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西省崇義縣康氏一元堂中醫(yī)館康忠義
又是一個異常寒冷的早晨,地上鋪滿了一層厚厚的白霜,謝志珊、藍天鳳帶著一群大小頭領和匡一等人走在通往天臺山山寨的羊腸小徑上,郭天帶領著他的一大班弟兄在路口等候多時了。
余世成夫婦和余啟男并沒有出現(xiàn)在迎接的人群中,這讓余梅很是失望,不過這樣也好,余梅也是生怕自己見到親人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從而讓謝志珊他們發(fā)覺不對勁的地方。
天氣越來越冷了,前來投奔橫水山寨和左溪山寨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吃飯穿衣的問題。
作為山寨的大頭領,謝志珊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山寨所有人的吃飯穿衣問題,他不能坐吃山空,再者說山寨的余糧也堅持不了多久。
前段時間謝志珊一直擔心官兵會前來征剿山寨,看來今年官兵是無力再發(fā)動進攻了。
謝志珊決定兵行險著,趁著冬天攻打南安府的大余縣城,一定可以把官兵打一個措手不及,一來可以提升山寨的威望,二來可以從官府搶一些糧食充實山寨的糧倉。
要攻打大余縣城,一定要征得郭天的同意,同時也要借助天臺山山寨的力量。
藍天鳳曾經(jīng)多次到大余縣城,對大余縣城的情況十分熟悉,最主要的是藍天鳳曾經(jīng)在大余縣城吃過官府的大虧,一直揚言要血洗大余縣城報仇血恨。
有一次藍天鳳帶著幾個弟兄到大余縣城打探情報,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在一家客棧被官兵團團圍住,還好在藍天鳳機警過人,事先觀察好了地形,選擇好了退路,縱使如此,在官兵的重重圍攻之下,藍天鳳死了兩名得力的弟兄,自己也被追捕的官兵打折了一只手,花了一個多時辰的狂奔,藍天鳳總算保住了性命。正因為如此,藍天鳳發(fā)誓一定要報此一箭之仇。
謝志珊深知藍天鳳的性格,言出必行。打起仗來總是沖鋒在前,將生死置之度外。也正因為如此,身為畬族的藍天鳳得到了眾多畬民的擁戴,畬民最崇尚的就是威猛勇敢不怕死的人。
藍天鳳從那次在大余縣城受傷后,還多次潛入大余縣城,都毫發(fā)無損全身而退,從而讓藍天鳳覺得官兵都是一些草包,簡直不堪一擊。
謝志珊并不認同藍天鳳的觀點,每一次行動他都是慎之又慎,謀劃良久。
謝志珊知道,官兵可以經(jīng)歷無數(shù)次失敗,自己山寨那點力量,卻經(jīng)不起任何失誤與挫敗。
這些年來,謝志珊在官兵的歷次征剿中,雖然山寨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官兵無能,同時山寨的人馬借助山高林密,化整為零,從而讓官兵無可奈何。
謝志珊深知要想生存下去,要想不被誅連九族,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宏圖大志,就必須不斷發(fā)展壯大自己的勢力。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今的謝志珊已經(jīng)沒有任何退路了,他現(xiàn)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舍得一身剮,要把皇帝拉下馬。
聽了謝志珊的計劃后,郭天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郭天早就想攻打大余縣城了,只是自己天臺山山寨的力量不夠,如今大頭領謝志珊說要攻打大余縣城,那就說明他有十足的把握。
正因為郭天的天臺山山寨離大余縣城很近,官兵多次前來征剿,郭天打得贏就打,打不贏肯定就得跑,跑了以后再回來,山寨就會被官兵搗毀的支離破碎片瓦不留,郭天也是恨極了大余縣城的官兵,要是能把大余縣城攻下來,就可以大漲山寨的威風,從此以后官兵就不敢輕易的再來征剿了。
這邊謝志珊、藍天鳳、郭天等人在密謀如何攻打大余縣城。
那一邊,余梅也終于見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爹娘和哥哥。
一開始余梅還以為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誰知道見面時,余梅的內(nèi)心卻十分平靜。
應該是余梅見到自己的爹娘和哥哥平安無恙,再者眾目睽睽之下,余梅也深知自己一定不能露出任何破綻,要裝出大家沒有任何關系的樣子。
