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太陽系,我們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這樣一幅圖景:
這都還算好的,大多數人想必都是小時候學到的太陽系模型的樣子:
圖片來源:by Serkanland ,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種印象在很多人的腦??梢哉f是根深蒂固的,然而這是不對的。
具體哪里不對呢?我們先來說說體積和質量上的差別。
如果有個足夠大的地方能把他們擺到一起去看(當然,不考慮引力的情況下)。那他們的個頭大概是這樣的,最大的木星是地球的318倍。如果地球是個橙子,那目前大概就得有我們吃飯的圓桌那么大。而水星和火星都是小家伙,金星和我們差不多。
圖片來源:by Lsmpascal,via Wikimedia Commons
但如果把太陽也擺進來,木星顯然也是個小家伙,地球就快渺小得忽略不計了。太陽不僅個頭足夠大,而且質量也特別大,占全太陽系99.86%的質量。
圖片來源:by Lsmpascal,via Wikimedia Commons
接下來,我們再來聊一聊距離。
講真,我們總說:太空,太空。實際上,整個形容是十分準確的,宇宙真的特別空,空到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力。
首先,我們來看看太陽系中各行星距離太陽多遠:
太陽:半徑70萬公里
水星:距離太陽5791萬公里
金星:距離太陽1.082億公里
地球:距離太陽1.496億公里
火星:距離太陽2.28億公里
木星:距離太陽7.783億公里
土星:距離太陽14.294億公里
天王星:距離太陽28.7099億公里
海王星:距離太陽45.0400億公里
柯伊伯帶:距離太陽80億公里
這什么概念?即使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軌道,距離太陽都比自身半徑大了83倍左右。所以和各行星軌道的距離相比,原本龐然大物的太陽簡直可以被忽略不計。
我們從平均軌道半徑和太陽半徑的倍數來感受一下:
太陽:半徑70萬公里
水星:平均軌道半徑是太陽半徑的82.7倍
金星:平均軌道半徑是太陽半徑的154.6倍
地球:平均軌道半徑是太陽半徑的213.7倍
火星:平均軌道半徑是太陽半徑的325.7倍
木星:平均軌道半徑是太陽半徑的1111.9倍
土星:平均軌道半徑是太陽半徑的2042倍
天王星:平均軌道半徑是太陽半徑的4101.4倍
海王星:平均軌道半徑是太陽半徑的6434.3倍
柯伊伯帶:平均軌道半徑是太陽半徑的11428.6倍
如果非要把軌道距離也考慮進去的話,那就需要把太陽看成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點,那就下面這個樣子:
我們豎著看就是這個樣子,水星到火星幾乎都塊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