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雄才畫樹,課堂全稿!
畫樹先從枯樹入手。樹為四枝,這是畫樹的原則,畫時先從大處著眼,先抓住樹的整體特征(即樹的精神),一般說來,大中枝不宜省略,小枝看情況要進行概括提煉,至于樹梢則可以大膽舍去。樹干、大、中、小枝的比例要求基本準確,取材時要健康的不是畸形丑陋的。
先取其勢,后取其質(zhì),大勢既準,則質(zhì)易求矣。畫樹要表現(xiàn)出樹的年齡、性格、姿態(tài)、背向、生長土壤的瘦肥程度等。
樹的重心尤其要特別注意,由大到小是畫樹的大原則,即干至枝至梢是必然之理(如有例外,則必有原因,如裂開或瘦或傷者),樹頂受陽光葉子較多,靠樹干處葉子總是稀疏的。
畫樹多是筆筆見筆,無皴擦點染可藏。
畫樹一般都宜用濃墨,中遠景的樹有必要的話亦可用濃墨。這是因為樹與其它物象對比起來是較濃重的。此亦即古人敢用淡墨畫山焦墨點苔之理也。
穿插有致,此畫樹的要訣,切忌根頂俱齊,在同一畫面中有十棵樹以下的要務求變化,不使雷同。
老樹如老人,紋理多而清楚。城市中的樹經(jīng)人為修剪者多,故不能極其自然之態(tài),但仍可以畫。畫樹要如畫人一樣,嚴格要求。
春樹枝軟搖曳,不可點墨葉,以草綠著之枝頭,以示嫩芽。古人畫樹有用藤黃入墨,使其色潤澤。一般柔條細枝,不用雙勾,但與雙勾合處(即與樹干交接處)不能截然分開,合處著色要濃,可染淡墨。
古人云:“山水不問樹?!奔醋匀恢兄畼浞N類多,而又縮小千百倍,故不能說明什么樹之意。樹無一寸直,故用筆要多轉(zhuǎn)折,以表老干,如以縮一百倍而言,一寸即一丈也。
畫樹要蒼健老硬而有姿態(tài)。平原肥沃而土厚者之樹少露根,石壁懸崖之樹露根的較多。
一般畫樹之四時有:春英——葉細而花繁,夏陰——葉密而茂盛,秋毛——葉疏而飄零,冬骨——只有樹枝,但亦有因地而異。
樹與山石有密切聯(lián)系,山的豐茂華滋之態(tài),有賴于樹木來體現(xiàn)??輼潆y工,簡而有致,繁而不亂。深山密林之中,間有枯樹,這是自然之理。樹亦多直干參天,以其密而迫使向上,吸取陽光。
畫樹要注意特點,樹類很多,東南西北,生長規(guī)律各異,春夏秋冬,風晴雨露,時而不同,須不斷觀察,不斷研究。
有事聯(lián)系 坦腹齋主人 張大拙微信 zdaz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