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接近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種觀點認為:當別人在你周圍時,你更易于享受他們提供的各種回報。其他條件相同時,近在身邊的同伴比相距較遠的會更有優(yōu)勢:與一個相距較遠的伙伴交往,其花費和付出的努力有著更高的成本 如長途電話費和路上的耗時。有距離的關(guān)系回報性更?。弘娮余]件中愛的表達并沒有在臉頰上真實的一吻那樣動人;長距離的浪漫關(guān)系通常沒有身邊的浪漫關(guān)系那樣更令人滿足。
戀愛中人可能會相信,由于他們的感情基礎已經(jīng)非常令人滿意了,暫時分開一段時間不會影響他們的浪漫感情。實際上,分離將使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受到挫折。對已經(jīng)結(jié)婚的人來說,分開一段時間也比住在一起更容易離婚。
熟識導致更加喜歡
民間智慧認為“熟識導致鄙視”,但研究結(jié)果并非如此。與某人的重復接觸不僅不會引發(fā)不快,反而會增加我們對他的喜歡,這就是屢見效應。也許我們并沒有與他交談,但我們傾向于喜歡臉熟的人,而不是陌生人。
研究者提供了一個關(guān)于屢見效應的有趣例子。在一個學期里,他們讓大學女生在某些課上出現(xiàn)15次,10次,或5次。這些女生從來不和任何人交談,只是坐在那里。在學期末,這些女子的相片被拿給上那門課的學生,他們反應如何呢?結(jié)果非常明顯:學生們更多地被那些面熟的女子吸引,也更喜歡這些女子,而不是那些從未露面的女子。
由于接近能導致熟識,而熟識導致喜歡,與某人頻繁的接觸不僅能夠使交往更加方便,還能夠使那個人顯得更有吸引力。再舉一個例子,真正認識同性戀者的異性戀人士,與那些根本不認識同性戀者的人相比,對同性戀有著更為接受的態(tài)度。
接近也會產(chǎn)生不利作用
接近能夠增加吸引力,但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不斷地吃到喜愛的食品,聽到喜愛的歌,甚至見到戀人,都會帶來厭煩。熟識會促進吸引,但與可憎、難于相處的人接近,并不一定會使我們更喜歡他們。如果我們與某人相處愉快,當他們在身邊時,我們會更喜愛他們。但是,如果他們令人生厭的話,接近可能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確實,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居住區(qū)的研究表明,盡管大多數(shù)住戶的朋友住在附近,但他們的仇人也住在附近!很少有人會說他們討厭住在幾棟樓之外的某人。人們討厭那些惹他們不快的近鄰,因為對方要么大聲地放音樂,要么讓寵物瘋跑,等等。顯然,接近使得相互交往成為可能,但并不能保證接下來的發(fā)展也能遂人愿。我們易被周圍的人所吸引,但如果我們與他們的交往不愉快,我們會更不喜歡他們。
外表吸引力
我們見到別人時可能最先注意到什么?當然是他們的長相了。盡管我們都知道人絕不僅僅只限于外表,但長相在交往中確實起重要作用。外表吸引力對第一印象的形成產(chǎn)生相當?shù)挠绊?。一般而言,對也好,錯也罷,我們很容易認為長得好看的人更令人喜歡,也更好。
對美貌的偏見
設想給你一張陌生人的照片,只靠這個惟一的信息,要求你猜測這個陌生人的性格。這類研究通常發(fā)現(xiàn)外貌具有吸引力的人,更容易被認為是有趣的、善于交際的,在生活和愛情方面更可能得到成功(參見表2.2)??傊?,我們似乎在使用一種簡單的刻板印象或定勢思維,即美的就是好的。我們認為長得好看的人也擁有優(yōu)秀的品質(zhì),與他們的外形相匹配。
我們當然不會認為長相好看的陌生人十全十美。思維定勢讓我們覺得外形好的人是快活的,具備社交技巧而且有智慧,自我控制能力強,但是它不會影響我們對于其操守和激情的判斷。美貌甚至有副作用:太漂亮的人常被認為愛慕虛榮,處事隨便。即便如此,外貌好看的人給陌生人的印象無疑要好過長相一般的人。
對于美貌的偏見在東西方文化中都存在,但不同的文化對美貌的看法有所不同。比如在韓國,美貌的人被認為好相處、智慧、有社交技巧,和美國人的判斷是一樣的。但是,與韓國的集體主義的文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