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歡迎大家乘船游覽美麗的漓江風(fēng)光。
漓江,是中國錦繡河山的一顆明珠,是桂林風(fēng)光的精華。漓江發(fā)源于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jīng)廣西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全長170公里。由桂林至陽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奇峰夾岸,碧水縈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風(fēng)光旖旎,猶如一幅百里畫卷。這百里漓江,依據(jù)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景區(qū):第一景區(qū):桂林市區(qū)至黃牛峽;第二景區(qū):黃牛峽至水落村;第三景區(qū):水落村至陽朔。
漓江屬于珠江水系,發(fā)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nèi)的貓兒山。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峰,漓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xì)流匯集而成興安縣境內(nèi)至今還保留著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漓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接起來。湘江在湖南境內(nèi),屬于長江水系。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漓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漓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外漓江的“漓”字,在字典里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漓江名稱最佳的含義。漓江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jīng)起過重大作用,靈渠開鑿之后,它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lián)系,對秦王朝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以及對桂林乃至西南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都有深刻的影響。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那么漓江除此之外還有瀑布、流泉、險灘、竹林四絕。有人說:漓江不僅僅有這睦,而且還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巖之迷,半邊渡之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漓江風(fēng)光-斗雞山
漓江風(fēng)光-凈瓶臥江
漓江風(fēng)光-父子巖
漓江風(fēng)光-磨盤山
竹江景區(qū)
漓江風(fēng)光-黃牛峽
漓江風(fēng)光-群龍戲水
在前面右側(cè)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掛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tài)嵯峨,形神兼?zhèn)洌路鹣駧讞l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nèi),只有龍頭向著水面。第當(dāng)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出雨露。傳說這幾條龍是天帝派它們到漓江邊來采集桂花香精的。很久以前這些山坡上長滿了桂花,那沖天的香氣直貫天宮,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為之震怒,于是派來了這幾條神龍,要把這桂花的香氣全部吸盡帶回了天宮。誰知道神龍到了這時原形被這里的景色迷住了,它們不僅沒有帶走人間的桂花,反而引來了天庭的雨露,它們把雨露傾注在崖壁下的潭里,從此這個潭就叫沉香潭。沉香潭的水灌溉了漓江兩崖的四方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桂花樹枝葉長得更加繁茂了,漓江八月兩岸到處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們都把這片地方叫桂林呢!
