張感和頹廢感。

舉辦運動會治標不治本,把發(fā)力點用在幫助B2B業(yè)務尋找新的業(yè)務增長點上才是杠桿解。如果當時堅持搞運動會,不但HR作為組織者不輕松,團隊也會因為身心俱疲而不滿,最終變成好心辦壞事。

所以,問題出現(xiàn)后的正確做法,不是馬上動手解決,而是從癥狀入手,找到病癥的根源。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到一個工具:六個盒子。就像醫(yī)生治病要先給你體檢,我們在解決組織問題之前,也需要做一次組織診斷。

本文整理匯總自茅廬學堂過往文章

六個盒子的價值

無論是作為管理者還是HR,當你想進行組織診斷時大多遇到以下難點:

1// 感知不夠:

很難將業(yè)務和人合起來看,了解組織不夠全面,缺乏大的格局,就是單元和其他單元的關系不知道怎么確定,只會在一個小單元里面看。

2// 能量不足:

診斷靠直覺,沒有體系可復制性,延續(xù)性也不夠,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跟業(yè)務老大對話沒有自信,缺少信服力。

3// 效果難以衡量:

從診斷到、干預到效果回顧沒有閉環(huán),落地效果的反饋是不夠的。在診斷的時候,缺乏較為準確能夠達成共識的工具。

“六個盒子”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組織評估模型,堪稱管理人員最常使用的組織評估模型之一。其由美國組織動力學教授韋斯伯德在1976年基于組織發(fā)展的經驗和實踐總結提煉而成,因為實操方法淺顯易懂而為人所熟知。

具體來說,六個盒子對應組織的六個維度。首先它將“領導力”作為組織改善的起點;其次以“領導力”為中心塔來監(jiān)測另外的五個盒子,包括使命和目標、結構和組織、關系和流程、激勵、幫助機制。六個盒子中每個盒子都很重要,組織診斷就是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中欠缺、不匹配的地方。

“六個盒子”是一個組織整體性的框架,它具備可復制可延續(xù)的特性;同時讓你從不同的視角切入,看清楚問題的本質所在;并提供一系列的診斷表,讓效果可衡量。它同時解決了以上“感知不夠”、“能力不足”、“效果難以衡量”的三大難點。

2010年,時任支付寶CPO常揚,將六個盒子引入阿里巴巴,并在2014年推廣到整個集團。

自此,六個盒子在阿里得到廣泛應用,甚至還有一句專門的話:“不管業(yè)務怎么變,六個盒子跑一遍”。阿里這么推崇六個盒子,主要是因為它能夠為組織中的問題診斷提供全方位的視角。

說到這了,那六個盒子中的具體每一個維度到底包含哪些內容?我們又該如何使用這項工具呢?

咱們來一一聊聊。文章有點長,建議先收藏~

“六個盒子”怎么用?

01 盒子一:使命和目標

使命與目標是組織的起點。沒有這兩者,就沒有組織。

衡量“使命和目標”之盒的標準:

1.明確性:

我們的使命/目標是確定的嗎?

2.一致性:

我們組織中每個人都支持這個使命/目標嗎?

3.驅動性:

每個人都對使命/目標感到興奮嗎?

所以,在這個盒子,我們要回答的核心問題是:我們的客戶是誰?這是使命,也是目標的前提。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所有的組織都必須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很多組織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都未必清晰。

之前我們曾拜訪一家手機企業(yè)客戶,當問到這個問題時,在場的所有人異口同聲回答,客戶是所有人。

唉,這就是不清晰的體現(xiàn)呀。如果客戶是所有人,就等于沒有客戶呀。那定的目標,也不是好目標。

此前阿里新成立的事業(yè)部,經過了兩個月的探討發(fā)現(xiàn)目標依然不夠清晰,大家也如熱鍋上的螞蟻。這時HR小伙伴就發(fā)揮了搭場子助業(yè)務的能力:就使命和目標做了一個工作坊:我們的客戶是誰?客戶需求什么?我們能創(chuàng)造價值是什么?基于SWOT分析,去明確使命和目標。

