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不少孕媽會有這樣的感覺,心窩處出現(xiàn)燒灼感、重壓感或燒灼樣的疼痛,甚至上升至喉嚨,尤其是飯前飯后,更加明顯,常常吃了一點點食物,胃部就灼燒得厲害,尤其是躺著的時候。
這時候有老人跳出來說,這是胎寶寶在長頭發(fā)了!孕期燒心越嚴重,寶寶的頭發(fā)長得就越好!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燒心”又叫做“胃灼熱”或“反酸”, 這種反酸會使腹部和胸口會有灼燒感,似乎燒心一般,所以才叫燒心。
“孕期燒心是胎兒在長頭發(fā)”沒有科學依據(jù)
我們都知道,毛發(fā)是由毛囊產(chǎn)生出來的,而毛囊又是皮膚組織的重要成員,與胎兒皮膚的形成息息相關。
先開始的毛囊基質是在胚胎發(fā)育三個月的時候,出現(xiàn)在上皮層。從胎兒的眼瞼、下巴及鼻子等部位開始,慢慢地逐漸出現(xiàn)在背部、腹部和四肢等地方。當然,這些還不是頭發(fā),算作“體毛”吧。
再接著,初始的毛囊基質慢慢成長為較成熟的次發(fā)性毛囊基質,并且有了周期性成長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毛囊細胞已埋藏于真皮層,并開始形成柔細的毛發(fā),胎兒的頭發(fā)呢,也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大概也是三個多月的時候。
那么,孕婦的燒心,又是怎么回事呢?
孕媽胃部不適包括胃酸、嘔吐、打嗝這些,其實和胎兒長頭發(fā)沒有關系,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1、黃體酮
由于孕期分泌的黃體酮,使隔離食道和胃的閥門(賁門)變松,導致胃酸會回流到食道里,從而產(chǎn)生不舒服的燒灼感;黃體酮還會抑制食道和腸的收縮,使孕媽媽消化變慢,也會造成胃燒灼的感覺。
2、子宮逐漸變大,不斷壓迫胃部
懷孕后,隨著胎寶寶逐漸長大,增大的子宮壓迫胃腸道并使胃腸道移位,胃腸道容量下降,使孕媽媽常有上腹部飽脹感,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孕媽媽發(fā)現(xiàn)少吃多餐感覺會比較舒服的原因。
所以,孕期出現(xiàn)燒心、胃部不適的感覺,并不是因為胎寶寶長頭發(fā),讓孕媽媽胃部難受,只是由于胃燒心和胎兒長頭發(fā)的時間高度重合,所以才會有“胎兒長頭發(fā),孕婦燒心”的說法。
孕期“燒心”不能一味忍
孕期燒心千萬別輕視,它背后還潛藏著一定的危險——反流性食管炎。
胃酸反流到食管里,食管下端的黏膜被胃酸腐蝕而容易發(fā)炎、破損、糜爛,甚至引起潰瘍。
尤其是懷孕前胃就不太好的準媽媽,到了孕晚期癥狀很可能會加重。
同時,孕期燒心還可能引出一系列身體問題:比如,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準媽媽會有胸骨后疼痛、消化不良等癥狀;嚴重的反流性食管炎除了導致食管狹窄、出血、潰瘍外,反流的胃液還會侵襲咽部、聲帶和氣管,引起慢性咽炎、慢性聲帶炎和氣管炎。
緩解孕期“燒心”有辦法
1、少吃多餐,每餐不要吃太飽。
一天除了三頓主食,也可以多幾頓加餐,加餐不一定是吃正兒八經(jīng)的飯,也可以是吃些面包、酸奶、堅果之類的零食,但是每次都不要吃太飽,并且要細嚼慢咽,避免使胃部過度膨脹,也可減少胃酸的逆流,另外要注意飯前不要喝過多湯水。
2、飯后喝一小杯水。
喝水有助稀釋胃液,緩解身體不適,除了飯后,平時也可以適當多喝水,如果出現(xiàn)泛酸的感覺,也可以喝杯淡鹽水壓一壓。
3、吃些弱堿性的食物。
酸堿中和也可以減弱胃部泛酸的癥狀,所以孕媽媽也可以嘗試吃一些弱堿性食物,如蘇打餅干等。
4、避免進食引起胃腸不適的食物和飲料。
可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減少高脂肪、油膩食品、辛辣刺激性食物、碳酸飲料、酸性食物等的攝入,以免引起腸胃不適,加重腸胃負擔。
5、避免睡前吃東西。
臨睡前2小時不吃東西,對于緩解胃不適、泛酸、燒心等也有作用,所以,孕媽媽也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6、睡覺用枕頭墊高頭部。
通過枕頭墊高頭部,使頭部高于胃部,也可以避免食物倒流到食管,出現(xiàn)泛酸、胃不適的感覺。
7、穿寬松的衣服。
不要因為穿過緊的衣服勒著腰部和腹部,導致憋氣、胃部不適。而且穿過緊的衣服,胎寶寶在肚子里也會不舒服。
孕期胃燒心是常見現(xiàn)象,但若持續(xù)時間過長,且伴有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咨詢醫(yī)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