漓江風(fēng)光-望夫石
船過黃牛峽后,在漓江西岸即見望夫山。山巔上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裝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處一石如背著嬰兒凝望遠(yuǎn)方的婦女。關(guān)于望夫山有多種傳說,其中一種是:相傳,曾有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剛出生的孩子撐船路經(jīng)此地時,船不幸擱淺。眼看口糧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頂四處了望,以便發(fā)現(xiàn)救援的船只。一直守在那里,始終未能等到,心一急便化做一塊石頭。妻子見丈夫久去不回,便背著孩子上山尋找,剛走到山腰,望見丈夫已變成石人,頓時傷心欲絕,一同化做石頭。清代詩人李秉禮曾賦詩:江頭望夫處,化石宛成形。兩洗髻鬟濕,煙橫黛眉青。 離魂悲壯宇,積恨感湘靈。何事遠(yuǎn)游客,征帆去不停。
漓江風(fēng)光-仙人推磨
草坪景區(qū)
漓江風(fēng)光-鑼鼓鴛鴦灘
彎彎曲曲的漓江,有一個灣就有一個灘,有人數(shù)了一下,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個灘。灘頭灘尾水比較淺,漓江從灘頭上流過,發(fā)出淙淙的響聲,這響聲仿佛是天宮中的仙樂,聽了叫人飄飄欲仙。其實這哪里是仙樂,這是漓江的音樂,請大家看,左岸邊有兩塊大石頭,一個像圓鼓,一個像金鑼,當(dāng)?shù)氐拇迕駛兌冀兴鼈冭尮氖S野哆厓勺涡愕男∩街?,仿佛是一對鑼錘和鼓棍,大家仔細(xì)聽,仿佛還有一對鴛鴦在唱歌呢。
漓江風(fēng)光-半邊渡
離繡山約兩公里處,江左岸有一駝形石山,拔岸屹立,阻斷了岸邊的小路,使得兩個村莊(冠巖村和桃源村)過去必須依靠渡船往返,由于兩個渡口均位于同一岸邊,因而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半邊渡。半邊渡的對岸有一村莊名為浪洲村,現(xiàn)在渡船除擺渡半邊外,還往返于江岸兩邊的三個碼頭,半邊渡實際上是“三邊渡”,故當(dāng)?shù)厝藨蚍Q為“一渡兩邊三靠岸”。這里石壁險峻,峰巒如朵朵出水芙蓉,倒影于綠波碧水之中,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絕,削壁成河渡半邊?!?/p>
楊堤景區(qū)
漓江風(fēng)光-楊 堤
是一個風(fēng)光秀麗的村莊,這里群峰環(huán)抱,一水穿流,田園似錦,江山如畫。到處都是詠不盡的詩,作不完的畫。人們常贊美:春昆明、秋北京、夜上海、雨桂林。楊堤是欣賞漓江煙雨的最好地方,漓江煙雨是漓江風(fēng)景一絕。雨中的楊堤,云繞千峰,瀑懸飛練,船影若幻,雨浪如煙。周圍的一切全都變得朦朦朧朧、如情似夢。如果遇到陰雨天氣,那么就能有幸目睹漓江著名的“楊堤煙雨”。
楊堤在漓江西岸的鴛鴦灘下,距桂林約46公里處。楊堤村后有一山,它的兩個山峰像一對倒掛的羊蹄,楊堤諧音,用作村名。村北有金雞山,像一只啄米的雄雞。村東有白虎山,瀑布直瀉而下,銀珠灑滿一江,有“金雞啄白米”之說。江中有兩個沙洲像鴛鴦戲水,名鴛鴦灘,灘下有鑼鼓石。楊堤兩岸翠竹成林,連成十里的綠色翠屏,搖曳在青山、秀水、飛瀑、淺灘之間,給人以清幽、寧靜、詳和、致遠(yuǎn)之感??菟陂g,楊堤是江游的起點,萬頭鉆動,熱氣騰騰,靜與動奇妙地融匯在一起。
漓江風(fēng)光-鯉魚掛壁
過楊堤,前面便有一處巨大的山崖?lián)淙胙酆煟⒛磕?,山崖下那塊大石壁上竟現(xiàn)出奇特的斑紋,它輪廓分明、色彩斑斕,酷似一支神來之筆繪就一條溯流而上的大鯉魚掛于崖前,這便是那神奇的“鯉魚掛壁”景觀。傳說這條漓江中的大鯉魚被這一帶秀美的漓江風(fēng)光所吸引,為了能全視角地欣賞這人間美景,竟不顧一切地縱身躍出水面,不料卻被這石壁上的鐘乳石掛住,這一掛就是千萬年,千萬年的時空里,它享盡了這超凡脫俗的美麗景色,也使自己成了這漓江岸邊的一道風(fēng)景。
漓江風(fēng)光-浪石奇觀
兩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蔥翠。在漓江的整個游程中,這里算得是觀景高潮的“序幕”。但見兩岸疏林如畫,山村炊煙處處,風(fēng)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遠(yuǎn)山,有如淡墨渾揮,化入天際,沉入水中。船浪過處,又如卷動的山水畫卷。
漓江風(fēng)光-神筆峰
漓江風(fēng)光-雞籠山
右岸一座小石山,上尖下圓,像是南方的竹編雞籠。還開有一個門,名雞籠山。左岸石壁上,有一排小石洞,好像是一群小雞往回趕。
漓江風(fēng)光-童子拜觀音