這個工作坊讓大家在一張圖上一起去看使命和目標,再達成共識,去共同看見。后面再往下走的時候,之前兩個月亂糟糟的情況就沒有了。

當有了使命之后,定目標就成為了關鍵。什么是好的目標?怎么制定好的目標?這部分就不過多贅述了,有興趣的你可以點擊茅廬學堂的這篇文章:

團隊管理基本功:制定一個好目標

作者:施耀華 2022-08-23 首發(fā)

一個組織,只有當目標清晰、一致了,前進的方向才不會跑偏;只有目標使我們興奮了,我們才會為了這個目標激發(fā)出我們的潛能。

使命與目標是組織診斷的焦點所在,只有明確了目標,我們的診斷才能保持正確的方向。

02 盒子二:組織和結構

這個盒子的關鍵就是判斷我們現(xiàn)在的組織方式和組織效能,是否可以支持業(yè)務的成功。

一般我們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組織結構:

1.按照職能劃分。比如我們按照產品、設計、研發(fā)、測試等方式劃分部門,就是典型的職能式組織。

在這個類型的組織下,我們可以去優(yōu)化、提升組織內的效率,并給予團隊成員在專業(yè)深度上的成長空間。但最大的問題是,如果在分工和流程中有模糊的地方,部門之間的協(xié)作效率會不好。

2.按照業(yè)務線劃分。很多追求速度的公司會選擇這種組織結構,也就是在一條業(yè)務線中,我們把所有的職能都配齊,只要給我結果就好。

這種模式的優(yōu)缺點也很明顯,優(yōu)點是容易拿結果,但內部資源肯定要留出冗余,并且業(yè)務線的專業(yè)人員也不像第一種可以在專業(yè)通道深耕細作。

3.前后臺,或者叫中臺。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模式,從模式上看,小前臺與大中臺配合,可以兼顧靈活度與專業(yè)度,但在現(xiàn)實中,我們始終要關注中臺能力與業(yè)務成熟度的問題,如果前中臺能力不匹配,那么兩邊都會比較痛苦。

在“組織和結構”這個盒子中,除了結構本身存在的優(yōu)缺點外,我們首先要圍繞盒子一的目標來評估,組織是否清晰、分工是否無重疊遺漏,否則就會出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其次我們要評估人員之間的能力和數(shù)量是否夠用。

衡量“組織和結構”之盒的標準:

1.我們的內部結構(組織架構與組織過程)能夠支撐使命/目標的達成嗎?

2.每個人的職責是不是清晰和明確的,職責分工是怎么樣的?有沒有重疊的部分?

舉個例子,當趕集和58還沒有合并的時候,兩個團隊PK得水深火熱。趕集銷售運營部當時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當年營收做到58整體營收的3/4,此前約為1/3。

從組織結構上來看,58有直銷團隊、KA團隊和渠道團隊。其中直銷團隊有近5000人。而趕集銷售運營部以直銷和KA團隊為主,整體的員工只有800多人。

如果完全對標58,趕集肯定是打不贏這場仗。

怎么辦?

當時進行了一個組織結構的調整。

趕集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直銷團隊正面PK,剩下的城市我們用渠道團隊來跟他進行對抗,因為道團隊和員工其實可以幾何級的增長。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我們的人力成本,也可以快速實現(xiàn)我們的業(yè)務目標。

組織目標定了以后,就要考慮用什么樣的組織結構去支撐。盤了一圈發(fā)現(xiàn),才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快速的把渠道團隊搭建起來的核心人才,最好還要有渠道資源。所以就把原來阿里鐵軍的一個分公司總經理挖到趕集來帶直銷團隊。這樣的組織結構支持,很大程度幫助當年趕集營收目標的達成。

03 盒子三:關系和流程

盒子三的關鍵在于流程是否順暢,只有順暢的流程,才能讓大家的能力順利導出到目標上。

阿里內部經常做“流程穿越”,當發(fā)現(xiàn)流程有問題時,每個部門抽調一兩個人去探討組織流程。特別是產品發(fā)生變化后,客戶有很多投訴,重新梳理業(yè)務流程就變得十分重要。此時一定不是先調架構,而是先把業(yè)務流程梳理清楚。

