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的祖先是原雞,又名“菜花雞”。它身材瘦小,肉質(zhì)粗糙,性情溫順,不會飛翔,以昆蟲和草籽為食,年產(chǎn)蛋10至15個。原雞后代至今仍在我國云南、海南以及印度、緬甸等地繁衍。西雙版納的原雞常下山與家雞交配,生出雜種蛋,孵出雜種雞。
也就是說,人們從原雞開始,培育出N多種千奇百怪的家雞。
外表看上去很獨特,跟普通的雞有一定區(qū)別?;痣u于十五世紀末輸入到歐洲,引入中國的時間更晚?;痣u現(xiàn)在北美洲的南部還有野生的。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毛色較黯淡?;痣u翼展可達1.5~1.8米,是當?shù)亻_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痣u共有六個亞種,現(xiàn)代的家火雞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馴化當?shù)氐囊吧痣u而得來。
珍珠雞,又稱珠雞、山雞、幾內(nèi)亞鳥。是雞類其中一科原產(chǎn)自非洲。因其全身羽毛灰色并有規(guī)則的圓形白點,形如珍珠, 故稱'珍珠雞',兩翼發(fā)達有力 1日齡就有一定的飛躍能力,一天中可不停地走動,膽小易驚,若一只母雞發(fā)出刺耳的叫聲,整個雞群會發(fā)生連鎖反應(yīng)。
烏雞,絲羽烏骨雞長著一身雪白蓬松的細絲狀羽毛,連短短的腳上都覆蓋著毛茸茸的細毛。由于長得奇特可愛,近些年來還成了風(fēng)行世界的新潮寵物。
嘴巴和雞冠呈紫黑色,和絨球一般的白色腦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絲羽烏骨雞原產(chǎn)中國江西省泰和縣武山,所以也叫武山雞。在中國,它們既是珍貴的食材,也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中藥。你是否想起烏雞白鳳,它是用于氣血兩虛,身體瘦弱,腰膝酸軟,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的,中藥方劑。
紅腹錦雞又名金雞,雄鳥羽色華麗,頭具金黃色絲狀羽冠,上體除上背濃綠色外,其余為金黃色,后頸被有橙棕色而綴有黑邊的扇狀羽,形成披肩狀。下體深紅色,尾羽黑褐色,滿綴以桂黃色斑點。雌鳥頭頂和后頸黑褐色,其余體羽棕黃色,滿綴以黑褐色蟲蠢狀斑和橫斑。為中國特有鳥種,該物種分布的核心區(qū)域在中國甘肅和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qū)。
印尼全黑雞應(yīng)該全世界最黑雞了,它們?nèi)砝锢锿馔舛际羌兒诘?,甚至連血液顏色都比一般的雞深許多。
在飼養(yǎng)家雞的過程中,人們經(jīng)常有意地培養(yǎng)因為基因突變而出現(xiàn)的黑肉家雞。奇特的黑雞品種就慢慢形成了,絲羽烏骨雞和印尼全黑雞都是這么來的。
印尼全黑雞倒不是終生都黑不溜秋,你知道它在什么時候不是黑色的嗎?當它還是一個蛋的時候不是黑的!印尼全黑雞生的也是紅殼蛋。
瓢雞體型獨特,沒有圍羽,長得像一把瓢,屬肉蛋兼用型品種,是中國稀有的地方雞種之一。該品種具有性情溫順、適應(yīng)性強、易肥、產(chǎn)肉性能好,肉品質(zhì)優(yōu)良等特點。
瓢雞原產(chǎn)地為云南省普洱市鎮(zhèn)沅縣,主要分布于田壩鄉(xiāng)的田壩村、瓦橋村、三河村,者東鎮(zhèn)的者整村和按板鎮(zhèn)的磨慶村、宣河村,相鄰的寧洱縣梅子鄉(xiāng)也有少量分布。
波蘭雞(貴婦雞)
波蘭雞可真是雞中的非主流。雄雞頭頂濃密修長的羽毛幾乎蓋住了雙眼和“V“字形的雞冠,看起來有點像會走路的雞毛撣子。
波蘭雞也叫貴婦雞,波蘭雞母雞不僅很會下蛋,還是一種著名的歐洲觀賞雞。
不過,人們養(yǎng)波蘭雞的歷史很長,它們到底是不是真的來自波蘭已經(jīng)沒有人知道了。
因為頭上的長毛經(jīng)常擋住視線,波蘭雞走路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不像塞拉瑪雞那么神氣活現(xiàn)。
成年貴婦雞,全身羽毛黑色為基調(diào),白色飛花不規(guī)則的分布全身,白花以頭部、頸部、胸部較密集;喙淡肉色,腳有5趾,脛部肉粉色,有淡黑色斑點。尾部上翹,似來航雞,體態(tài)輕盈,步履緩慢,氣質(zhì)高貴。
銀花波蘭雞母雞
阿勞科雞背后光禿禿的沒有尾巴,嘴巴兩側(cè)各有一簇蓬松的羽毛,看起來像是一道滑稽的八字胡。
阿勞科雞來自南美智利,那對毛胡子其實是特別發(fā)達的耳羽,它可是世界上唯一能生藍殼蛋的家雞品種!