桂林漓江童子拜觀音 童子拜觀音景點位于桂林漓江景區(qū)中段,船過鯉魚灘,往東望去,江左岸數(shù)峰屏立,色青如黛。山巒...“觀音菩薩”下邊,有一個小峰,比擬朝拜觀音的人,恰如一個俯伏叩首、態(tài)度虔誠的童子。這一組景物就叫“童子拜觀音”。
漓江風(fēng)光-八仙游江
右前方,山到了這里突兀而起,云到了這里虛無縹緲,給人以幻境的感覺。這一帶山巒疊嶂,氣勢雄偉,前面一組8個山頭,很像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8個仙人,靠近江邊頭光光的是鐵拐李,旁邊的是曹國舅,下面戴帽子的是河仙姑,接下來的是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藍(lán)采和、鐘漢離,正好8個。據(jù)說有一天,8位仙人各顯神通,飄洋過海,結(jié)伴而行,他們來到了漓江邊上,看到了美麗的漓江風(fēng)光,這里碧水青峰,田園似錦,于是他們決定留下來,這個景點取名叫“八仙游江”。
漓江風(fēng)光-九馬畫山
距桂林六十一公里,從興坪溯江而上四公里的漓江邊有一石山,山崖巨壁上,黃白的顏色,濃淡相間,斑駁有致,細(xì)看山壁石紋可依稀辯出群馬形象,如奔、如臥,似嬉戲,若嘯,神態(tài)各異,。旅行家徐霞客這樣描述:“其山橫列江南岸,江自北來,至是西折,山受嚙,半剖歸削崖,有紋層絡(luò)。綠樹沿映,石俱黃、紅、青、白,雜彩交錯成章,上有遠(yuǎn)望如畫屏,故名畫山?!?此處便是著名的”九馬畫山”。
畫山上究竟有多少馬匹?憑人想象由你揣摩。相傳它們本是天宮神馬,趁齊天大圣孫悟空任“弼馬溫”時看管不嚴(yán),便偷下凡間,在漓江邊飲水時,被一畫工看見,畫工想描繪下來,結(jié)果馬群受驚,慌亂中誤入石壁而永留人間,由于它們均為神所變,因而形態(tài)莫測,難以辨認(rèn)。歷代流傳這樣的歌謠:“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幾多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狀元郎?!闭f明辯認(rèn)畫山“馬”不是易事。此外,山麓有“飲馬泉”。山崖石壁上刻有“清漓石壁圖”及“畫山馬圖”幾個大字。
畫山,古往今來,吸引了眾多詩人,畫家、學(xué)者和游人。清代學(xué)者阮元的“六年久識奇峰面,五度來乘讀畫舟”詩句,表達了他對畫山的眷戀 。
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
游船從大磉灘順流而下,水急浪涌,飛舟落灘,壁上九馬很難一一看清。一般人可見三、四匹,要看出九匹來,可不容易。所以舊時就有民謠唱道:“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幾多雙?看出八匹是榜眼,看出九匹狀元郎?!庇稳说酱?,但憑自己揣摩意會,數(shù)出幾匹算幾匹,數(shù)不清也不要緊,下次重游時再認(rèn)真細(xì)數(shù)又何妨。清代有個兩廣總督阮元,曾五次往返于桂林、廣州間,路過這里,也沒數(shù)清畫山的馬。他的詩就這樣說:“六年久識奇峰面,五度來乘讀畫舟?!?nbsp;
如有興致,泊舟上岸,到山麓去看看飲馬泉,還有泉水注入江潭處阮元題的“清漓石壁圖”刻石,以及它旁邊的陽朔縣令富芳的“畫山馬圖”題刻,那也很有意思?!?/p>
漓江風(fēng)光-黃布灘
船過畫山壁下,向右航行約一里許,便到黃布灘。透過清澈的江水,可以看見江底有一塊米黃色的大石板,長、寬數(shù)丈,鮮艷奪目,恰似一匹嶄新的黃布鋪在河床上。黃布灘因此而得名。
漓江風(fēng)光-猴子捧西瓜
游船一到黃布灘頭,看左岸山上,有一塊石頭好象一只猴子,背著大家捧著一個馬鈴瓜,取名猴子捧西瓜。
漓江風(fēng)光-狗熊觀天
再往下看,有一個山頭,好象一只躺著的大狗熊,四腳朝天,仰望天空的彩云。
漓江風(fēng)光--宮娥抱太子
右岸的山坳里,有一個一丈多高的石頭,好象古代宮廷中的侍女,頭戴太陽帽,身穿長裙,手上抱著一個娃娃,取名叫宮娥抱太子。
以下相接的是六座高峰,前后有序,依江而立,形狀奇秀,氣勢巍峨。灘左岸邊,綠竹護堤,情影婆娑。山光水色,令人目不暇接。
黃布灘再下去約半里,就到朱壁灘,兩灘之間,河面寬闊,江流緩慢,水平如鏡,加上奇峰倒影,翠竹伴江,舟游至此,頓人清幽秀美佳境。那山巒、翠竹、藍(lán)天、白云倒影在碧水之中,只見水映山青,山浮水秀。山水連成一體,水天溶為一色,簡直不分江中山是影,難辨水上影為山。這就是經(jīng)常進入攝影佳作的名景——黃布倒影。古今多少名人文土,無不陶醉在這“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漓江風(fēng)光-青蛙跳江
漓江風(fēng)光-烏龜爬山
山頭上有塊巖石似只烏龜,當(dāng)游船前行時 ,這龜徐徐上移,仿佛向頂上爬,名烏龜爬山。
漓江風(fēng)光-尼姑和尚斗嘴