和平常的業(yè)務流程不同的是,在六個盒子中,流程其實是業(yè)務的價值鏈,它必須從獲取客戶需求的節(jié)點開始,到團隊的產品或者服務交付出來結束,把中間的內部所有節(jié)點和產出寫出來,其中包括需求、研發(fā)、生產、市場、銷售、客服等環(huán)節(jié)。

當這些環(huán)節(jié)清楚之后,我們就可以評估每一個節(jié)點的重要性,以及當下內外部協(xié)作的順暢程度。以此判斷是否需要調整組織,增減相應的職能或者能力。

所以,這個解決的問題,其實是誰應該和誰在一起做什么。

衡量“關系和流程”之盒的標準:

1.他們基于工作需要的相互依賴是怎樣的?

2.他們的關系質量如何?

3.我們會用怎么樣的方式管理沖突?

梳理流程會有點難,但更大的問題在于,當我們判斷某些關鍵節(jié)點,內外部協(xié)作不順的時候,該怎么辦?

有些伙伴會認為是流程設計不合理,有些伙伴會歸結為兩個負責人之間的關系不好,不管怎樣,其實本質都是流程設計問題。

所以當我們看到很糟的表象時,我們通常都會去仔細分析流程設計是不是有沖突、不明確的地方。

盒子一、二、三其實是在描述業(yè)務如何運作,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盒子四五六則是關注團隊,看的是怎樣對個人進行激勵,如何支持和幫助大家,如何做領導與管理的。

04 盒子四:激勵

回報指的是你應該得到的東西,而激勵指的是額外得到的部分。

在盒子四里面關注更多的是激勵,激勵包括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都是為了激發(fā)員工正向的行為。

一個完整的激勵體系,會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進行激勵。針對不同的群體,我們要知道他們關注的點是什么,從而拿出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

因此在盒子四的時候,我們要關注激勵是否激發(fā)了正向的行為,并且能否持續(xù)的激發(fā)正向行為。

衡量“激勵”之盒的標準:

1.是否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激勵?

2.組織正式的獎勵激勵和成員期望的獎懲之間的相同和差異之處?

這里分享一個發(fā)獎金的案例。

有一家很知名的公司,年初老板沒有說年底發(fā)不發(fā)獎金,發(fā)多少,但是到了年底一看業(yè)務做的很不錯,超出預期,于是每人發(fā)6個月的獎金。

另一家也很知名的公司,老板年初就講,目標完成100%,發(fā)三個月,超出20%發(fā)四個月,50%以上發(fā)五個月,年底做到了50%,大家開開心心的拿了5個月的獎金。

問題來了,你覺得哪種方式更能夠激勵到人?從數(shù)量上看六個月更多,但是從直覺上是不是五個月這種方式更能引導人?

因為事前有沒有說明,直接影響到這個激勵是否能產生導向性。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錢發(fā)獎金的時候是不是就不做激勵了?

很多HR伙伴都要常年和財務做斗爭,要更大的薪酬包出來,但是我們其實有更多選擇。

激勵手段我們會分成幾類:物質的、非物質的,比如獎金和表揚 ;正向與負向的,比如晉升和開除;短期和長期的,比如月度獎金和期權激勵;臨時和體系化的,比如隨口表揚和績效體系……

只有把我們的思路打開,全面思考這個問題,才能在發(fā)錢之外,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激勵方式。關于激勵的方法,大家可點擊這篇文章了解:

關鍵人才的薪酬策略,該怎么制定?

