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人體主要穴位對癥治療(二)

人體主要穴位對癥治療(二)

 養(yǎng)生治病要從四個方面入手:修心、修身、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
  
   1  心絞痛、冠狀動脈堵塞:
     按摩心經和小腸經,推腹、按摩太沖及陽陵泉,心悸、心慌的時候按左手心的勞宮穴,從太沖行間按摩。

   2  胃疼:
     揉地筋,胃經的足三里、下巨墟對胃痛也有效。
   
    3 一咳嗽肺就痛:
     揉肺經的經渠穴(手關節(jié)外側)和大腸經的偏歷穴(手背關節(jié)外側)。
  
   4   眼睛又癢又澀:
     揉膽經的風池(腦側后下方)、風市穴(大腿外側中處),足底眼睛反射區(qū),一周可解決。
  
  5  眼睛老是有眼屎:
     肝有濕熱,揉肝經上的曲泉穴(腿關節(jié)內側中),脾經上的陽陵泉,三陰交(小腿內側距腳關節(jié)差約三寸)。
  
  6  慢性喉炎,咽喉有異物,早上咳嗽、濃痰:
     取肺經的合谷 、曲池(手肘關節(jié)外側中),大腸經頰車(臉頰下)以及胃經的豐隆(足三里下方)按摩。
  
  7  月經不調多半是胃經的問題,早晚敲帶脈(腹部兩側:約臍上兩寸)1000下以上,敲胃經,大腿正面到腳面,特別是膝蓋上面。
  
  8  感冒后干咳:
     服用痰咳凈,并按揉太沖,丘墟(腳關節(jié)外側中處)以及三焦經的支溝(手背的外關穴位上方)。
  
  9  小兒感冒:
     按風池穴疼痛,可確定肺經受涼,做面部按摩,推前額、分推眉骨100下,向外揉太陽穴50下.  
    
   10 推天河水,既可瀉肝經之火,"小兒之患,非肝即脾"。天河水的位置:是從勞宮穴一直到曲澤穴 
      
  11  照海穴(腳關節(jié)內側中處)——讓你告別咽痛和失眠的強腎降火妙穴

   12  每天早晚做推腹法,陽陵泉是膽經重要的穴位,如果肝的濁氣不能循膽經而出,并會郁結于體內致病。

  13  肝郁的消解法是:常揉肝經的太沖行間(腳步),最好用拇指推曲泉穴(膝關節(jié)內側)100次,撥動陽陵泉(膝關節(jié)外側)一分鐘,揉“地筋”3分鐘。這樣肝郁的問題會很快解決。肝郁也是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許多婦科疾病的主因。

  14  經常按摩小腿脾經,點刺公孫穴(大腳趾外側關節(jié)處),健脾效果自然更上一層樓。輔助按揉脾經上的商丘、大都(大腳趾外側關節(jié)處至腳關節(jié))兩穴,腸胃功能有了明顯的好轉。  

  15  委中穴(膝關節(jié)后中)能通鼻竅,可解一時之急;膀胱俞(后腰處)強刺激,可使鼻竅通暢 。鼻流濁涕的慢性鼻炎是腸胃的問題,多按胃經的豐隆穴(小腿的下巨虛邊上)。

   16  適時按揉極泉(胳膊窩正中)和少海(手肘關節(jié)底下)可緩解咳嗽。按摩腎經的復溜、太溪(腳關節(jié)內窩)對支氣管有效。 

  17  十宣 有“經外奇穴”之稱。十宣穴位于手的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為三陰三陽之經氣貫通交會之所,位于手足十二經“井穴”之旁,十二經起始之處,故針刺十宣穴出血,可泄諸經之邪熱,通經開竅,調和臟腑。 
        
人體大穴

  1 梁丘穴 常用于治療 膝腫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癰,血尿,胃痙攣、乳腺炎、膝關節(jié)病變等。

  2 梁丘穴 中脘(腹中部偏上)、內關(手關節(jié)正中)、足三里主治急性胃痛

           配犢鼻(膝關節(jié)外正中)、陽陵泉、膝陽關(膝關節(jié)外側)主治膝關節(jié)痛。

  3   太沖、陽陵泉可消肝膽的濁氣,足三里公孫可消腸胃的濁氣。 
 
  4 "消氣穴"太沖、"疏筋穴"陽陵泉、"強胃穴"足三里、"健脾穴"公孫、"腰痛穴"飛揚(承山穴右偏下方)、"補血穴"勞宮、"補腎穴"太溪等,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身之大穴。

  5  蠡溝穴
  
   肝經的蠡溝穴,此穴在內踝尖上5寸,一貫是用于治療陰道瘙癢的要穴。當然,陰道瘙癢的內因是源于肝膽濕熱,最好再加上祛濕要穴曲泉(膝關節(jié)內側)與"陰陵泉"。

  6 章門穴
  
  肝經還有個要穴叫章門,位于肋骨下緣,章門是五臟的"會穴。刺激這一個穴,等于把五臟功能都調節(jié)了,此穴還是脾經的"募穴"(募是聚集的意思)。此穴清肝火而補脾。

  7  后溪穴(手小趾邊中處)     這個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治療頸椎、腰椎、小孩治近視眼睛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

  
 8 大鐘穴
  
  是腎經的絡穴,腎經通于咽喉,治咽喉腫痛;大鐘穴(腳內窩太溪下方)。

 9  "天筋藏于目,地筋隱于足。古人的一句"肝主筋", 理筋即是調肝:
     1)膝為"筋之府"(所以要經常跪著走以養(yǎng)筋

      2)膽經的陽陵泉為"筋之會"(所以要常撥動以舒筋)

      3)脊椎督脈上有個"筋縮"{在后背中央}(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

      4) 膀胱經的膝下有個"承筋"{承山穴正上方}(所以要多用拳峰點按以散筋)  
        將大腿盡量劈開以增強肝腎功能,其實不過是要拉伸腿上的大筋。  
    

 10  黑眼圈與皺紋 :
  
  胃經之濕濁則上行于眼下四白穴;膀胱經之濕濁則由攢竹穴、睛明穴旁注于眼上,上瞼腫腎虛,下瞼腫脾虛,要想美容,一切從肝開始。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十四經絡按摩
半蹲位膝關節(jié)痛的針刺取穴
「注意」膝蓋突然“軟”一下,是腎虛嗎?
腎經堵,肝經堵,脾經堵……5個穴位輕松搞定!
膝關節(jié)疼痛的中西醫(yī)治療個人經驗小結
岐黃針療法治療急性期痛風性膝關節(jié)疼痛及功能障礙的經驗小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