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父母”是人類的普遍價值,幾乎所有的文化中都有這樣的道德原則,但是中國的孝文化和祖先崇拜是遠遠超過“尊敬父母”這個層面,而是一種帶有狂熱色彩的“戒律體系”,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種宗教觀念。中國文化中的孝和祖先崇拜隱藏了中國文化的基因密碼,如果我們對此進行解析,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人并不是沒有信仰,而是保留了一種非常原始的信仰。由于這種信仰過于原始,以至于讓熟悉現(xiàn)代宗教的人們誤以為中國人沒有信仰:
1,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崇拜,就是認為自己的祖先(包括去世的父輩)具有神的屬性,可以“保佑”自己;祖先崇拜是一種原始宗教的痕跡,比如在圖騰崇拜中,原始人類就認為自己的祖先是一種動物或者植物,它們具有超自然的力量,通過崇拜這種動物或者植物就可以獲得神靈的庇護,祖先崇拜就是這種崇拜的延展。
祖先崇拜或者圖騰崇拜都展現(xiàn)了一種宗教的情感,那就是開始思考自身起源的問題;原始人可能比現(xiàn)代人擁有更為強烈的宗教情感,他們非常渴望了解自我是如何而來的,并認為自己的來源之中蘊含了超越性的力量,并對這種起源產生崇拜。
但隨著人類理性的發(fā)展,這種從動植物和祖先之中尋找自我起源的方向逐漸被人類所拋棄了,人們逐漸意識到動植物和自己的祖先都不可能是“自有永有”的,肯定是被創(chuàng)造的,所以崇拜必須指向可經驗的世界之外,從而產生了彼岸崇拜和一神崇拜,比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現(xiàn)代宗教。但奇怪的是這種進化卻在漢字文化中停滯了,中國人似乎從來沒有走出過祖先崇拜的此岸世界,這不得不使我們思考這種停滯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使得一個數量龐大的人群停止了理性的進程?
2, 隱蔽的圖騰崇拜
如果說一種原始的崇拜能在一個文化中保留數千年,那么就一定有一種宗教的形式在提供這種觀念的傳承,但在中國文化中似乎又看不到明顯的宗教形式,這種原始崇拜的觀念是如何傳承的呢?這似乎是一個奇特的文化現(xiàn)象,也是很多人對于中國文化倍感神秘的原因。
原始宗教的形式是圖騰崇拜,即建立起圖騰的神圣地位來保持原始宗教觀念的傳承,但中國文化中似乎沒有明顯的圖騰崇拜,至少在當下的中國社會中,原始的圖騰似乎已經很難看見了,但祖先崇拜和孝文化的根基似乎并沒有動搖,這提醒我們中國文化中的圖騰崇拜以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在傳承。
那么,這個神秘的圖騰崇拜到底是什么呢?其實就是漢字!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發(fā)展起來的符號體系,所有的漢字都可以拆解成基本的象形字。漢字中的象形字一共有300多個,這300多個象形字就相對于300多個圖騰,一旦使用漢字就不可避免的進入了這個圖騰體系,因為你不可能越過這個圖騰體系寫出任何一個漢字,也發(fā)不出任何一個這個圖騰體系里沒有的音節(jié)。也就是說,圖騰體系控制了所有的文字,也控制了所有的語言。
3, 漢字的崇拜特征:
我們往往誤以為漢字只是一種文字工具,是用來記錄語言的,這是一個誤解。所有的象形文字都是背負宗教含義的,是原始社會巫師用來“與神通靈”的神秘符號,所以象形文字從來就是與語言無關的獨立體系。象形文字發(fā)展起來的文字體系都具有強烈的原始宗教含義,是一種人類在原始階段的觀念的載體,漢字也不例外。
漢字其實是一個圖騰體系,或者說是一個原始的教義體系;象形的漢字并不是一個記錄語言的符號,而是一個需要被崇拜的神靈,這種圖騰的神圣性隱藏在漢字的結構中,它使得漢字成為了一種教義體系的展現(xiàn),特征如下:
A,與語言無關!每個漢字(圖騰符號)直接關聯(lián)一個含義,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群都可以使用,所以漢字具有跨語言的傳播性,而真正的文字是不可能跨語言傳播的,這是一個明顯的宗教的特征,這也是漢字可以作為一種文化融合工具的原因;
B,圖騰具有神圣性,因此不能隨便創(chuàng)造新的象形字,漢字發(fā)展數千年,300多個象形字基本沒有變化,增加的都是圖騰的組合字(會意字和形聲字);更不允許產生非圖騰的符號,比如字母那種無含義的符號,因為這會導致人們通過字母創(chuàng)造含義,從而導致對圖騰的遺忘,這是圖騰崇拜所絕對不能接受的。圖騰崇拜要求造字只能在原始圖騰的基礎上組合,即萬變不離其宗。
C,圖騰不允許被語言命名!圖騰需要被崇拜而且具有排他性,它不但不允許創(chuàng)造圖騰之外的符號,也不允許創(chuàng)造圖騰之外的發(fā)音,因此圖騰要求單音節(jié)發(fā)音,以便將人類口腔能發(fā)出的400個左右的音節(jié)填滿,逼迫人在發(fā)出任何一個音節(jié)時,都必須呈現(xiàn)圖騰的含義。在漢語拼音被引進之前,中國人沒有辦法用圖騰之外的符號來記錄任何一個發(fā)音。
如果漢字是被雙音節(jié)發(fā)音的,就會導致圖騰對語言的失控,因為雙音節(jié)的組合能產生大概32萬個組合(400的二次方*2),圖騰不可能填滿這么大的語音空間,人們就可能產生大量沒有圖騰含義的語音組合,從而為新的字符的創(chuàng)造提供可能性,這是圖騰崇拜所不能允許的。日本人雖然引入了漢字,但并沒有引入漢字的圖騰崇拜,因為日語中的漢字是雙音節(jié)發(fā)音的,這使得漢字對于日語是沒有控制力的,當日本人意識到漢字不利于學習西方文明,就創(chuàng)立了片假名的表音符號來代替漢字符號,打破了漢字圖騰崇拜的控制,迅速的進入了現(xiàn)代文明。
結論:漢字是一種原始宗教的圖騰體系,它具有內在的設計,使得人們不可能在其圖騰系統(tǒng)之外創(chuàng)造新的含義符號,也不能在語音中創(chuàng)造新的音節(jié)組合取代圖騰的意義。它既控制了語音,又有控制了文字,可以說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精神控制,顯示了原始宗教的強烈控制渴望。
漢字這種隱蔽的宗教形式,以一種難以被察覺的方式構建了一個永恒的原始社會。它的教義隱藏在300多個圖騰字之中,包括:金木水火土、牛羊鳥馬虎、王鹿象弓鬲等等,基本都是食物和實物,構成了一種泛神論的此岸崇拜,總結起來就是:肉體的狂歡和精神的沉睡!
漢字的教義被忠實的傳承:只要華人聚居的地方,就是吃喝欲望被極度放大的地方,就是對于精神性話題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華人對于永恒、終極、意義和價值等話題幾乎接近徹底絕緣,甚至非常厭惡;在華人社會中,有彼岸觀念的人往往被他人視作神經病,被邊緣化,這很顯然就是漢字這種隱藏宗教的顯現(xiàn),不然無法解釋這種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