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古墓麗影
2013年9月,我國唐代女政治家、詩人上官婉兒的墓現(xiàn)身陜西省西咸新區(qū)空港新城,引發(fā)關(guān)注。近日,據(jù)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披露,上官婉兒墓志研究工作有了最新進(jìn)展:墓志銘共982字,包括世系、經(jīng)歷、死因、葬地等信息。
上官婉兒,又名上官昭容,為唐高宗時期宰相上官儀的孫女,是唐代著名女政治家、女詩人,皇妃,被譽為大唐的“一代才女”和“巾幗宰相”。她與武則天、中宗相始終,一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頗具神秘色彩。憑借橫溢的才華,她從待罪之身一步步登上權(quán)力之巔,又影響了大唐的一代文風(fēng)。與此同時,由于她的才華和美貌,使多少男人拜倒在其石榴裙下,以至被非議者稱為“淫蕩才女”。這位奇女子在歷史上留下了太多的不解之謎。
春風(fēng)二度帝王宮
公元664年,長安,在宰相上官儀的家中,上官婉兒出生,她是上官儀的孫女。當(dāng)婉兒尚在襁褓之中,爺爺上官儀就因“離間二圣、無人臣禮”的罪名被武則天所殺,且連累全族,婉兒隨母親鄭氏被配入“掖廷”(宮女居住和犯罪家屬婦女宮中勞動之處)為奴?!缎绿茣酚涊d,上官婉兒“年十四,武后召見,有所制作,若素構(gòu)?!蓖駜菏且蛭牟杀晃鋭t天所發(fā)現(xiàn)和起用的。之后嫁給了武則天之子唐中宗(李顯)。在嫁給唐中宗期間,曾與武則天侄子武三思等人私通。然而,最新出土的上官婉兒墓志明確記載婉兒13歲時被封為唐高宗才人,42歲冊封為唐中宗的昭容。對此,陜西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教授于庚哲認(rèn)為,上官婉兒雖然是高宗才人,但他推測可能是武則天指定的,為了給婉兒一個名份,擺脫官奴或?qū)m人身份。
大唐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年方13的上官婉兒被武則天召見,此時的婉兒出落得明麗嬌艷,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fēng)度,加上天生聰秀,過目成誦,文采過人。武則天給婉兒當(dāng)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珠圓玉潤,調(diào)葉聲和,尤其她的書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則天看后大悅,當(dāng)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此后,武則天所下制誥,多出于上官婉兒的手筆,婉兒成了則天皇后的首席秘書。
此時的上官婉兒情竇初開,正是“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詩)之時,她在宮中見得最多的男人,除了高宗李治,恐怕就得數(shù)時年24歲的太子李賢了。因此又有了這樣的傳說:婉兒是李賢的侍讀,與“容止端雅”的李賢之間產(chǎn)生了愛情。然而傳說中的愛情即使存在過,也很快就被嚴(yán)酷的現(xiàn)實碾得粉碎。8月22日,27歲的李賢被廢去太子位。而置他于死地的那份廢黜詔書,據(jù)說正是17歲的婉兒奉武則天之命草擬的。
在唐宮中,上官婉兒和武則天這兩個絕頂聰明的女人,既相互仇恨,又惺惺相惜,兩人之間感情之矛盾復(fù)雜無以復(fù)加。精明的婉兒深知,宮廷中沒有愛情,像她這樣沒有背景的罪臣之女要在宮里混,頭腦和姿色是兩大法寶,“政治投資”至關(guān)重要,于是她很快又倒在了新任太子李顯的懷中。此后,李顯也被武則天廢黜,遠(yuǎn)戍鈞州、房州,婉兒這位“大秘”想在險惡的封建宮廷生存下去,只能選擇再次坐到了武則天侄兒武三思的大腿上。
美人如玉紅梅妝
唐代小說家段成式曾在《酉陽雜俎》中記載“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說的是上官婉兒違背了武則天的旨意因而被罰在額頭上刻字以示懲戒。關(guān)于婉兒為何受黥刑則有多種說法,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戶錄》中有詳細(xì)記載“天后(武則天)每對宰臣,令昭容(婉兒)臥于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覺。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后為花子,以掩痕也”。此說來自于與上官婉兒同時代的陳藏器撰寫的《本草拾遺》,似乎較為可信。然而在后人的記載中,關(guān)于婉兒為何受黥刑,卻更為玄乎。
古代色情小說《控鶴監(jiān)秘記》中說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甚至與男寵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免不得被引動,加上張昌宗姿容秀美,不由的心如鹿撞。一天,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diào)謔,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dāng)處死?!碧澋脧埐谔嫠蚯螅诺蒙饷?。