余夫人見到余梅等人后,心中不僅萬分失落,由于余梅施了易容術(shù),因此相貌上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
失落歸失落,余夫人的心中仿佛又總是覺的,余梅跟自己有一種非常特別的緣分,不由得對余梅多看了幾眼,畢竟分離的時候余梅還未滿月,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縱使母子連心,余夫人不可能知道眼前的余梅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余梅卻知道自己眼前的人就是親爹親娘和哥哥,余梅多想撲進娘親的懷里痛哭一場。
到底是骨肉情深,余世成和余啟男對余梅也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感覺。
遠隔千山萬水,二十多年的時光,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因不測之禍而分離的骨肉親人,今天終于團聚了。
余梅幾次想拿出手鐲和玉佩給余夫人,每次都強忍著沒有拿出來。
匡一、扶強和鐘薇見到了余世成夫婦和余啟男,亦是倍感親切。
余世成也沒有想到瑤王宮的神醫(yī)竟然如此年輕,真是后生可畏,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謝志珊提出了攻打大余縣城的計劃后,見大家沒有異議,就決定及早實施了。
謝志珊是一個舉輕若重的人,對任何事情他都要思前想后,左右權(quán)衡才作出決定,像攻打大余縣城這種關乎山寨生死存亡的大事,謝志珊肯定要慎之又慎。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又道是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謝志珊深知情報的重要性,謝志珊用重金收買了南安府的一些官吏和一些官兵小頭目,從而知道了目前的大余縣城防守力量十分薄弱。
天寒地凍,守城的官兵作風散漫,在官兵們看來,不去攻打謝志珊就不錯了,諒謝志珊這些烏合之眾,不敢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中攻打大余縣城。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目前是攻打大余縣城的最好時機,山寨中各個頭領的意見取得了統(tǒng)一,此番務必冒死攻下大余縣城,以解決當下山寨糧草不足的燃眉之急。
縱然如此,謝志珊仍然是不敢掉以輕心,他決定讓熟悉大余縣城的郭天和藍天鳳親自去一趟大余縣城,弄清楚實際情況后,再做最后決定。
藍天鳳一聽謝志珊讓自己去大余縣城打探消息,正是求之不得。
想那藍天鳳常年呆在交通閉塞、人跡罕至、山高路險的桶岡山寨,對外面的繁華世界可是仰慕的很。
自從匡一治好了他的狐臭毛病后,藍天鳳就一直想去大余縣城的“醉春樓”尋歡作樂了。
如今郭天要和藍天鳳一起去大余縣城打探消息,藍天鳳是正中下懷。
郭天不是答應了要到大余縣城的“醉春樓”慶祝自己治愈了狐臭之患嗎?正好一舉兩得,藍天鳳的心早就飛到“醉春樓”里去了。
藍天鳳是一個舉重若輕的人,正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想當年藍天鳳在路邊撒尿的時候,只是無意中大喊了一聲,就把一個客商嚇得落荒而逃,讓藍天鳳白白得到了一擔財物,從而讓藍天鳳知道了盜匪的威力,也讓藍天鳳走上了占山為王的道路。
要不是那無意的一嗓子,藍天鳳現(xiàn)在可能還是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當上土匪后,藍天鳳是如魚得水,看來他天生就是當土匪的料。
藍天鳳要不是碰上了謝志珊恐怕早就被官府剿滅了,正是因為遇上了謝志珊,讓藍天鳳的長處得到了更好的發(fā)揮。
謝志珊舉輕若重,藍天鳳舉重若輕,兩個人似乎相得益彰,取長補短,相輔相成。
不過要讓山寨在官兵的多次圍剿中生存下來,并不斷發(fā)展壯大,光靠謝志珊和藍天鳳兩個人是遠遠不夠的,謝武金正好可以更好的把謝志珊和藍天鳳的長處發(fā)揮出來。
正是其貌不揚的謝武金,讓謝志珊的力量不斷發(fā)展壯大,威名遠揚。
謝武金沉默寡言,卻極好讀書。有時舉輕若重,有時舉重若輕。
同時,謝武金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這次攻打大余縣城也是謝武金力主,謝志珊才最后下決心的。
大余縣城,作為梅關古驛道的必經(jīng)之地,是歷來兵家的必爭之地。
