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都非常希望他們的孩子大腦發(fā)育的更加完美,因為這樣他們的孩子會更加聰明伶俐,因此在許多父母的思想中,他們認為閱讀是幫助大腦發(fā)育的最佳方式。
后來,外國科學家通過實驗已經(jīng)證明,兒童學習的好壞跟他們掌握詞匯的多少有些密切的關系。
就連成年人未來的表現(xiàn)都跟掌握詞匯的多少有關。但仍有很多父母認為這是因為孩子讀書的種類不一樣。為了證明父母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一著名高校學院已經(jīng)推出了一項新研究。
1、溝通和交流
最終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兒童中開發(fā)大腦的最佳方式不是“閱讀”,兒童學會不同的詞匯量,原因在于父母和兒童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而不是由閱讀引起的差異。
也就是說,對兒童語言能力的最大影響不是閱讀,而是與對方的溝通和交流。
2、說話越多,孩子的大腦越靈活
我們對30多名五歲到六歲的孩子做了研究,孩子們在聽家長講童話故事的時候,有關專家使用專業(yè)的儀器來掃描了孩子們的大腦,并記錄下他們與父母互動的情況 。
最后,專家發(fā)現(xiàn)孩子和父母說的話越多,大腦中關于語言的地方就越靈活。
也就是說,閱讀并不是開發(fā)兒童大腦的最好方法,而且對孩子的影響也不是很大,而父母跟孩子的語言交流才是真正對孩子發(fā)育大腦的最有效的方法。
說到底,父母跟孩子的交流次數(shù)多一點,孩子的成績就會更好一些。
此時的你是不是感覺到這是非常神奇的,不可思議的,孩子的分數(shù)怎么可能跟家長的交流有關系呢?事實上,只要你認真的想一想,你就可以了解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了。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孩子出生后,一直效仿父母的言行舉止,甚至說話都是父母一點一點的教出來的,所以父母的行為和語言對孩子來說有些很大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說的一點都不錯。在與孩子聊天時,許多父母根本不會與他們的孩子溝通,而是在教育兒童。
這個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雖然孩子還很小,但他們的學習能力比成年人要強得多,孩子的初步學習都是在效仿父母的言行舉止,家長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如果父母一直在教育他們的孩子,孩子雖然可以記住很多東西,但并不是孩子主動記住的,很容易就被忘記了,更是無法理解。
2、換位思考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必須學會了解孩子,即使孩子們做錯了事情,父母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責怪孩子,應該改變思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畢竟,他們只是一個孩子,不能要求他們跟成年人做的一樣好。
3、找到做錯的原因
幫助孩子找到做錯事的原因,這樣你就可以更好的教育你的孩子了。如果你只是責怪你的孩子,很可能刺激到孩子心里,讓他變得叛逆,反而不聽話了。
1、溝通方法不正確
這是因為你跟孩子的溝通方法不正確。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你應該盡可能讓孩子在主導的位置,因為只有這樣可以讓孩子說更多的話,刺激孩子們對溝通的積極性。
2、讓孩子學會自己表達
反之,父母若占據(jù)主導位置,孩子們被動地回答了父母,無法讓孩子的腦細胞真正的活躍起來,那么孩子的大腦如何能改善呢?
因此,當溝通時,父母必須學會讓他們自己去表達自己的語言及想法,不能因為孩子說不清楚,說不明白就生氣。
畢竟他們還只是孩子,我們不可以對孩子的要求跟對成年人的要求是一樣的。
這樣的孩子會更多的表達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慢慢的,不但提高了他們的表達方法,而且也改善了他們的學習成績。
總結:
事實上,父母不需要用專門的時間去跟孩子說話,當我們等待巴士或做家務時,在送孩子上學的路上或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或是跟孩子共進晚餐的時候。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去跟孩子交流溝通。
但一定要切記,盡最大可能的讓孩子占主導地位。讓他主動的思考,主動的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的加快孩子的大腦發(fā)育。為了孩子們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建議父母每天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度過,不要總是看手機不跟孩子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