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 傳承 感恩 教育理念】
今年6月,我回老家小住,在火車上遇到了一位姓陳的大哥。陳大哥40歲出頭,和我是老鄉(xiāng)。聊到為什么回家,我說有三個月沒回去了,想老媽了。而陳大哥回家的理由是:“回去過個生日?!薄敖o老人過生日吧?”這是我理所當(dāng)然的想法。能在工作日請假回家給父親或母親過個生日,對于生活在都市的人已屬奢侈,得是很孝順的人才能做得到。
陳大哥答:“是我過生日,明天是我陰歷生日?!痹瓉恚磕晁歼^兩次生日:一次陽歷生日,在北京和妻子以及6歲的兒子一起過;一次陰歷生日,回老家和父母一起過。從17年前大學(xué)畢業(yè)開始,他風(fēng)雨無阻,農(nóng)歷生日那天一定陪在母親身邊。
“兒的生日,母親的受難日?!边@句話差不多每個人都會說,但能在母親受難日這一天,堅持17年去看母親的,能有幾人?
陳大哥說,只要人在北京,每次計劃回老家,總是提前好多天就搜羅各種母親沒吃過的小吃和母親可能感興趣的小玩意兒。說這些時,他指指兩個大箱子笑:“看,這些都是給我老母親買的衣服、床品和食品,孩子上了幼兒園她就回老家了,一直不肯過來和我們同住,我只能用這種方式寵她了?!甭牭揭粋€男人,把對母親的愛和感恩,說成是“寵”,我竟然沒出息地紅了眼圈。默默腦補(bǔ)一下,如果我兒子四十歲時,能如他這般對待我,我將是怎樣滿懷欣喜又淚流滿面?
幾乎每個母親,在我們詢問她們需要什么東西時,都口口聲聲說“人回來就好,別亂花錢”,但打開箱子看到那么多新奇玩意兒,臉上孩子般開心的笑容騙不了人——在她們眼里,那是滿滿的心意??!并且,如果把買禮物的錢往十分之一說,她們不會喋喋不休。
這個堅持,陳大哥說是他們家的傳統(tǒng)。他父親在世時,每年自己生日那天帶全家去老人家里過。如今,陳大哥自己的兒子才6歲,已經(jīng)有樣學(xué)樣:自己過生日,他會用零花錢給媽媽買一杯她最愛的哈根達(dá)斯冰淇淋,或者畫一幅畫送給媽媽。他們兩口子雖然從來沒告訴兒子媽媽為了生他受了多少罪,但一提到媽媽肚子上的傷口,他就紅了眼圈:“我劃破手都很疼,媽媽生我劃那么大口子,得多疼啊!”
感恩這種事,從來不是爸爸媽媽叨叨幾句我為了帶你累死累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能讓孩子懂得你的辛苦,愛的流動,才是孩子感知愛、領(lǐng)會愛、付出愛的根源。即使現(xiàn)在醫(yī)療條件發(fā)達(dá),但生產(chǎn)時的意外還時有發(fā)生。沒有哪個女人,不是冒著生命危險才最終升級為母親;沒有哪個父親,在面對那個粉嘟嘟的嬰兒時,心里沒有升騰起身為父親的感動與責(zé)任。
對疼惜著的小人兒,我們不再有“養(yǎng)兒防老”的想法,但總會期待如果有一天我們老了,他們會偶爾從小家脫離出來,溫暖我們孤獨(dú)的滄桑。而這份對于感恩的期盼,身教的力量,永遠(yuǎn)比言傳更有力、更持久。
【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多年來,不論身在何地,陳大哥每個生日都回老家陪母親過,他以自己的實(shí)際行動孝順和回報著母親。正因?yàn)橛懈改傅陌駱?,陳大哥的兒子才能對母親的傷疤感同身受。范曄說過: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在教育領(lǐng)域里,肢體語言的教導(dǎo)往往比空話更可靠,更能世代傳承。】
【名言】
1.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yǎng)得宜,方能發(fā)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逃?陶行知
2.身教親于言教?!宕鷨⒚伤枷爰?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