作者:蔣靖 2017-09-07首發(fā)

05 盒子五:幫助機制

盒子五是幫助機制,關鍵點在于我們如何能很好的對組織成員賦能。它關注的是我們能否幫助到人以及業(yè)務,我們已經搭建好的賦能體系是否在真正的發(fā)揮作用。

所謂幫助機制,其實就是公司的所有制度,如預算、人員編制、審批流程、OA平臺等。

你要審視這兩個盒子的狀態(tài)是否良好,我們需要考慮,哪些機制或機制的哪些方面有助于成員完成組織目標?哪些機制起到了反作用?這些機制是怎么被破壞的?是否所有工作都需要激勵?組織正式的獎懲跟成員期待的獎懲之間有何不同?

衡量“幫助機制”之盒的標準:

1.哪些機制或機制的哪些方面幫助成員完成組織目標?

2.哪些機制或機制的哪些方面哪些起了反作用?這些機制是怎么破壞的?

具體講就是我們在前面四個盒子的診斷中,會發(fā)覺我們這里有問題、那里也有問題,從目標到結構、從流程到激勵,很多地方都會有不足有欠缺。

我們目標一致性有問題,那我們有沒有目標同步、傳遞的方式;我們人員能力不足,我們有沒有培訓帶教的機制?我們協(xié)同不好,有沒有項目管理和信息互通的工具;我們激勵不給力,有沒有團建活動軟性的來提升大家的興奮度。

盒子五就是一個大容器,任何提升我們能力、改善問題的都放在這個盒子中。

同時,我們要對已有的這些機制和方法進行評估,這個方法是真的幫到了我們,還是幫了倒忙?比如寫周報是好事,周報太復雜每次寫一天就不對了。在盒子五中 “有什么?” 和“有效么?”同樣重要。

06 盒子六:領導

盒子六“領導”是組織改善中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想要做出改變,一定是從管理者的變化開始的。

任何一個組織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而管理者就是要讓這個不完美的組織持續(xù)穩(wěn)健的向前走的關鍵。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盒子指的不是一個人,而是領導團隊。他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調整六個盒子,使團隊的成員相互協(xié)調,發(fā)現(xiàn)組織中的問題,從而進行調節(jié),以更好的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

當業(yè)務部分和團隊部分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完整的組織,這個組織在特定的邊界之下,為外部提供產品和服務。

衡量“幫助機制”之盒的標準:

1.業(yè)務團隊的領導團隊是怎么樣的?

2.核心的領導在做什么?他們關注了什么,忽略了什么?

3.領導之間有什么樣的互動?

4.領導在平衡其他五個盒子方面都做了什么?

當然,管理者是可以有自己的個性的,但管理行為要適應業(yè)務和團隊需要,不適合的要“刻意”調整。管理者如果自身有欠缺,需要刻意練習或者安排支持角色來擔當。

使用“六個盒子”的注意事項

以上就是六個盒子的原理和衡量標準。但是我們到底該怎么用好六個盒子呢?

在實際工作中,六個盒子有很多適用場景,以下幾種會比較典型:

1.如果你是企業(yè)人力資源和組織發(fā)展的從業(yè)者,六個盒子是你與業(yè)務Leader溝通和賦能業(yè)務的工具,去診斷業(yè)務和團隊的目標是否清晰、有效、一致,實施的時候是否順暢。當你進入到一個新業(yè)務的時候,它也可以用做摸底業(yè)務情況。

2.作為企業(yè)家或業(yè)務Leader,六個盒子可以幫助你有效的將人和業(yè)務結合起來,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業(yè)務變革之前,你也可以對團隊進行診斷,為變革管理提供支持。

3.作為外部的專家,可以通過六個盒子對組織進行診斷,從而看出這個組織處于一種什么狀態(tài)。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使用這項工具,這里還幾點注意事項,在實操的過程中需要關注:

1// 業(yè)務線分開診斷

運用六個盒子對不同的業(yè)務團隊進行診斷,要分開進行。

2// 先理清使命和目標再診斷

在所有的六個盒子里,使命和目標是最重要的前提,如果沒有這個前提,談其他的盒子的意義就不大。

3// 看現(xiàn)在,而非看未來

六個盒子是針對現(xiàn)實的診斷,在這里我們先不管對未來有怎樣的設想,而應該盯死現(xiàn)實,找到真相。一旦共同看見問題,很多時候解決方案就呼之欲出了??辞逭嫦啾日业浇鉀Q方案更重要。

