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摘要:關注市場價格,就是關注別人
關注公司價值,就是回到原點,回到根本,回到本質(zhì)。⊙劉建位
一、巴菲特小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從小酷愛讀書。2013年5月4日上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在回答提問時說:我13歲就讀完了當時奧馬哈市圖書館里所有的投資書籍。
芒格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yè)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沃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我的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從閱讀量來說,巴菲特和芒格正如《道德經(jīng)》所說:為學日益。學習時用的是加法,一天比一天更多。可是你看看巴菲特的辦公室照片,卻發(fā)現(xiàn)書架上卻沒有幾本書??磥碜x書正確的方法是沙里淘金,大量地瀏覽,也大量地拋棄,只保留極少數(shù)幾本金子般的特別好書足矣,絕大多數(shù)書具體到我們個人來說毫無價值。
宋朝宰相趙普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我一直想不明白。后來看了巴菲特的傳記,才有點明白了。巴菲特一輩子最推崇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他覺得特別重要的是第8章和20章,加上他引用過的其他幾章,內(nèi)容合計絕對不會超過一半,可以這樣說巴菲特:半部《聰明的投資者》成世界首富。
二、《道德經(jīng)》
《道德經(jīng)》第48章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學習東西,模仿別人,用的是加法,越學越多,一天比一天學的越多,越容易了解掌握,模仿得很像。抓住了事物的本質(zhì),掌握了事物的規(guī)律,按照大道即規(guī)律行事,用的是減法,你需要做的事情一天比一天更少,但要做的事減少再減少,最后以至于大多數(shù)情況清靜無為。無所作為,卻取得了無所不為的效果。要想不興師動眾,就讓天下輕易歸服,就得靠清靜無為,只做少數(shù)最重要的事,大部分情況下清醒無為。如果做很多事,忙個不停,甚至沒事找事,瞎折騰,就不足以輕易讓天下安心歸服。
三、劉建位道解巴菲特
做投資投資有兩條路,一條是關注市場價格,另一條是關注公司價值。
關注市場價格,最流行的是技術分析。其實就是關注別人,看看別人在做什么,買的人多,還是賣的人多,預測下一步大多數(shù)人或者說大多數(shù)資金會做什么,于是選擇站在大多數(shù)人一邊。學校里講的有效市場假說,資本市場理論,本質(zhì)上和技術分析一樣,也是關注個股價格波動,選擇那些和市場整體相比相對波動幅度小即貝塔值小的股票。
關注市場價格,就是關注別人,本質(zhì)就是學,就是模仿。因為別人其實不是一個人,而是很多人,其組成不斷在變,有時甚至巨變,而且正如勒寵在《烏合之眾》中所說,盡管人作為個體相對理性,但眾多個體形成的群體卻非常感性,非常沖動。想一想,如果讓你個人參加體育比賽,和你代表班級學校省市甚至國家等群體參加體育比賽,你會有完全不同的情感,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一旦牽涉到群體,事情就復雜了。一旦你做事要參考別人,而且是組成群體的眾多別人,而且是還要考慮不同的群體以及這些群體之間相互的影響,事情就非常復雜了。股市大跌,很多時候是股市以外的事情引起的,如美國金融危機、日本大地震等,光是股市里的事情就多得很,股市外的事情更多更復雜,你能關注過來嗎?這就是為學日益。
關注公司價值,就是回到原點,回到根本,回到本質(zhì)。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進股市如同進超市,這樣事情就變得簡單了。你進超市買東西,只關注自己要什么,只關注你想要的東西價格相對于其實用價值是否便宜合算,至于這個商品的價格歷史走勢如何,未來走勢如何,我不關心。這個商品相對超市總體價格水平如何,我不關心。我只關心一點,按照我買下商品能夠得到的價值,我付出的價格合算嗎?巴菲特說得好:你付出的是價格,你得到的是價值。兄弟姐妹們,你買東西時肯定會想值不值,你買股票時想過值不值嗎?大多數(shù)人只是想漲不漲,卻沒有想值不值?你到超市買東西會想漲不漲嗎?
漲不漲在人,值不值在已。賭市場價格,你要把賭注押在別人而且是很多可能變化巨大的群體上。賭公司價值,你是把賭注押在你自己對公司價值的判斷上。這就是為道日損,回到本質(zhì)上,回到大道上,回到規(guī)律上,事情就簡單了。巴菲特不看宏觀,不關注股市漲跌,只關注公司價值。
為學日益,只會學別人模仿別人,事情越整越復雜。為道日損,按照最基本的道理最基本常識做事,做自己擅長的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事情就越來越簡單了,最后甚至發(fā)到發(fā)現(xiàn),你什么也沒有做,好事卻自動找上門來。尤其是在股市上,你發(fā)現(xiàn)股價太高了,你什么也不買,過了一兩年,股市突然大跌,比商場打折促銷的力度還要大,學巴菲特的人真幸福。
(作者為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本人僅為個人觀點,并非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