這淺藍色雞蛋還真漂亮。
陶冬雞的身體壯碩得出奇,一雙滿是顆粒狀鱗片的大腳更是巨大得不可思議。
不過它們奇怪的巨腳是由于基因突變還是返祖現(xiàn)象造成的,目前科學(xué)家還不清楚。
密恐的小伙伴,對不住了……
在越南,當?shù)厝税阉Q為龍雞,也許長得太像“雞中的霸王龍”了。它們的肉很貴的,不過,你敢吃嗎?
來自馬來西亞的塞拉瑪雞是全世界最小的家雞品種,成年之后一般還不到半公斤重。
這只比保溫杯高不了多少的小公雞,正昂首挺胸地在踱步子呢。
成年的塞拉瑪雞比一個可樂罐高不了多少。
作為世界著名的觀賞雞品種,它們的故鄉(xiāng)還經(jīng)常舉辦塞拉瑪雞舞蹈大賽(腦補一下它們翩翩起舞的畫面)。
大圍山微型雞(云南六大名雞之一)
大圍山微型雞是中國稀有雞種之一,原產(chǎn)于云南省屏邊縣,屬肉蛋兼用和競技觀賞型的地方品種。該品種遺傳性能穩(wěn)定,與茶花雞或小體型本地雞的雜交后代,仍主要顯示微型雞優(yōu)良特征。
微型秀麗,斗技強,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就巢性較強。出肉率高,低脂肪,低膽固醇,肉香而細嫩,當?shù)厝罕姺Q之為'香雞'。
武定雞(云南六大名雞之一)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鳳凰飛了十萬八千里來到了武定獅子山,便再也不愿離開獅子山,一時間引得百鳥朝鳳,蔚為壯觀。后來久居于此的雄獅與鳳凰展開了獅鳳之爭。苦斗了三天三夜,共五百回合,鳳凰逐漸不支,聰明的彝族獵手阿塞加入了戰(zhàn)斗,救了鳳凰,鳳凰為了答謝獵手拿出了兩個蛋給他,蛋孵化出來的小生命毛色華麗、體態(tài)豐盈。它們相互繁衍,從此鳳凰的后代——'武定壯雞'代替了彝家寨子普通的雞,在彝家寨子繁衍生息。
鹽津烏骨雞(云南六大名雞之一)
鹽津烏骨雞因有起源并主產(chǎn)于云南省鹽津縣而得名。它集口味美、保健、藥用之大成于一體,并主要生長和分布于烏蒙地區(qū)而故稱“烏蒙珍禽”。
它是在鹽津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高熱高濕的氣候條件下,經(jīng)過長期的自然選育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一個地方珍禽,是云南省著名的地方良種。
茶花雞是家雞的祖先,因其啼聲似 “茶花兩朵”故名茶花雞。
公雞體羽上體多紅色,下體黑褐色。母雞體羽上體大都黑褐色,上背黃而具黑紋,胸部棕色。云南茶花雞習(xí)性,棲于熱帶和亞熱帶山區(qū)的密林中,常至林緣的田野間覓食植物種子、嫩芽、谷物等,兼吃蟲類及其他小形動物。
巢營于地面稍凹隱處,鋪以落葉和雜草等。在云南南部2月開始產(chǎn)卵,3~5月為高潮期,有的持續(xù)到10月?,F(xiàn)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云南茶花雞分布范圍:主產(chǎn)地是潞西、永德、鎮(zhèn)康、耿馬、雙江、西盟、景洪、勐海、勐臘、思茅、景東、綠春、金平、河口與富寧。
無量山烏骨(云南六大名雞之一)
無量山烏骨雞體型大,頭較小,頸長適中,胸部寬深,胸肌發(fā)達,背腰平直,骨骼粗壯結(jié)實,腿粗,肌肉發(fā)達,體軀寬深,呈方形。頭尾昂揚,耳多為灰白、部分有綠耳,喙平,上喙彎曲,喙、脛、趾為鐵青色,皮膚多為黑色,少部分為白色,腳有脛羽、趾羽,故稱“毛腳雞”。有高腳、短腳、單冠、復(fù)冠,白羽黑肉、黑皮黑骨黑肉雞等幾個類群。
日本長尾雞是全世界尾羽最長的鳥類。
在日本戰(zhàn)國時代,一些貴族喜歡用長長的雄雞尾羽裝飾盔甲,當?shù)厝藦哪莻€時候就開始培育長尾雞了,現(xiàn)代長尾雞的尾羽平均長度達到了5、6米。1974年的一只長尾雞,尾羽長到了12米多,成為地球上尾巴最長的鳥兒。
蘆花雞
在我國的斑紋洛克稱為蘆花雞,羽毛黑白相間,公雞斑紋白色寬于黑色,母雞斑紋寬狹一致。蘆花雞是優(yōu)質(zhì)雞,原產(chǎn)山東汶上縣,現(xiàn)江蘇泗洪有大型養(yǎng)殖基地,體型橢圓而大,單冠。該雞味美肉佳,據(jù)有藥膳作用,保健功效,肉質(zhì)細膩而精道。嶺蘆花雞,稱為柴雞之王,上上佳品!