總之,上官婉兒因獲罪額有傷痕,心靈手巧的她就在自己的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的宮中便流行開了這種“紅梅妝”。
此后,上官婉兒曲意迎合,把武則天伺候的無一處不妥帖歡心。從圣歷元年開始,則天女皇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wù),權(quán)勢日盛。
纖手稱量天下士
公元705年,“神龍革命”爆發(fā),武則天下臺,唐中宗復(fù)位,復(fù)辟后的李顯大權(quán)在握,馬上召幸老相好上官婉兒,不僅冊封婉兒為“九嬪”之一的“昭容”,還命令她代替自己起草詔命。從此,婉兒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nèi)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在大唐的政壇和文壇盛極一時。這一時期,是上官婉兒紅得發(fā)紫的顛峰階段。她祖父一案獲平反,上官儀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她的母親鄭氏也被封為沛國夫人。此后,得寵的上官婉兒經(jīng)常勸說中宗李顯,大量設(shè)置昭文館學(xué)士,廣召當(dāng)朝詞學(xué)之臣,多次賜宴游樂,賦詩唱和。才思敏捷的婉兒每次都同時代替李顯、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數(shù)首并作,詩句優(yōu)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李顯又令婉兒進(jìn)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zé)o比。因此,朝廷內(nèi)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fēng)。
相傳上官婉兒將生時,其母鄭氏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一秤道:“持此稱量天下士。”鄭氏料想腹中必是一個男子,將來必能稱量天下人才,誰知生下地來,卻是一個女兒,鄭氏心中甚是不樂。這婉兒面貌美麗,卻勝過她母親,自幼兒長成聰明伶俐,出世才滿月,鄭氏抱婉兒在懷中戲語道:“汝能稱量天下士么?”婉兒即呀呀地相應(yīng),如今果不其然------
在史書記載中,上官婉兒被譽為“女宰相”,處理后宮事務(wù)。但在最新出土的墓志里,她的身份始終是嬪妃。對此,復(fù)旦大學(xué)漢唐文獻(xiàn)研究室助理研究員仇鹿鳴稱:“唐代女官系統(tǒng)兩套系統(tǒng),一套是嬪妃系統(tǒng),皇后昭儀昭容這樣下來;另外一套是后宮事務(wù)的系統(tǒng),也就是所謂六尚體系。我們過去一直把上官當(dāng)成內(nèi)宰相,但奇怪的是,她的正式身份還是妃子,沒有被授予六尚的職位。從上官的例子可以看出,這兩個系統(tǒng)不是截然分開的,上官這樣的嬪妃可以去做六尚的事情?!?/div>
無論怎么說,此時的上官婉兒在政壇和文壇上均春風(fēng)得意,但得意歸得意,婉兒畢竟是有七情六欲的健康女人,環(huán)顧人生,她美中不足的還是“私生活”。當(dāng)初婉兒和武三思有私情,如今武三思卻被淫蕩的韋皇后搞上了床,丟下婉兒一個人孤獨凄涼。于是婉兒的一縷癡情便全寄了在兵部侍郎、美男子崔湜的身上。崔湜年少多才,婉兒與他郎才女貌,堪為一對佳偶,如今結(jié)成露水姻緣,自然十分愉快,但婉兒尚有不滿意處,那就是崔湜在宮外,她在宮內(nèi),宮闈雖然弛禁,究竟有個中宗皇帝在上面,終究不方便。于是,足智多謀的婉兒又想出一法,請營外第,以便游賞,不明真相的中宗派人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為沼,疊石為巖,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婉兒終于如愿以償,與情郎崔湜從此日日鴛鴦戲浴。后來,崔湜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婉兒和權(quán)勢熏天的太平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fù)原職。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同齡,兩人又同在宮中長大,關(guān)系密切,只是為了保護(hù)情人崔湜,婉兒只好再次忍痛割愛,將自己的情郎轉(zhuǎn)而介紹給了太平公主作情人。
死諫力阻安樂奪權(quán)
據(jù)史書上記載,安樂公主是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后最寵愛的女兒,恃寵而驕、飛揚跋扈。曾在韋后的默許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當(dāng)儲君,上官婉兒與韋后、安樂公主一黨關(guān)系十分緊密。而新出土的上官婉兒墓志卻顯示,上官婉兒與韋后并非一伙,而且她還曾拼死阻擊安樂公主想當(dāng)“皇太女”的野心。
