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的種植范圍廣數量多,特別是廣東,在改革開放初期,通過飛播造林消滅荒山,資源豐富,且其壽命很長、樹形蒼勁挺拔、針葉細密,可朔性很強,特別適合用來制作盆景。但是松樹是一種裸子植物,有獨特的習性,異于其他樹種,很多人因為不了解它的生物學特性,栽培或管理方法不當,導致投入大量時間精力的松樹盆景死亡。
小編曾在09年時有幸參加在順德大良舉行的中國松樹盆景研討會,那次會議嶺南山松盆景的行家們匯聚一堂,共同回顧了松樹盆景的發(fā)展歷史和狀況,展望未來發(fā)展,并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想法。此次會議還附帶一個展覽,展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松樹樹樁盆景、古樸的花盆、典雅的幾架。彼時小編入行不久,獲益匪淺,但是體會不深,至今積累一些經驗,對當時談到的松樹盆景栽培的幾個問題也有了更多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露地栽植的松樹移植時要謹慎。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身體傷及筋骨至少要三個月才能恢復,樹也是一樣的,松樹根綿延伸展,移植時免不了傷及根系,影響其生長。所以移栽時要注意提前斷根處理,小株的提前三個月斷根,栽植多年的提前一年把粗根切斷,讓靠近樹基部的根多長些須根,再上盆。對一些比較老弱、但觀賞價值高的松材,可以借用挖掘機、吊機,讓泥球大些,免得造成素材的浪費。
栽培過程中需細細養(yǎng)護。松樹能在貧瘠的山地、紅壤成活,對肥料的需求并不多,平時不需要經常施肥,秋天適當施些有機肥,肥埋淺一點,讓它慢慢吸收。要選擇透氣性好些的盆,最好把盆放在架子上,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水分方面,宜干忌濕,可看表面土是否因干燥而發(fā)硬、起泥屑,或針葉有否因缺水而疲軟,再決定是否澆水。
造型時要有耐心。移栽到花盆要等它確實長穩(wěn)了再開始弄造型,可以捏一捏松針、松枝,看是否堅硬,葉色是否正常,挖開一點土看根系生長是否正常,老樹一般需1~2年的恢復期?!按蟮堕熁ⅰ钡男藜粢M量避開生長不旺盛的秋冬季節(jié)。松樹老枝恢復能力差,鋸掉時留一小截,細嫩的枝條則直接貼著樹皮裁掉即可。調整枝干方向、彎度時,要逐步到位,切不可把金屬絲拉得太緊,以免拉傷樹皮的韌皮部或造成斷裂,應該每隔一段時間緊一緊。
根盤梳理要謹慎。松樹根系發(fā)達,縱橫交錯,相互盤旋,好的根盤造型獨特,扎地有力,所以可以對根盤進行梳理。但是這個過程有風險,操作不當傷根太過,會導致其死亡。很多人為了貪圖方便,在翻盆施梳根,小編覺得應該避免翻盤、梳根同時進行,因為這兩項工作都對松樹生長有較大影響,應該盡量在在休眠期挖開部分泥土,把要切除的根切掉,這樣做需要在換盤時對根系有整體認識,最好拍照記錄。要切的根多時,逐年切除。
因為松樹生長相對緩慢,要做出一盆精品,要花費很長時間,選材、構思、調整造型也需要花費很多心思和精力,所以決定要做、想做好的話,多學習先進經驗,不能急于求成,享受過程,體會其生長過程中許多小變化帶來的成就感,靜心養(yǎng)護,耐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