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指南:
1、講究不時不食的蘇州人,其實日常的美食同樣讓你吃出幸福感~
2、最值得打卡的蘇州四條巷子,讓你從街頭吃到街尾~
前陣子編輯部剛剛給大家
安利了蘇州的三蝦面
身邊有不少朋友都嚷嚷著要去蘇州
大家都知道蘇州人講究不時不食
所以往往我們都會趕著時令去蘇州
但今天要告訴你的是
其實anytime去這座城市
藏在巷弄里的日常美食同樣讓你滿足
蘇州的巷子觀前、平江、山塘……
能玩的地方一抓一大把
所以今天
我們找了蘇州的美食老饕?guī)?/strong>
為你推薦4條藏著地道美味的巷子
適合初次打卡蘇州的朋友
----------------------------------------
山塘街
山塘街,每一個來蘇州都會抵達的地方。
早上9點左右,街上游客較夜晚少了很多,往里走幾步,左手邊有個懸掛著“品味坊”的拱形門,今天的第一站美食,就在門后的這條小巷子里。
老山塘梅花糕
小小的巷子雖不大,卻也是臥虎藏龍,藏著不少美食,糕點、糖粥、餛飩……特色蘇式小吃都包含其中。
模具里梅花糕散發(fā)出香氣,簡單用紙包裹好就可以吃了,燙呼的梅花糕就得趁熱吃才行,香得撩人。
糕點色澤金黃,外圈厚實飽滿,上層焦糖充斥甜香,糕團味道比較中規(guī)中矩,不是那么靈。中間豆沙餡卻讓人眼前一亮,香濃軟糯,甜而不膩。
大阿二生煎
吃完海棠糕返回山塘街主路,沿路往東,就來到了蘇州生煎店老字號--大阿二生煎,古風(fēng)古色的風(fēng)格很有韻味。
蟹粉生煎是這家招牌之一,阿姨幫忙熱過后拿到桌上,撒了些許芝麻與蔥花的生煎外形飽滿油亮。
咬一小口生煎皮,沒有想象中那樣溢出湯汁,咀嚼后整體口感偏干,餡心味鮮還不錯,底皮金黃脆香,若是走累了嘗一嘗倒也無妨。
馬棟佩燒麥
馬棟佩燒麥算是來山塘街必吃的,兩塊五一只的價格也十分親民。
只不過她家的燒麥最好提前電話預(yù)約,現(xiàn)在即使是淡季,她家依舊每日要賣出1000個燒麥,可見人氣頗高。
秋娟小吃店
這家秋娟小吃藏得十分隱蔽,店主是安徽人開了有24年了,稱得上是老蘇州家門口的餛飩攤,7元一碗的價格可以算是很良心了。
配上店主自家熬制的辣椒醬,來蘇州的第一碗餛飩不妨就從山塘街里的秋娟小吃開始吧。
出了山塘街,左轉(zhuǎn)走上廊橋,不遠處就是閶門遺址。
若是吃得夠飽,可在閶門逛上兩圈,品一品曹雪芹筆下的“姑蘇城的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的風(fēng)流富貴之地”。
------------------------------
西中市
作為從明代至今閶門內(nèi)的主要商業(yè)街,西中市沿街現(xiàn)多保留民國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美食店鋪也是一家接著一家。
五德居
店面小小一間,位于西中市135號。來這兒買雞的大多是老蘇州,偶爾也有些望著人流擠過來的游客。
五德居的白斬雞價格不貴,23.8一斤,每天限供200只,只賣6個月,買上半只雞還送一盒鹽水花生。
皮帶黃油,肉色潔白,看上去盈潤發(fā)亮,饞得口水直流。
夾起一塊,雞肉和雞皮之間有一層凍水,雞肉剛剛斷生,雞腿骨中骨髓仍然鮮紅。不用慌,骨髓帶血恰巧證明了雞是真的嫩,這就跟吃好的牛排要吃三分熟一個道理。
雞中之最,當(dāng)屬雞脊梁上的這塊肉,肥瘦適中,入口冰涼,滑溜溜,肉質(zhì)極為鮮嫩,肉皮不分離,外面的雞皮吃起來像果凍一樣Q彈爽滑。
此刻,再搭上一碗清淡的白粥,簡直完美。
鼎盛鮮 三鮮千張包
這頭一家,就選在鼎盛鮮了。依舊很老蘇州的店鋪裝修風(fēng)格,在蘇州也算是小有名氣的,賣的都是泡泡餛飩、蒸餃、包子及各色蘇氏糕點等。
相比餛飩湯包等普通吃食,小行更推薦你們嘗一嘗三鮮包千張這道別處吃不到的美味。
千張皮需用豆汁的頭汁制作,豆味夠足,然后包進火腿、開洋、干貝和肉和成的餡,做好后須在高湯中煮一遍。
閶門姚記豆?jié){
閶門姚記豆?jié){算是蘇州的早期網(wǎng)紅店,往往一大早就開始排隊。多少蘇州人曾把24h不打烊的閶門姚記當(dāng)做深夜的一方容身之處。
既然來到姚記豆?jié){,必是要嘗一嘗店內(nèi)的豆?jié){油條。一碗咸豆?jié){滿滿當(dāng)當(dāng),配上蔥花、油條便是蘇州人吃了幾十年的熱乎早飯。
吃不慣咸豆?jié){也可來上一碗甜豆?jié){,對中國胃來說,豆?jié){油條遠比漢堡可樂更舒坦。
柳記姑蘇味
來蘇州赤豆小圓子也是必吃的,西中市的這家名氣不大,但環(huán)境還可以,一樓點單二樓用餐,透過二樓的窗戶還能看到粉墻黛瓦,若是有陽光的話就再好不過。