再來看看中國四大斗雞:
漳州斗雞、中原斗雞、吐魯番斗雞、西雙版納斗雞
漳州斗雞
▼
中原斗雞
▼
吐魯番斗雞
▼
西雙版納斗雞
▼
再來看看其他不常見的野生雞種
石雞
石雞是中型雉類,共有14個亞種,體長27~37厘米,體重440~580克,比山鶉稍大一些。兩脅具顯著的黑色和栗色斑。
小田雞,雄鳥體羽以灰褐色為主。嘴短,背部具白色縱紋,兩脅及尾下具白色細橫紋。胸與臉灰色,眼紅色,有褐色過眼線。雌鳥色淡,耳羽褐色。棲息于林緣溪流、沼澤、農(nóng)田和水塘附近草叢中,在蘆葦叢、水稻田中覓食。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約20天。繁殖于中國東北、河北、陜西、河南及新疆喀什地區(qū),遷徙時經(jīng)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
黑水雞
紫水雞
鳳頭麥雞
灰頭麥雞
雉雞
云南最牛叉的雞來了?。?!
綠孔雀
屬雞形目,雉科,又名為越鳥, 也叫爪哇孔雀、龍鳥。產(chǎn)于東南亞的廣大地區(qū),棲息于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常成群活動,善奔走,不善飛行,性機警,膽小怕人,屬雜食性。
中文名:綠孔雀
英文名:Green peafowl學(xué)名:Pavo muticus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雞形目 Galliformes
科: 雉科 Phasianidae
屬: 孔雀屬 Pavo
種: 綠孔雀 P. muticus
綠孔雀雄鳥身體長約2.2米(包括長約1.5米的尾屏)。
綠孔雀的羽色鮮艷,以翠綠、青藍、紫褐色為主,多帶有金屬光澤。
綠孔雀雌性與雄性
尾上覆羽延長成尾屏,上面具有五色金翠錢紋,開屏?xí)r候尤為艷麗;雌鳥沒有尾屏,羽色也較遜色。尾屏可以起到保護色的作用。
綠孔雀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尤其喜歡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邊叢林以及林間草地和林中空曠的開闊地帶活動,不喜歡過于濃密的熱帶雨林。
常成群活動,多由一雄數(shù)雌和亞成體組成小群,有時亦見單只和成對活動。善奔走,不善飛行,行走時步履輕盈矯健,行走姿勢有似一步一點頭。疾走時像奔跑一樣,一般在逃避敵害時多大步急馳,逃竄于密林中。
通常很少起飛,但向下滑翔時亦飛得很快。白天活動,尤以早晨和下午活動較多,中午多上樹或在林中陰涼處休息,晚上棲息于樹上。性機警,膽小怕人,活動時不時抬頭觀望周圍動靜,鳴聲高而洪亮。
綠孔雀繁殖期3-6月。2月中下旬即出現(xiàn)求偶行為。此時雄鳥羽色特別艷麗,常追逐于雌鳥周圍,把鮮艷的尾上覆羽尾屏展開如扇狀,并不斷抖動,使其相互摩擦碰撞而發(fā)出‘沙~沙~沙’的聲響。 通常營巢于灌木和草叢中地上,每窩產(chǎn)卵4-8枚,一年繁殖1窩。卵乳白色、淡棕色或乳黃色、光滑無斑,微具光澤。
綠孔雀產(chǎn)于東南亞的廣大地區(qū),如印度東北部、緬甸、老撾、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在中國主要發(fā)現(xiàn)于云南和西藏地區(qū),數(shù)量稀少。
雞的種類實在多的數(shù)不清,還有很多種如:三黃雞、紅寶雞、艾維茵雞、雉雞、紅胸秧雞、藍胸秧雞、紅腿斑秧雞、白喉斑秧雞、斑胸田雞、紅胸田雞、斑肋田雞、董雞、骨頂雞、肉垂麥雞、距翅麥雞……
怎么樣,長見識了吧!雞年到了,別忘了把這么多高顏值的雞告訴你的朋友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