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吃柿子的最佳季節(jié),不管是新鮮的柿子,還是柿子制成的各種食品,在秋季看來都是食用的最佳季節(jié);生活中很多人都愛吃柿子,因為它口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因此柿子已經(jīng)成為大眾的最愛。
【柿子的功效和作用 秋天吃柿子的禁忌】
柿子的功效和作用
1、
鮮柿子味甘、澀,性涼,具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
《本草綱目》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p>
鮮柿250克,切碎取汁,開水沖服,可治療胃熱傷陰之煩渴口干。
營養(yǎng)分析表明,柿子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C、碘、鈣、磷、鐵等,未成熟果實含鞣質(zhì)。
藥理研究表明,柿子有降低血壓,增強冠脈血流量的作用。
柿餅味甘,性平,具有潤肺、澀腸、止血等功效。
柿餅60克,挖開裝入川貝9克,蒸熟后服用,可治干咳;
柿餅、紅糖各50克,黑木耳6克,水煎服,可治痔瘡出血;
柿餅兩個,陳皮兩片,糯米60克,共煮粥服用,可治慢性腸炎。
柿霜即柿餅上所結(jié)的白霜,味甘,性涼,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等功效。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云:“柿霜色白入肺經(jīng),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潤也能滋肺燥?!?/p>
柿霜溫水化服,可治慢性支氣管炎、干咳、咽炎;柿霜10克,冰片0.5克,薄荷5克研細末,涂擦患處,可治口瘡、口角炎。
嫩柿葉開水泡代茶飲,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并有清熱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1
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柿子性寒,凡脾虛泄瀉、便溏、體弱多病、產(chǎn)后及外感風寒者,忌食鮮柿子。
脾胃虛寒者可以適當食用柿餅,也有相似的保健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鮮柿子還是柿餅,每日食用量都不要超過1個。
2
空腹、飲酒不宜吃
脫澀的甜柿子有解酒的功效,但是未經(jīng)脫澀的柿子含有較高含量的鞣酸。
空腹時,鞣酸與胃酸直接接觸,容易生成胃柿石引起胃腸不適。
同時酒精會加速胃酸與鞣酸的反應。
所以空腹或酒后一定要小心吃柿子。
3
生柿子
很多人為了儲存方便,喜歡購買生柿子。
生柿子味道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食之過量,易致口澀、舌麻、大便干燥,所以不建議直接食用生柿子。
自家儲存的生柿子,可以用如下辦法除澀:
1、將澀柿子放在陶瓷盆里,噴上白酒(兩次即可),三四天后,澀味可清除;
2、或者將澀柿子和熟梨、熟蘋果等水果混裝在密封袋立,一周后澀味也會消除;
3、把澀柿子浸泡在50℃左右的水中,至于保溫桶中,一天一夜,亦可除澀。
【相關知識】
【柿子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1、不易消化的食物。
柿子富含膳食纖維、果膠、碳水化合物等成分,適量食用對身體有利,吃了柿子再大量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引起消化不適。
常見的不易消化的食物有:椰子油、可可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黃油、梅干菜、豆角干、奇亞籽等。
2、寒性食物。
柿子性涼,食用后可以降低身體中的燥熱之氣,增加寒涼之氣,適量食用柿子并不會出現(xiàn)不適反應,還有降火的作用,但吃了柿子后不宜和其他寒性的食物一起大量食用,大量同食會導致體內(nèi)的寒涼之氣加重,引起脾胃虛寒、影響身體健康。
常見的寒性食物有:秋葵、茄子、花甲、生蠔、螃蟹、茭白、桑葚、西瓜、海藻、昆布等。。
3、富含糖分的食物。
成熟的柿子,清甜可口,非常好吃,可以適量食鹽,但是食用過多,或者是和其他富含糖分的食物一起大量食用過多,會導致血糖升高,嚴重會影響身體健康情況。
富含糖分的食物有:奶糖、果醬、果汁、蜜餞、糖制糕點、甜飲料、水果罐頭、巧克力、冰激凌等。
4、富含礦物質(zhì)的食物。
在柿子果肉和果皮中含有大量鞣酸,食用柿子后再大量吃一些富含礦物質(zhì)的食物一起食用,特別是富含鈣鎂元素的食物,會在胃中生成一些不好消化的結(jié)晶體,加重消化負擔。而大量長期食用結(jié)晶體會聚合在一起,嚴重可能會有結(jié)石的情況出現(xiàn)。
富含礦物質(zhì)的食物有:蝦皮、紫菜、海苔、花生、芝麻、大豆及其豆制品、淡菜、魚蝦等。
5、富含維生素C分解酶的食物。
柿子富含維生素C,食用柿子可以為身體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分解酶會降低柿子的營養(yǎng)價值,因此,吃柿子的時候最好不要搭配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的食物一起同食。
常見的富含維生素C分解酶的食物有:黃瓜、胡蘿卜、南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