赤豆小圓子非常細膩,豆沙清爽不黏膩,小圓子比湯圓吃起來更好下口,一碗下去晚飯都不會覺得餓。
湯團小吃
西中市還有一家專做湯團小吃的,蘇州人溫良細膩的性子從一只豆沙餡兒的湯團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傳統(tǒng)蘇式小店里的湯團個頭非常大,一般女生吃兩只就足夠了,糯米的東西多吃對胃也不太好。
-------------------------
吳趨坊
沿著西中市向東走拐進吳趨坊,這里則是另一派老蘇州的人情味景象。樸素而有市井年代感,街邊的“小破店”更是吸引了一批批為美食而來的吃貨們。
陳記泡泡餛飩
作為泡泡餛飩?cè)揞^之首,陳記泡泡餛飩絕對是一家隱在小巷里的“神店”,劉嘉玲回蘇都會來吃的餛飩店。
蘇州人吃泡泡餛飩可有三大講究,一看餛飩有無泡泡,二看皮是否薄度適中,三看湯底口感和味道。
陳記的泡泡小餛飩看起來胖鼓鼓的十份可愛,撈起一個,餛飩晶瑩剔透、面皮薄而不爛,餡倒是不多,但大骨湯卻是極鮮美的。
顏二石磨豆?jié){
顏二家的石磨豆?jié){,小行每次來吳趨坊都會買上一杯,他們家的豆?jié){是實打?qū)嵱檬?,一點一點磨出來的。
乳糖不耐受的人喝牛奶容易腹瀉,但喝豆?jié){就好得多,尤其是石磨的豆?jié){會更濃稠,早餐的時候來一杯感覺整個人都溫柔了。
土家醬香餅
事實證明有時候店鋪名并不能涵蓋所有菜品,在土家醬香餅店小行還get了這樣一碗紅燒牛肉面。
有牛肉有青菜,營養(yǎng)相當(dāng)均衡了,熱乎乎的面湯嘗起來真的有點像方便面,面條非常筋道,屬于北方人愛的款,當(dāng)然啦小行也喜歡這種面條。
若是心相好,還能加點醋和辣椒,手動來碗拌面,一面兩吃的時候覺得自己特別富有。
-------------------------
書院巷
蘇州有個中學(xué),里面的學(xué)生都特別幸福。他們的校服好看,學(xué)校被綠植覆蓋,還能看到小園林,最重要的是他們校門口雖然在修路,卻擋不住旁邊藏著條美食街。
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學(xué)后,書院巷就成了他們的天堂。天一黑,還會出現(xiàn)很多上班族來“噶噶鬧忙”。
龍門花甲
愛花甲愛到魔障的小行看見花甲自然拔不動腿... 這家龍門花甲就在書院巷32號。
花甲洗的很干凈,而且每只看起來個頭都特別大。
錫紙花甲的燒法千千萬,這一家是直接把錫紙放到電磁爐上“咕嘟咕嘟”的,不會散開看起來特別衛(wèi)生。
除了花甲之外,店里還有蟶子蟹角等,花甲可以加不同的料,價格跟市面相同。
花甲的辣味偏多,蒜味很輕,喜蒜口花甲的吃貨們可能會覺得一般啦。不過這家店不會像其他很多花甲那樣吃完想灌很多水,很入味但佐料感很輕,不會覺得“辣嘴巴”。
雜糧煎餅
這隊伍排的,還沒走過去小行已經(jīng)被陣勢嚇到了。
這是一家夫妻山東煎餅攤,而且又沒有門頭...詢問叫什么的時候,餅攤老板毫不猶豫的說到:“就叫山東煎餅!一說大家都知道!”
好吧,看來這條街上的小吃都是低調(diào)的深藏不露型。問了一下才知道夫妻兩人都是山東的,在蘇州做煎餅已經(jīng)做了15年了。
十五年如一日,“當(dāng)年我們在蘇州做山東煎餅的時候,基本沒人在做的,轉(zhuǎn)眼遍地都是咯”。
這里除了傳統(tǒng)的山東煎餅,菜煎餅也是很受歡迎,每人可以自主選擇加什么素菜,菜的種類也是非常多。
傳統(tǒng)的山東煎餅是大叔在做,素菜煎餅是阿姨在做。在鐵板上把素菜炒熱之后,趁著鐵板的熱度把大叔遞過來的薄煎餅烘熱,然后快速把菜卷起來,一氣呵成!看看排隊的人一直不減就知道口味肯定不差,很多回頭客。
新豆花
晚飯或夜宵吃膩了不用怕,新豆花里的甜品會暫時解救一下你的胃。
豆花和豆滋老板都推薦的紅豆,說是招牌,小行就來了一份紅豆豆花。
吃之前感覺模樣還挺像雙皮奶的,不過吃起來完全不一樣,比雙皮奶要濃稠厚重很多。因為紅豆的甜味太足,幾乎遮蓋掉了所有的豆味,想吃豆花的吃貨們可以試試看原味的,或許會好很多。
吃完要走的時候還看到了超可愛的包子,少女們估計會很喜歡~
這樣吃下來小行已經(jīng)吃不下任何東西了... 然而還有很多好吃的店鋪沒有寫到,比如裝滿了兒時回憶、餛飩很好吃的矮腳樓▼
比如半夜新鮮出爐的花卷、饅頭▼
比如街邊路燈下的烘山芋▼
門口有一條美食街的中學(xué)生都是最幸福的~ 趁著天黑下來,去書院巷吃一遭吧~
這些藏在蘇城街巷
日常而又簡單的食物
不管是游客還是本地人
都能在這里好好吃上一頓重啟元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