岸邊羅漢山上兩座一大一小的山峰相連,中間略顯“凹”字形。左邊的山峰壁面較寬又峰頂略圓,象是一個和尚;右邊的山峰略為纖秀,宛若削發(fā)的尼姑。而兩座山峰近在咫尺,僧尼兩人就這樣相對無言,一站就是千萬年。也有人說他們倆有時也竊竊私語,互訴衷腸,因此還把此景叫為“僧尼幽會”。說是每當(dāng)夕陽西下,明月的清輝灑滿漓江,人若坐在這潺潺流水的灘涂邊上,或漫步徜徉在悠然靜謐的竹林小徑上,隱隱約約之間,會聽到這僧尼山的低吟淺唱。
漓江風(fēng)光-朝板山
一座平整的小山,形似舊時大臣朝見皇帝時手中所捧的朝板。
興坪景區(qū)
漓江風(fēng)光-興坪
位于漓江東岸的興坪鎮(zhèn),距桂林63公里,離陽朔縣城27公里,是古代漓江沿岸最大的城鎮(zhèn)。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為熙平縣治??h治遷走后,以熙平偕音,改名為興坪。鎮(zhèn)旁山下獅子崴口有一古榕,枝葉密茂,濃蔭如蓋,傳為隋開皇年間所植。鎮(zhèn)前深不可測的榕樹潭,是天然泊船良港。潭邊有濱江亭、白廟閣遺址,遺址旁有巨石如電,稱“烏龜石”。
興坪鎮(zhèn)依山面水,風(fēng)景薈萃,素有“漓江佳勝在興坪”之說。漓江流經(jīng)興坪,有個河灣,名曰鐮刀灣。這里奇峰林立,江水迂回,茂樹蔥蘢,碧潭綠洲,幽巖古洞,田園村舍,處處是美麗的景色,是漓江風(fēng)光薈萃之一。
興坪景區(qū)內(nèi)奇峰疊翠,景景相接。隔江相對的馬頸山,形如馬頸。五指山似五指直伸。側(cè)面一山似梳妝少女,稱“美女照鏡”。有弧形直立的朝板山,像古代朝臣手中所持的朝板;如圓丘相疊的羅漢山,好似正在挺肚憨笑;遠(yuǎn)遠(yuǎn)望去,僧尼山如同一僧一尼正面對面地斗嘴;溜圓扭卷的螺螄山恰似一只巨大的螺螄立于江畔……興坪的水柔的像絲絨,綠的像碧茶,如一面鏡子載浮著群山倒影,似詩似畫。虛虛實實的山水景象融會成一曲大自然的和諧旋律 。
興坪依山傍水,風(fēng)景薈萃,粉墻烏瓦,石板小巷,是漓江沿岸最美麗的古鎮(zhèn)。境內(nèi)不僅有九馬畫山、黃布倒影、僧尼相會、下龍勝景、老人守蘋果、浪石風(fēng)光、鯉魚掛壁、神筆峰、螺絲山等景點,也有被稱為人杰地靈的興坪漁村,1998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Bill· Clinton 游覽漓江并到興坪漁村訪問,更激起了不少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追尋總統(tǒng)的足跡。
畫師徐悲鴻到此寫生時,盛贊“陽朔美景在興坪”。
漓江風(fēng)光-螺螄
漓江風(fēng)光-美女照鏡
漓江風(fēng)光-鯉魚送客
前邊有一個山峰又長又大,橫亙在漓江邊,整個山形很像鯉魚,魚頭朝右,魚尾朝左,魚嘴跟右邊的這座山峰相連,在高高的魚背上有一組小山峰構(gòu)成了魚鰭,真是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大鯉魚,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鯉魚,誰也沒有辦法稱它的重量。那鰭魚又像一只小哈巴狗,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獅子狗,它的頭部、眼睛、四肢都很清楚,真是可愛極了。 到這里,漓江風(fēng)光的游覽就要馬上結(jié)束了,江邊的一對大鯉魚在為游覽漓江的來賓送行呢!
漁村
從興坪集鎮(zhèn)碼頭沿漓江相去2公里,便是中國第一位總統(tǒng)孫中山、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均訪問過的漁村,漁村處漓江邊,建于公元1506年,傳說為興坪圩上達官顯貴為擇貴地遷此。村中房屋與圩上古建筑風(fēng)格相近,青磚黑瓦,坡屋面、馬頭墻、飛檐、畫棟、雕花窗,鱗次櫛比,結(jié)構(gòu)獨特,具有典型的明清時期桂北民居特色,距今近500年歷史,仍保存完好。整個建筑群占地1.5公頃,有傳統(tǒng)民居48座村前漓江環(huán)繞,江對岸一帶層巒疊嶂,鯉魚山,金瓦山,元寶山,劍刀山,筆架山風(fēng)采各異,無不動人心弦;村后奇蜂羅列,五指山挺拔俊秀,馬頸山,天水寨雄奇險峻,每每催人奮進。
陽塑景區(qū)
(“帶”字石刻)
碧蓮峰上碑文石刻很多,特別是山腰石壁上刻有清代光緒年間一個草書“帶”子更是令碧蓮生逃。其字形結(jié)構(gòu)意味深長,人稱一字詩,竟包含了“一帶山河,少年努力”八個字的韻味和筆意。從欣賞這個“帶”字,最后我們應(yīng)該總結(jié)漓江的精神就是一個“妙”字,漓江風(fēng)景的自然美,妙不可言。
各位朋友,今天的漓江游即將結(jié)束,歡迎您及您的朋友下次再來游覽漓江。
桂林旅游論壇[url]http://www.to-guilin.net[/url] 美妙桂林山水任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