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崇義縣康氏一元堂中醫(yī)館康忠義
書接前文。
龔老先生說道:明心道長是得道之高人,所言非虛。所謂心誠則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依我看來水秀所做之夢應該是一種感召,在一座雄偉秀麗的高山上有一個五彩的火球,如此看來此山就一定是南岳衡山的主峰祝融峰,祝融為火神。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水秀說最后那個火球化為一只大鳥載著水秀和匡一向南飛去,因此可以斷定,匡一當前往南岳衡山,必有奇遇。
余梅這時說道:爹,舅舅,你們這是故弄玄虛,又或者說是癡人說夢。怎么可以拿一個夢就決定易難的前程呢?我看應該是爹怕麻煩,不想再教易難,才把易難推給別人吧?
水秀這時候趕忙說道:夢源,你怎么可以這樣說你爹呢?不瞞龔老先生,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了,南岳衡山山下有個南岳廟,我和匡一他爹都十分想去南岳廟上香拜菩薩,要是今年我們也能有機會去南岳廟,那該多好,這樣就可以了卻我們多年的心愿了。
匡一也說道:師父,師姐只是開玩笑。我記得我小時候就聽我娘說過南岳衡山的南岳大廟,要么我們一起去南岳衡山,這樣我也能幫爹娘完成他們的心愿。
吳老板說道:易難,你的想法很好。不管有無奇遇,過兩天我們就前往衡山,你爹娘遲些時日回大熊山就可以了,只是不知龔兄對此行有無興致。
龔老先生笑道:皓男,我是最喜歡游山玩水了,只是不知夢源這個小丫頭是否愿意?
余梅撅著嘴答道:我有什么不樂意的,那臭小子去拜別人為師才好呢,我還嫌他煩呢。
龔老先生說道:玩笑歸玩笑,我這樣說也是有依據(jù)的。再者說我也一直有個心結(jié),就是希望夢源有一個好的歸宿,我這個人喜歡云游天下,又七十多歲了,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年?夢源今年才十二歲,跟在我身邊也不是長久之計。
余梅立即哭了起來,邊哭邊說道:爹,都是女兒不好,我以后再也不會惹爹生氣了,只求爹不要趕我走,爹年紀這么大了,我要留在爹身邊照顧爹。
龔老先生笑道:傻丫頭,爹怎么會趕你走呢?爹更不會生你的氣。夢源,難道你忘記了,幾年前我們在衡山神火堂住過幾天,當時你不是死活都不肯離開,說要在那里住一輩子。最后是我強行把你帶走,當時你可生氣了,有好一陣子都不愿意跟我說話呢。
吳老板突然說道:龔兄,你說的神火堂,是不是在衡山祝融峰下“神醫(yī)圣手”鐘易為堂主的神火堂?
龔老先生答道:沒錯。神火堂堂主姓鐘名易,字廣隸,號一元居士,江湖人稱“神醫(yī)圣手”。
吳老板說道:我對鐘堂主亦是仰慕已久,只是一直無人引薦而無緣相見。如果易難可以投入神火堂門下,拜“神醫(yī)圣手”鐘堂主為師,那當然是天大的好事。
龔老先生說道:世事難料,那要看緣分了。鐘堂主是將近六十歲之人了,他有五個兒子,神火堂門徒無數(shù)。鐘堂主本身就是醫(yī)學世家,在我朝洪武皇帝還沒有建立大明朝時,神火堂就已成立了,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大明建國之初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百姓流離失所,疾病流行,神火堂在全國各地廣施醫(yī)藥救人無數(shù)。尤其是戰(zhàn)爭年代,傷兵病卒與日俱增,神火堂從大明建國之初就開始為朝廷效力,加之日月為明,明為火德,因而神火堂深得朝廷信任。鐘堂主的五個兒子都在邊疆軍隊中任醫(yī)官為國效力,當今太醫(yī)院的許多醫(yī)師都是鐘堂主的族人或徒弟。
余梅也大聲說道:爹,我想起來了。那是五年前我們從江西回家時途經(jīng)衡山,在神火堂住了幾天,那個鐘夫人對我可好了。當時鐘夫人有一個女兒名叫鐘薇,那時才三歲,那個神火堂就在祝融峰下的一個隱秘之處,景色可優(yōu)美了。
龔老先生說道:我跟鐘堂主交往不過數(shù)次,倒是很投緣。他的夫人姓衛(wèi),也是出生于名門望族,醫(yī)學世家。他們在中年喜得一女,生下時正值紫薇花盛開,因而起名為鐘薇。二人將鐘薇視為掌上明珠,那年在神火堂夢源才七歲,鐘夫人甚是喜歡夢源,鐘堂主也有意收夢源為女弟子,只是因為我舍不得夢源才作罷。
吳老板說道:龔兄,如此看來夢源和易難到神火堂拜師學藝應該不是什么難事了。龔老先生答道:時過境遷,此一時彼一時。三年前鐘主夫婦就不再收徒了,只有品行相貌,器識膽略等等俱是上乘之人,才有機會進入到神火堂。因為從神火堂出來的醫(yī)師,很多都是要直接進入太醫(yī)院和守邊軍隊,事關國家安危,所以選撥門徒十分嚴格。
龔老先生嘆了一口氣,接著又說道:神火堂位于南岳衡山主峰祝融峰山腳下,是一個十分幽靜隱蔽之處。神火堂有很多奇人異士,進入到神火堂只有一條路,其它的路都按奇門八卦之術(shù)布置,要是沒有人帶領,我們根本無法進入到神火堂。五年前是因為機緣巧合,由神火堂鐘堂主親自帶領,我們才到了神火堂?,F(xiàn)在我們再去衡山,恐怕很難得其門而入,只有去碰碰運氣了。
余梅說道:爹,我們現(xiàn)在多好,我們也不用去找什么神火堂,我們南陽堂也不錯,整個長沙城都知道爹的醫(yī)術(shù)高明,我和易難跟著你也一樣可以功成名就,再說我們還可以在身邊照顧爹呢。
龔老先生沒有回答余梅,而是向匡一問道:易難,對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匡一答道:師父,師姐說得有道理,我也不想離開師父。不過師父更希望我們能像雄鷹一樣飛向藍天,像巨龍一樣游向大海。就像我當初離開大熊山,離開爹娘一樣。我爹娘一定萬分舍不得我離開,我也萬分舍不得離開爹娘。不過孔子說過“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因此我愿意和師姐去神火堂學習醫(yī)道,絕不敢辜負長輩的期望。
正是:
一聲春雷驚巨龍,
雛鳥初飛上蒼穹;
艱難險阻等閑看,
只為他日作鯤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