而謝志珊要攻打大余縣城,是要冒極大風險的,不過“兵者,詭道也”,兵行險著出其不意,往往能夠出奇制勝。
因此謝志珊在攻打之前,要讓藍天鳳和郭天等人到大余縣城去一探虛實。
“醉春樓”,正是打探消息的最好去處。醉春樓作為大余縣城的最豪華妓院,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醉春樓在南安府和贛州府都是鼎鼎有名的,達官貴人,挑夫走卒,三教九流之人,充斥其中。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時期的齊國管仲設立國營妓院收取稅金,據(jù)說是國家發(fā)展妓女事業(yè)的開始,管仲也成了妓女行業(yè)的祖師爺。
后來漢武帝又創(chuàng)立了軍妓制度,讓妓女為軍人提供服務,體現(xiàn)了雄才大略的皇帝善解人意,關心士卒性苦悶的仁慈心腸。
到了隋朝,隋煬帝設立教坊,廣納歌舞藝人,縱情聲色。
唐朝沿襲了隋朝的教坊制度,風流皇帝唐玄宗更是擴大教坊機構(gòu),教坊藝人達到一萬多人。
他還不滿足于此,又設立梨園,極盡無恥荒淫之能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尤其唐玄宗設教坊,置梨園,統(tǒng)一萬多官妓作樂,以及和楊玉環(huán)的風流韻事傳遍朝野后,各級官員極為羨慕,從而紛紛效仿。
地方上諸道、方鎮(zhèn)、府司、州縣軍鎮(zhèn)都設有官妓,每逢節(jié)日宴游,迎送官員,招待賓客,都要分配妓女前去歌舞陪侍。
官妓營妓向長官無償獻身,被認為是一種義務,他們中出類拔萃的往往被一二把手獨占,營妓官妓為官員們生出孩子的也不在少數(shù)。
有的官員還為妓女爭風吃醋,鬧得不可開交。
有的官員則以妓女做人情,妓女成為向上級官員行賄的重要途徑。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就讓元稹把杭州歌妓商玲瓏借去玩了一個多月。
白居易有不少詩歌,充滿自豪的記載了他嫖妓宿娼的行徑。
落魄江湖載酒行,
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
留得青樓薄幸名。
唐朝詩人杜牧的一首《遣懷》,讓多少名人騷客對青樓妓院心向往焉。
到了宋朝的著名婉約派詞人柳永,寫了許多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感情的詞,詞中的女主人公多是一些淪入青樓的不幸女子,柳永在詞中不僅表現(xiàn)了世俗女性大膽而潑辣的愛情意思,還寫出了青樓女子的痛苦心聲。
柳永出身在一個典型的官宦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統(tǒng)訓練,養(yǎng)成功名用世之志,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樓楚館,接觸到“競賭新聲”,浪漫而放蕩不羈的性格便顯露了出來,因此青樓就成了柳永的常去之處。
科舉落第后柳永沉溺于煙花巷陌,都市的繁華,歌妓的多情,使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與快樂。
在宋代歌妓以歌舞表演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他們的生活處境。
演出效果取決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詞,演技靠個人的勤奮練習,而詞則靠詞人填寫。
歌妓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觀眾,往往主動向詞人乞詞,希望不斷獲得詞人的新詞作,使自己成為新詞的演唱者,讓聽眾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時也希望通過詞人在詞中對自己的贊賞來提升名氣。
柳永落第后,頻繁的與歌妓交往,給歌妓填詞,供他們在酒肆歌樓里演唱,常常會得到他們的經(jīng)濟資助,令柳永衣食無憂,從而也更加使柳汞流連于煙花巷陌及青樓妓院不能自拔了。
柳永晚年的時候勤困潦倒,一貧如洗,死的時候也沒有親人祭奠。
都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可是歌妓們念他的才學和癡情,湊錢給柳永落葬,每年的清明節(jié),妓女們又相約赴柳永的墓地祭掃,并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事不關風與月!
