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原名沙洲,江蘇省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張家港的美景美食眾多,那么,張家港讓你最難忘的美食是什么?
張家港讓我最難忘的美食是鹿苑叫花雞、楊舍拖爐餅和酒釀鰣魚。
鹿苑叫花雞:以“鹿苑三黃雞”為主料,用“叫花子”(乞丐)吃雞的方法制作而成,雞肉質(zhì)鮮嫩肥美,色香味正、濃香撲鼻、鮮美可口、回味無窮。
楊舍拖爐餅:采用上等白面粉、白糖、凈板油(加工過的生豬油)、薺菜、芝麻、桂花等為原輔料。外形飽滿,色澤金黃,酥層清晰,口味油而不膩,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體。
酒釀鰣魚:將鮮鰣魚去內(nèi)臟(不去鱗),洗凈放入適量酒釀和熟豬油,加蔥、姜、火腿片及調(diào)料,上籠蒸而成。這道美食鮮嫩味美、酒香四溢。
張家港地處江尾海頭,是長江水生資源極為豐富的地段,也是各種名貴魚類生長、回游、繁殖的最佳地段,這里的江鮮體壯膘肥、肉質(zhì)鮮嫩、營養(yǎng)豐富。最為人稱道的便是“長江三鮮”——刀魚、鰣魚、河豚魚,被世人感嘆“此味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
長江邊的蘆灘上,生長著一種狀如螃蟹的水產(chǎn),名曰蟛蜞。民間將它經(jīng)過十幾道手藝制作成豆腐狀吃。由于其風(fēng)味獨特,近年來身價大增,蟛蜞做成的佳肴成為賓館酒家的必備品。夏秋兩季各大飯店均可品嘗。
高莊豆腐干生產(chǎn)基地位于鳳凰鎮(zhèn)南高莊村,在一百多年前的清代咸豐年間,就開始利用農(nóng)閑手工制作豆腐和豆腐干,悠久的生產(chǎn)歷史讓高莊豆制品遠近聞名,它獨具風(fēng)味,色香味俱佳,能增加食欲等,精制的高莊豆腐干呈醬紅色,五香撲鼻,細嫩鮮美,在歷史上能與蘇州鹵汁豆腐干相媲美。
“弄里”芹菜,是張家港市西張鎮(zhèn)鳳星村朱家弄的特產(chǎn)。每當(dāng)人們品嘗到“弄里”芹菜時,就不禁會想起宋朝王安石的詩句:“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薄芭铩鼻鄄?,在這里已經(jīng)有近千年的栽培歷史了。 相傳南宋名將韓世忠和夫人梁紅玉帶兵駐守慶安(今張家港市乘航境內(nèi)),被金兵圍困,軍中缺糧。梁紅玉率部遍尋野菜,至弄里一帶見有大片野芹,味道清香,遂采食充饑。
拖爐餅是張家港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該餅歷史悠久,制作工藝獨特。烘烤時需用兩只爐,下面一只為底爐,上面一只為頂爐,兩只爐同時加熱吻合,并以頂爐的熱量將餅吊熟,故稱拖爐餅??竞煤蟮娘灒侄唤?,油而不膩,香氣襲人。
河陽人對西施糕一定不會陌生,傳統(tǒng)一些的人家,但凡要辦喜事,必定要蒸上幾籠西施糕,切成小塊,分給親朋好友沾沾喜氣。而且,由于早早地被列入我市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西施糕早已聲名在外。
天麻蒸老鴨,我國第一部本草學(xué)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天麻有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而鴨肉性涼,有益胃生津、滋陰補腎的作用,對于體內(nèi)有虛熱,容易上火的人,這道菜有很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