4// 績效融入各個盒子中

六個盒子中績效在什么地方?績效是在每個盒子里都有的,使命和目標的落地,就會有要做戰(zhàn)略解碼,要做組織績效,在關系和流程中就會有績效管理的流程。包括在幫助機制里,要做績效的支持。作為一個管理和領導者,要去把績效管理做好。反映出六個盒子診斷之后怎樣做出干預。

5// 遵循診斷順序

“六個盒子”的順序是不能打亂的。也就是說,我們在診斷一個組織時,一定要從目標和使命開始切入。

6// 六個盒子不可遺漏

在診斷的時候,“六個盒子”要輪流診斷一遍,不能只看一部分?!傲鶄€盒子”是相互關聯(lián)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會影響其他環(huán)節(jié),所以單維度是看不清問題的本質的。

最后

無論是一把手,還是管理者,抑或是HR,當你發(fā)現(xiàn)企業(yè)存在問題時,你完全可以運用“六個盒子”,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組織的狀況。

這里的關鍵是提問技巧。要想了解員工的真實想法,我們要問一些不讓員工為難的問題。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問,可以參考下面這些問題:

盒子一:使命與目標

?我們團隊的目標是什么?

?為什么是這個目標?

?這個目標是如何確定的?

?目標中最核心的指標是什么?為什么?

盒子二:組織與結構

?你們是怎么開周會和月會的?

?團隊里的信息是如何共享的?

?當出現(xiàn)問題時,是如何解決的?

?我們的組織結構如何?

?我們的組織能夠支持我們當前的業(yè)務嗎?

?這樣的結構在什么時候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出現(xiàn)過哪些問題?

盒子三:關系與流程

?我們的客戶和利益相關方是誰?

?客戶對我們的流程滿意嗎?出現(xiàn)過什么問題?

?基于此,我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我們團隊重要的合作關系(內部、外部)有哪些?這些? 合作關系現(xiàn)狀如何?請以1~10分打分。

盒子四:激勵與回報

?你認為你會因為做了什么而被獎勵或懲罰,或是因為沒? 做什么而被獎勵或懲罰?

?我們的獎勵與目標的關系是怎樣的?

?是否有其他激勵員工的工作是我們沒有做的?

?你對管理者的感受如何?

盒子五:幫助與支持

?哪些機制被用來監(jiān)督工作?效果如何?

?預算與風險控制起作用了嗎?

?對于一些未曾預料到的事件,不管大小,它們是如何被處理的?

盒子六:領導與管理

?我們的業(yè)務領導組成一個團隊了嗎?

?面向五個盒子,我們做得如何?

?我們習慣關注什么?習慣忽略什么?

看到這里你會發(fā)現(xiàn),六個盒子囊括了一個組織發(fā)展的各個方面,當你據此逐一對照、分析你的組織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相互關聯(lián),互為因果。

對于HR來說,把六個盒子轉變成業(yè)務的語言,讓所有的業(yè)務的老大能夠聽懂,這個是非常關鍵的,用六個盒子來建立你跟業(yè)務之間溝通的共同語言。上三板,使命愿景和價值觀,下三板,組織,人才和KPI中形成一個共同的語言,讓業(yè)務能夠聽懂你講的話,達成一個共同的框架。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下,六個盒子是一個組織整體性的框架,需要一個盒子和另外一個盒子一起看,而不能單獨看。同時,診斷的過程需要團隊彼此去共同去看見,所以用工作坊的方式是最好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詳解阿里組織診斷神器“六個盒子”如何運用
阿里組織診斷神器:不論組織結構怎么變,六個盒子走一遍
如何用<六個盒子>進行組織診斷?
阿里組織診斷神器“六個盒子”到底怎么用?這篇文章講透了
阿里土話:不論組織結構怎么變,六個盒子走一遍
如何用「六盒模型」來提升團隊的執(zhí)行力?(附診斷問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