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各位印友好!
今天是我們國慶后第一次見面呢,
在看文章前,
金石君先給大家看一方很有意思的印,
△文山
這方印雖只有兩個字,
卻奇趣無比,耐人尋味。
文山二字篆法圓潤秀美,
筆畫中間鏤空,配上極粗的邊欄,
形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視覺效果。
它到底是朱文???還是白文???
說它是朱文印,怎么有白文線條的外沿?
說它是白文印,怎么線條卻全是凸起來的?
按金石君說,它就是一方朱白“混血印”。
這方印不光印文有趣,其主人更是大有來頭呢!
在國家危難之際果斷“棄筆從武”,
一介書生穿上盔甲,拿起長刀砍向敵人,
他就是偉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接下來,金石君就來跟大家嘮嘮文天祥,
并欣賞欣賞他其余的自用印吧!
△文天祥
他出生在宋朝,
那是中國歷史上最憋屈的漢族政權,
單打獨斗不行,卻善于群毆。
經(jīng)常搞聯(lián)盟去攻打別國,
后來聰明反被聰明誤,
公元1234年,
宋抱著蒙古的大腿吞掉了金,
但是大腿抱得容易,
想要掙脫卻沒那么容易,
宋被狼外婆死死地盯上了,
都說亂世出英雄,這不,文天祥就出場了。
△天祥之印
這可是個牛人,
無論文章還是顏值,他都是翹楚 ,
家境還十分地好,活脫脫一個優(yōu)質的鉆石王老五
《宋史》描述他,
“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長目,顧盼燁然”。
都說正史惜字如金,
能夠用這么多字來描述他,
可見文天祥是真的夠帥!
除此之外,他的文章也是萬里無一
二十歲時去京城參加殿試,
考試前身體不舒服還在拉肚子,
竟然也輕輕松松考上了狀元。
這必須得歸功于
他那嗜書如命的老父親文儀的影響,
文天祥給自己取了一個寓意豐富的外號:文山。
△文山
科考中舉,此時的文天祥
也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當時的朝堂老大宋理宗在位已32年,
三天打魚五天曬網(wǎng)的,心思根本不在朝堂之上,
但是看到文天祥殿試時寫的策論,
他驚呆了,頭一次看到敢勸他勤政的文章
沉吟片刻,他做了一輩子最正確的一個決定
在試卷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勾。
他曾經(jīng)很感激理宗的欽點。
但好景不長,考中狀元才4天,
父親就患病去世,他請假回家,為父守喪3年。
而家里的萬貫家產(chǎn)也理所應當?shù)乇凰^承,
仕途上也是一片曙光,
組織部門任命他為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
上來就是副廳級,
這可真的是別人幾輩子的都修不來的運氣,
拜阿拉丁神燈都不一定會有這個效果。
△臣文天祥
既然都帶上了主角光環(huán),
那還是得來點不一樣的
于是當官第一年他就向官場射出了一支利箭。
蒙古軍隊在20多年的準備后,
終于現(xiàn)了原形開始向宋朝進攻。
可是朝堂上下無一人敢迎戰(zhàn),
所以打不過,還躲不過嗎?
宦官董宋臣向理宗提出建議:遷都。
文天祥極力反對,還要求將董宋臣處斬!
△天祥
皇帝雖然叫理宗,卻一點都不理人。
文天祥倒碰了一鼻子灰
后來他再次上書,一一列舉董宋臣的罪行,
理宗仍然不予理會,反而聽取了董宋臣的誣陷。
文天祥的職務一貶再貶,
沒多久,他又得罪了皇帝的小舅子宰相。
于是賈似道暗中命令
言官張志立奏劾罷免文天祥。
一個月后,文天祥以37歲的“高齡”退休。
△天祥之章
公元1275年,
蒙古大軍沿漢水南下,直指臨安。
太后急發(fā)《哀痛詔》,令天下勤王。
39歲的文天祥時任贛州知府,
捧著詔書痛哭流涕,經(jīng)過幾天徹夜不眠的思考,
他做了一個決定:變賣家產(chǎn),積極救國。
聚集了3萬多士兵,
他一文臣身份,從不曾拿劍,
現(xiàn)在卻不得不穿起鎧甲。
△文天祥印
當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臨安,
朝廷剛剛提拔投降派呂師孟為兵部尚書,
又封呂文德為和義郡王,想與蒙古修好。
文天祥向朝廷進言,詳細分析當下形勢,
勸諫皇帝應該奮發(fā)有為,果斷處事。
可是,朝廷怎么會聽他的?
文天祥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
出城與元朝丞相伯顏談判,
伯顏一怒之下將他關了起來。
后來在一次戰(zhàn)亂中,乘人不備,
文天祥成功逃脫,前往南方堅持抗元,
蒙古兵銳利的攻擊,
南宋沒有抵抗得住,
數(shù)不清的宋人成了囚徒,
文天祥的兩個兒子,
一個兒子在戰(zhàn)亂中病死,
一個兒子失蹤后杳無音信,
他的女兒柳娘、環(huán)娘,
還有幾個妻妾,也都悉數(shù)被元軍俘虜。
他的家族,幾乎被元軍一鍋端。
他也被元軍關押,
這一年,南宋徹底滅亡。
親眼看著自己的國家滅亡后,
他也在獄中受盡折磨
身上長了虱子,長了癩瘡,背上甚至還生了蛆,
文天祥哼都沒哼一聲,還是咬牙挺過來了,
誓死不投降于元朝,
至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
終于結束3年多的牢獄生涯,
47歲的文天祥在大都柴市被處斬示眾。
在死前他還問行刑的元軍侍衛(wèi)“何處為南面?”
侍衛(wèi)指了南面,
于是他朝著南面跪拜后從容赴死,
妻子歐陽氏前來收拾他的尸體,
發(fā)現(xiàn)了衣服夾層里的絕筆詩。
《衣帶銘》
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他始終堅守著報效國家的初心,
明知不可為,偏要逆天而行,
他的大義凜然,他的頑強不屈,他的寧死不屈,
都源于他對國家深沉的愛,
這份愛讓他一往直前,無所畏懼,
他始終都是屹立在東方的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他的始終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魂!
文天祥書法
思考問題
請問文天祥的這位粉絲是誰?
明代也有一位青史留名的民族英雄,從小便把文天祥視為崇拜的偶像,他為人忠義,憂國憂民,個性剛直,處事果斷,在“土木之變”后力挽狂瀾,為挽救明朝政治危局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請問他是誰?他有一首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小學課本上的著名詩作叫什么?您還能背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