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膽固醇是預(yù)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2月22日,武漢大學(xué)泰康醫(yī)學(xué)院研究人員在Circulation雜志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提示,前激肽釋放酶這一凝血因子可能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一個新靶標(biāo)。
研究者發(fā)現(xiàn),消除前激肽釋放酶的作用類似于抑制PCSK9,都是通過增加肝臟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生成來降低血膽固醇水平。
前激肽釋放酶可通過直接與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結(jié)合并誘導(dǎo)其溶酶體降解,從而使血膽固醇水平升高。
而通過消融編碼前激肽釋放酶的基因Klkb或應(yīng)用抗前激肽釋放酶的中和抗體,可保持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穩(wěn)定,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另外,同時抑制前激肽釋放酶和PCSK9,對于穩(wěn)定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和降低LDL-C水平具有疊加效應(yīng)。
在198例年輕漢族成年人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血清前激肽釋放酶水平與LDL-C水平呈正相關(guān),即血清前激肽釋放酶水平越高,LDL-C水平也越高。
而在多個動物模型中,將編碼前激肽釋放酶的基因Klkb1消融(敲除)后,可促使肝臟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生成增加,血液中LDL-C水平下降。
進一步研究顯示,在Klkb1基因缺乏的倉鼠中,PCSK9抑制劑依洛尤單抗可進一步降低血液中LDL-C水平。
同樣地,抗前激肽釋放酶的中和抗體也可通過上調(diào)肝臟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生成來降低血脂水平。
在Apoe基因缺乏的小鼠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消融Klkb1基因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來源:Ablation of Plasma Prekallikrein Decreases LDL Cholesterol by Stabilizing LDL Receptor and Protect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22 Feb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