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約生于唐末,卒于宋初,與陳摶為同時代人。至于后人將他的生活時代上推至 唐開元(713~741)中,則是附會唐人沈既濟《枕中記》所記道者呂翁事。此外尚有頗 多傳說,紛紜不一。比較可信是《國史》的記載:呂洞賓本儒生,因科場不利,而轉學 道,遇五代隱士鐘離權授以內(nèi)丹道要,隱居終南山,活動于關中等地。“年百余歲,而 狀貌如嬰兒。世傳有劍術,時至陳摶室”,與陳摶、李琪(一作“李奇”)等傳奇人物 交往。好以詩言內(nèi)丹旨要,對鐘呂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貢獻。有弟子北宋施肩吾(華陽 子)傳其道。
呂洞賓以內(nèi)丹為修仙徑路,兼攝禪宗,自稱“幼習儒業(yè),長好性宗,修天爵而棄人 爵,鄙頑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離因緣”。①指出:“修煉丹者,先正其 爐。”身為丹爐,神氣精液為藥物,目、耳、口、鼻為爐之八門,“常固守之”,勿傷 內(nèi)真,“然后于天地之爐、造化之鼎,調(diào)和藥物,匹配陰陽,制煉神氣”。認為“順天 道者,常存其身之元陽真一太和純粹之氣,則坐致長生”,并說“其要在乎變煉五行而 已”。主張一日當一年,晝法春夏,夜法秋冬,“升降陰陽,運行四序”,②晝夜終始 修煉。又認為,“性命根源,歸乎一氣。其來也,有一夫一婦焉;其去也,有三男三女 焉。金男采黃芽于九宮之臺,玉女收白雪于十二樓。水中起火,以分八卦;陰內(nèi)煉陽, 以別九州。于是三田和會而火龍出于昏衢,千日功成則游于蓬島矣。其要蓋十有八焉: 小成之道七,中成之道六,大成之道五”。提出修煉當從消除六欲七情著手,瀉心之積 氣而集其神。行肘后之法,即透過尾閭將藥物搬上背以入腦,要存想龍虎河車,使上起, 但應防止腎之虛陽入頂而引起上壅生熱,故須震、坎、艮三男和巽、離、兌三女“俯仰 開辟,節(jié)次升存,過關勿急”。繼行飛金晶,“一撞三關”,直入上宮。煉之既久,如 慮太過,則吐玉液煉其形。另尚有金液還丹煉形等法。③其詩詞,如“一粒粟中藏世界, 二升鐺內(nèi)煮山川”、“飲海龜兒人不識,燒山符子鬼難看”等,奇譎詭異,尤膾炙人口。 北宋以后,歷代有人假托呂洞賓之名(或稱“回道士”、“回客”、“回山人”等), 行種種異事,故神化事跡迭出。民間信仰呂洞賓者甚盛。宋代道教學者曾慥編《集仙傳》, 稱唐五代成道之士中“獨純陽子呂公顯力廣大”。托名呂洞賓的“自傳”即稱其遇鐘離、 苦竹真人,得金丹、驅鬼之道。“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灶,第二度趙仙姑”, “常游兩浙、汴京、譙郡。嘗著白襕角帶,右眼下有一痣,如人間使者,筋頭大。世言 吾賣墨,飛劍取人頭,吾聞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色欲,是吾之 劍也。世有傳吾之神,不若傳吾之法;傳吾之法,不若傳吾之行。何以故?為人若反是, 雖握手接武,終不成道”。①元代道士苗善時更編為《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七卷,匯 集一百零八化故事。因而呂洞賓也為帝王所崇奉,宋宣和元年(1119)敕封“妙通真人”,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純陽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純陽演 正警化孚佑帝君”。
相傳呂洞賓傳有鐘離權所授《靈寶畢法》十二科,為鐘呂金丹道教典。自著《九真 玉書》一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即《道樞》卷二十六之一篇)、《肘后三成篇》 一卷(《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即《道樞》卷二十五之一篇?!吨饼S錄》又著錄《純陽 真人金丹訣》一卷,謂即此篇,略有不同)。其丹道思想尚散見于《道樞》之《五戒》 《眾妙》《指玄》等篇中;詩詞有南宋夏元鼎編《金丹詩訣》,與楊億所說“世所傳者 百余篇”吻合,其中一些詩句為楊億所引,依托之作較少;單行本《沁園春丹詞》有數(shù) 家注本?!墩y(tǒng)道藏》所收《純陽真人渾成集》為元道士何志淵所編,真?zhèn)坞s糅。《呂 祖志·藝文志》又增添《敲爻歌》、雜曲十首等,更不可信。
《呂公窯頭坯歌》雖見錄于《直齋書錄解題》,然其中竟有“富鄭公”(富弼), “張尚書”(張商英)、“趙樞密”(趙鼎)等名,顯系南宋人偽作?!兜啦剌嬕肥?錄署名呂著的作品,多為后人依托或扶乩降筆?!秴巫嫒珪方^大部分也是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