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是指產婦從胎盤娩出至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tài)所需的時間, 一般為6周,是女性一生生理和心理發(fā)生急劇變化的時期之一。多數產婦能恢復良好,少數可能發(fā)生產褥期疾病。
中醫(yī)認為,由于分娩時用力、出血、出汗,或因手術損傷等均造成產婦陰血虧盛,元氣大傷,加之還要排出胞中余血濁液,故百脈空虛,多虛多瘀是產后生理特征和發(fā)病基礎及特點。主要病因有氣血兩虛、瘀血內停、外感邪氣、飲食勞倦等。常見的產后病有產后血暈、產后痙證、產后發(fā)熱、產后腹痛、產后身痛、產后自汗盜汗、產后乳汁異常、產后大便難、產后郁癥等。
產褥期保健
01
飲食起居
合理飲食,保證足夠的蛋白質、熱量和水分。保持身體清潔,產婦居室應清潔通風,衣著應寬大透氣注意休息。
02
情緒調節(jié)
經歷妊娠及分娩的激動與緊張后,精神疲憊、對哺育新生產褥期的不適等均可造成產婦情緒不穩(wěn)定,尤其在產后3-10 日,可表現為輕度柳郁。應幫助產婦減輕身體不適,并給精神關懷,鼓勵、安慰,使其恢復自信。抑郁嚴重者,應盡早診斷及干預。
03
乳房護理
提倡和支持母乳喂養(yǎng)。產后半小時內開始開始哺乳,同時注意乳房衛(wèi)生。
04
適當活動及做產后康復訓練
產后盡早適當活動,自然分娩的產婦產后6-12小時內即可起床輕微活動,于產后第2 日可在室內隨意走動。產后康復鍛煉有利于體力恢復、排尿及排便,避免或減少栓塞性疾病的發(fā)生,且能使盆底及腹肌張力恢復。 產后康復鍛煉的運動量應循序漸進。
05
計劃生育指導
若已恢復性生活,應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以工具避孕為宜,不哺乳者可選用藥物避孕。
06
產后檢查
產婦應于產后6周至醫(yī)院進行一次檢查,包括全身檢查及婦科檢查。前者主要測血壓、脈搏,查血、尿常規(guī),了解哺乳情況,若有內外科合并癥或產科并發(fā)癥等應作相應檢查;后者主要觀察盆腔內生殖器是否已恢復至非孕狀態(tài)。同時應對嬰兒進行檢查。