話說在大余縣城的“醉春樓”,也有這樣一位風塵女子,姓齊名二娘。
這齊二娘有著悲慘的身世,齊二娘乃河北人士,在她九歲的時候,因為父親被貶到廣東梅縣為官,于是跟著父母從河北到廣東。
誰知到了大余縣城就要進入廣東境內(nèi)的時候,父母和年幼的弟弟相繼染上了惡疾去世,只留下她一個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大余縣城,幸虧被一對無兒無女的老夫婦收留。
誰知才過了三年,那對夫婦又相繼離世,無依無靠的齊二娘又被一個酒鬼收養(yǎng),最后被賣到了“醉春樓”,做了一個賣藝不賣身的風塵女子。
“自古燕趙多豪杰”,這個齊二娘,雖然自己身世悲慘,但卻是一個性情剛烈具有俠骨柔腸的奇女子。
加之出生于書香門第,自幼讀誦四書五經(jīng),于琴棋書畫亦是樣樣精通,有幾次醉春樓的姐妹受到別人欺凌,連醉春樓的老板都不敢出頭,倒是齊二娘把那些人痛斥了一頓,令他們灰溜溜的離開醉春樓,再也不敢前來惹是生非。
因此齊二娘得到了醉春樓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敬重。
不是愛風塵
是被前緣誤
花開花落自有時
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
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滿頭
莫問奴歸處!
這個齊二娘可是一位具有才氣和壯志的風塵女子,有多少人想要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她就是賣藝不賣身,對金銀財寶更是視之如糞土。
齊二娘長著一張優(yōu)美的鵝蛋形臉龐,加上一雙黑眼睛,眼睛上面是弓形的純凈的像是畫上去的眉毛,長長的睫毛,加上一個筆直纖細的鼻子,一張勻稱的時而露出笑意的嘴,如白玉般閃著光澤的牙齒,讓人忍不住想一親芳澤。
像黑綢緞一般的頭發(fā),隨意的盤在頭上。一縷劉海飄落在光潔的額頭上,兩只珠圓玉潤的耳朵襯托著優(yōu)雅的玉頸,讓人一看就是一個氣質(zhì)高雅的大家閨秀,要是齊二娘不是在“醉春樓”中出現(xiàn),誰也不會把她當做一個風塵女子。
沒有人會去問齊二娘的年齡,也沒有人會去在意齊二娘的年齡。
對于許多人來說,只要能看到齊二娘的舞姿,能聽到齊二娘撫琴吟唱就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了。
謝志珊也一樣,謝志珊堅信他比任何人都更懂齊二娘。
因此謝志珊只要到了大余縣城,就一定會到醉春樓去聽齊二娘撫琴唱歌。
謝志珊到了醉春樓,并不擔心會被官府的人發(fā)現(xiàn)。
醉春樓的老板和謝志珊是同鄉(xiāng),是一個非常講義氣的人,再者說了謝志珊還救過醉春樓老板的命。
自古以來開妓院的人都要黑白兩道通吃,最主要的是雙方都不得罪,因此謝志珊才會允許郭天請藍天鳳等人到醉春樓去尋歡作樂,順便打探大余縣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