墓志以詳盡篇幅記載上官婉兒勸阻的過程,她曾四次向唐中宗進(jìn)諫,從檢舉揭發(fā),到辭官不做,再到削發(fā)為尼,都沒有得到中宗準(zhǔn)許后,最終婉兒采取了“請飲鴆而死,幾至顛墜?!币运老嘀G。婉兒喝毒藥后,太醫(y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之后婉兒多次請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將其降為“婕妤”。而安樂公主的“皇太女”之夢,最終也沒能實現(xiàn)。
針對上官婉兒自殺一事,中國唐史學(xué)會副會長、陜西師范大學(xué)教授杜文玉說,此前歷史上從來沒有記載過。由此也推翻了史書記載上官婉兒與韋后是一伙的說法。
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景龍四年(公元710年)7月,唐中宗李顯被老婆韋后與女兒安樂公主毒死,韋后將臺閣政職、內(nèi)外兵馬大權(quán)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黨羽和族人,朝政大權(quán)盡落韋氏之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得到消息的李旦之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7月21日,臨淄王李隆基發(fā)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后一黨,擁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兒執(zhí)燭率宮人迎接,并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劉幽求拿著遺詔求李隆基開恩,但疑心重重的李隆基無法信任這個長期擁有巨大權(quán)力的女人,為免除后患,他不顧說情,甚至沒有進(jìn)行詳細(xì)調(diào)查,也未經(jīng)審判,倉促之中擊殺上官婉兒于旗下。上官婉兒死時年僅46歲。
此后,相王李旦繼位,是為唐睿宗,睿宗之后兒子李隆基登基,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唐玄宗。
據(jù)新出土的上官婉兒墓志記載,唐睿宗李旦下詔安葬上官婉兒,該墓系太平公主游說唐睿宗修建。墓志稱“太平公主哀傷,賻贈絹五百匹,遣使吊祭,詞旨綢繆”。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太平公主很傷心,派人去吊祭,送奠儀五百匹絹,也就是“份子錢”,500匹絹在唐代是一筆巨款。
史載,唐景云二年(711年)七月間,上官婉兒復(fù)封為“昭容”,謚號“惠”。但據(jù)最新出土的墓志銘可以確定婉兒是被葬于唐景云元年八月,其墓志蓋上已刻上了“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即可確定在上官婉兒死后不久,也即被葬的時候就已經(jīng)恢復(fù)了其“昭容”的稱號而不是史書上記載的死去一年后。
留待后人評說
一代才女上官婉兒身亡后,其人品功過頗具爭議,人們對她的評價也趨于兩級。正史多抨擊其淫亂和操控朝綱,指其私通外臣。唐玄宗李隆基殺她時就稱“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俊?。
但同時代的文人張說則對上官婉兒推崇備至,張說評婉兒曰:“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云飛,成同宿構(gòu),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fù)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兩朝兼美,一日萬機(jī),顧問不遺,應(yīng)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要我說,一代才女上官婉兒出生時全家遭遇了一場血腥屠殺,死時又是一場血雨腥風(fēng)。她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的傳奇,她的文章力革南朝以來舊章,一洗江左萎靡之風(fēng),使大唐的文風(fēng)為之大變;有唐一代,與其說開古文復(fù)興運動之風(fēng)的是韓愈和柳宗元,毋寧說上官婉兒早已經(jīng)為盛唐的文學(xué)面貌繪出了清晰的藍(lán)圖。而她的詩作也在詩歌的題材范圍、抒情特征及格調(diào)氣度等方面超越了此前的宮廷詩,從而為詩歌從初唐宮廷詩的歌功頌德、綺錯婉媚邁向波瀾壯闊、盡善盡美的盛唐之音,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僅此一點,無論其余,上官婉兒在中國歷史上,就是才華橫溢、獨一無二的奇女子!
上官婉兒的詩文流傳至今的并不多,在她現(xiàn)存不多的詩作中,有一首屢被提及,那就是其抒懷之作《彩書怨》,就讓我以她的這首詩作結(jié)吧: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寫于2014年1月11日12:3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